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章 声现象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目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本课内容
重点与难点
课后作业
PART 01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PART 02 重点与难点
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特性和应用,并掌握其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2. 掌握超声波在医疗、通信、材料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技术原理和实验方法。
PART 03 教学引入
蜜蜂或者蚊子从你耳边飞过时,明显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蝴蝶的翅膀比蜜蜂和蚊子的翅膀大得多,从我们耳边飞行,却听不见声音,这是为什么?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得到的。
我们听到声音的范围多大?
听不到的声音有哪些?
PART 03 教学引入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与可听见声相比,超声波、次声波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有哪些?
PART 04 新课讲授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1.特点:
PART 04 新课讲授
2.应用:
(7)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1)声呐
(2)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4)超声波清洗器
(5)超声波焊接器
(6)超声波体外碎石
PART 04 新课讲授
①可闻声: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可闻声、超声与次声
PART 04 新课讲授
②超声波:
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③次声波:
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PART 04 新课讲授
小资料
PART 04 新课讲授
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一般和人的不同。有的动物能听到超声波,有的动物能听到次声波。有些动物既能听到超声波也能发出超声波,如蝙蝠、海豚等。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有:狗、大象;
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有:狗、猫、蝙蝠、海豚。
PART 04 新课讲授
一只蚊子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发出的是次声波,人听不见。
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发出的是可听声。
PART 04 新课讲授
探测鱼群位置
探测潜艇位置
探测鱼群、潜艇位置、绘制水下数千米地形图等。
声呐的其他一些应用
PART 04 新课讲授
声呐探测海底结构
我们平常看到的海底结构图就是根据声呐提供的数据绘制的。
PART 04 新课讲授
例题: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的深度是多少米 应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为什么
PART 05 小组讨论
超声波传递信息
(1)超声波的特点:振动快,能量大,穿透力强,方向性强。
(2)回声定位的应用:
①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帮助盲人出行。
②倒车雷达:探测汽车后方的障碍物:
PART 06 新课讲授
超声导盲仪
倒车雷达
PART 06 新课讲授
能够绕过障碍物
传播得很远
几乎无孔不入
①次声波的特点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等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次声波的波长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
PART 06 新课讲授
海啸产生的次声波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如果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PART 06 新课讲授
(3)利用次声波传递的信息
①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能接收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
②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
PART 06 新课讲授
较强的次声波传递的能量大,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甚至内脏破裂。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次声波的危害
PART 06 新课讲授
1.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并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B
PART 07 课后练习
解析: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A错误;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C错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听不到,D错误.故选B.
PART 07 课后练习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蝙蝠的“回声”定位
C. 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B
PART 07 课后练习
3. (多选题)关于声音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
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
C.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
ABC
PART 07 课后练习
解析:中医诊病通过“闻”获得信息;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可清洗精密机械;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这些说法都正确。
声有很重要的应用,但也有危害,如次声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答案:ABC
PART 07 课后练习
归纳总结
声 音
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可听声:
20Hz---20000Hz
超声波:
高于20000Hz
次声波:
低于20Hz
次声的危害:
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声能易于集中
声呐
B超
碎结石
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册
总结本章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