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是什么 教学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声音是什么 教学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章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目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本课内容
重点与难点
课后作业
PART 0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多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 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了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和声波的应用,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由个体到共性的分析概括能力。
PART 02 重点与难点
1. 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观察、测量和分析声音特性,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说明了什么?
PART 05 实验探究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观察到随着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空气就不会听到声音,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PART 05 实验探究
结论 :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PART 05 实验探究
这种研究方法
叫做实验推理法。
PART 05 实验探究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____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称为___________。

声波
PART 06 新课讲授
水面振动
水波
1. 水波
水面振动形成水波向四周传播。
2. 弹簧中的疏密波
用手推动弹簧的左端A后,弹簧就会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态,并向右B传播。
PART 06 新课讲授
空气振动
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但是人眼看不到。
如图所示,当正在发生的音叉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有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中,鼓膜发生震动,人就听到了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 声波
空气疏密部分的
传播形成声波
PART 06 新课讲授
4. 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听小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人耳的构造
PART 06 新课讲授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s(米/秒)
声速
空气 水 钢铁
340m/s 1500m/s 5200m/s
PART 06 新课讲授
讨论一下
阅读表格中的数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15 ℃) 340 海水(25 ℃) 1 531
空气(25 ℃) 346 铜(棒) 3 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25 ℃) 1 324 铝(棒) 5 000
水(常温) 1 500 铁(棒) 5 200
PART 06 新课讲授
结论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大,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大。
PART 06 新课讲授
归 纳
(1)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PART 06 新课讲授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