(核心素养目标)10.2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2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案

资源简介

厦门市志翔中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任务单
第十课 第二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班级: 座号: 姓名:
【学习目标】
①政治认同:学生通过“2分钟见证中国速度”’“致敬劳动者”等课堂活动,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含义和意义,从而自觉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②责任意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中国这十年间的成就,明白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应肩负起将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重任,通过“拟写梦想规划表”,增强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③道德修养:学生通过分享身边的劳动模范等课堂活动,树立起劳动不分贵贱、尊重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劳动观念,领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传承勤劳肯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感知实干精神,来增强民族气节,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领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尊重不同的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领悟实干精神的重要意义。懂得在生活实践中,如何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难点:懂得实干创未来;理解个人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国家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在于每一位青少年的脚踏实地、奋发向上,深刻理解和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强化政治认同、公共参与和责任意识。
【学习任务】
议学任务一:观看视频《2分钟见证中国速度》
思考:1.这十年间中国取得了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2.这些成就是中国人民用什么创造出来的?
议学任务二:读故事,寻榜样,悟品质
小组合作:选出你想介绍的模范人物(可以是导学案上提供的,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模范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并为其写一段介绍词(100字左右),并小组派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
我想介绍的模范人物是:
1. 景海鹏——“四度飞天第一人”
执行4次飞行任务,3次担任指令长。从“神七”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九”的13天宇宙遨游,再到“神十一”的33天中期驻留……这次,作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又将奔赴新的太空任务。有人曾劝他:“你已经完成3次飞行任务了,还值得再冒险吗?”景海鹏回答说:“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准备飞行!”
仔细观察景海鹏,这些年似乎冻龄,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现年已经57的他,似乎过着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在基础理论学习中,晚上十二点前几乎没休息过;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中,承受八倍重力加速度,他从没按下过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低压缺氧训练中,舱内压力急剧变化,相当于五分钟内从地面爬升到5000米高空,人体会因迅速缺氧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但他每次都要主动训练30分钟以上;模拟失重训练中,他身着水下训练服,一次就要训练六七个小时,每次训练结束,体重都会减轻好几斤……
他说:现在我丝毫没有觉得我是五十多岁的心脏,五十多岁的体力,五十多岁的状态,我还远远没到服输的时候。事实上,不仅是我,所有航天员大队的航天员都在践行自己的承诺。“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就是我的座右铭。
景海鹏自己说到:第一次飞天是实现梦想,第二次飞天是超越梦想,第三次飞天是升华梦想,第四次飞天是创新梦想。
伴随着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用特有的热爱和执着,如火般点亮着自己的人生,注定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自己的热爱,我们也要迎难而上,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我们应像景海鹏那样在努力中接近梦想,在坚持中创造奇迹。
2.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汤一介是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2003年,新世纪中国一个浩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儒藏》工程立项,汤一介正是发起者和主持人。
何为《儒藏》?原来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宝藏,所以应该读四声的《儒藏(zang)》。你知道吗?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曾毅然地说:“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儒藏》工程意在把儒家典籍系统汇集编纂,即使当时76岁的他已被查出肝硬化,却仍肩负起这个重任。面对众人的不解,他只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2014年6月27日,已是肝癌晚期的汤一介坐着轮椅出席了《儒藏》“精华编”百册出版发布会。短短73天后便因病离世,享年87岁。他在发布会上说过的话,也成为他留给世人的最后声音:“我想,只要我多活一天,我就愿意为这个工程来尽我的力。”
一位耄耋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铁肩担道义,也赓续着儒家最看重的仁德。
3. 钱学森——科学旗帜 民族脊梁
钱学森作为全球最优秀的火箭专家之一,其价值被美国军方形容“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被中外媒体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以及“火箭之王”。他的一生,是刻苦求知的一生,开拓创新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1935年,钱学森远赴美国学习,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钱老的一生都在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着、奋斗者。
1955年,他毅然回国,使得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20年!回国后,面对“中国能不能搞导弹”的询问,钱学森用三个反问表达了其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中国人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随即,他向国务院递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以战略的眼光谏言,当须倾国力发展国防尖端武器。1960年,中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东风一号” 试射成功。1966年,中国“核导弹”发射成功;55岁的钱老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亲眼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从此,中国的核导弹终于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尽管钱学森更倾向于做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最终还是应国家需要,终身致力于航天工程事业。他是一位立体型、战略型科学家,拥有极宽广的科学视角,不单聚焦于航天领域,在新能源汽车、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诸多前沿领域都提出了前瞻性设想,还超前创立了系统科学,为日后推行数字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钱老的一生在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着、奋斗者。一如当初回国游轮上他的誓言,“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4. 陆 鸿——身残志坚,创业之星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坐落着一家纸制品厂,和一般的工厂不大一样,厂子里很多工人都身有残疾,他们的老板陆鸿是一位脑瘫患者。陆鸿被称作“中国阿甘”,是残疾人创业者的代表。他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走路跌撞,言语不通;年幼父亲患有先天性气管炎,家境贫寒;童年被嘲笑,毕业求职被拒绝……每一种打击都让人心痛崩溃,但是陆鸿,这个充满顽强生命力的人,坚强地挺了下来。
父亲病重,妈妈告诉他,他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这三个字,紧紧地压住了他,刺痛着他满是创伤的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拼命努力。没有手艺、没有本钱,他就选择先去跟亲戚学门手艺。学徒期满后,陆鸿又摆起了摊,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
2002年,陆鸿开始尝试创业,从摆摊开始,修过自行车,开过报刊亭、电话亭和碟片店,慢慢地,他积累了一些财富,他靠着自强拼搏,生意越做越大,2022年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400万!
陆鸿的伟大和感人之处不仅在于身残志坚的韧性,还有成功后的热心助人。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他的这家纸制品工厂42名员工中,有30个残疾人聋哑人可以操作机器,可以做电商客服。
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他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打听,并敞开自己的淘宝小店接受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前来工作。他与母亲、妻子一起,并为没有住处的残疾员工提供住宿,像家人一样关怀、照顾他们。
从“傻憨憨”到“陆师傅”再到“陆老板”,陆鸿就像电影里的“阿甘”一样,在人生道路上不停地奔跑向前。他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永不放弃的奋斗,更在于他点亮自己时,还用自己的光辉照亮了别人。
议学任务三:梦想规划表
站在20年的新起点上,翔安区将紧紧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勇立潮头、勇毅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翔安区的一员,我们该如何为翔安区的发展做贡献?请你仿照所给示例,拟写自己的梦想规划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