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2 等比数列(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7.2 等比数列(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专题7.2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的拓展:an=amqn-m(n,m∈N*,q≠0).
2.等比中项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此时G2=ab.
3.常用等比数列的性质
(1)如果m+n=k+l(m,n,k,l∈N*),则有am·an=ak·al.
(2)如果m+n=2k(m,n,k∈N*),则有am·an=
(3)若m,n,p(m,n,p∈N*)成等差数列,则am,an,ap成等比数列.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应用公式求和,首先要判断公比是否为1,再选择公式
已知量 首项、公比和项数 首项、末项和公比
公式 Sn= Sn=
例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
A.4或 B. C.4 D.8
【答案】C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设公比为,
则,
因为,,
所以,所以.
故选:C.
例2.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
A.2 B. C.4 D.
【答案】D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知识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
故选:D
例3.已知3,,27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 )
A.9 B.-9 C.9或-9 D.0
【答案】C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知识列方程,从而求得.
【详解】由于成等比数列,所以,
解得或.
故选:C
例4.如果某地某天某病毒患者的确诊数量为,且每个患者的传染力为2(即一人可以造成2人感染),则3天后的患者人数将会是原来的( )
A.8倍 B.15倍 C.16倍 D.31倍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3天后患者人数,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1天后患者人数为,2天后患者人数为,3天后患者人数为,
所以3天后的患者人数将会是原来的15倍.
故选:B.
例5.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公比,则等于( )
A.93 B.-93
C.45 D.-45
【答案】A
【分析】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
故选:A
例6.设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
A. B.2 C.或 D.或2
【答案】D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求出公比.
【详解】由题意得:,因为,所以,
所以,解得或.
故选:D
例7.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求前4项和;
(2)已知公比,前5项和,求.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公比,再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得解;
(2)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出首项,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1)设公比为,由,
得,所以,
所以;
(2)由,得,
所以.
例8.在递增的等比数列中,,,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的首项、公比即可作答.
(2)利用分组求和法及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作答.
【详解】(1)由,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得,
因此数列的公比,则,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2)由(1)得,,
.
例9.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分析】(1)运用等差中项求出 ,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 ;
(2)根据条件求出 的通项公式,再分组求和.
【详解】(1)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且成等差数列,
, , 解得,

(2),
.

综上,
例10.设是等比数列,其前项的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的最小值.
【答案】(1);(2).
【分析】(1)由题意易得,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求出的公比为,由此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
(2)由(1)可求,进而求出的表达式,再根据,列出关于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设的公比为q,因为,所以,所以,
又,所以,所以.
(2)因为,所以,
由,得,即,解得,
所以n的最小值为6.
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
A.4 B.±4 C.8 D.±8
【答案】C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
故选:C
2.已知实数是2、8的等比中项,则( )
A. B. C.4 D.5
【答案】A
【分析】由等比中项的定义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实数是2、8的等比中项,
所以,得,
故选:A
3.如果某地某天某病毒患者的确诊数量为,且每个患者的传染力为2(即一人可以造成2人感染),则3天后的患者人数将会是原来的( )
A.8倍 B.15倍 C.16倍 D.31倍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3天后患者人数,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1天后患者人数为,2天后患者人数为,3天后患者人数为,
所以3天后的患者人数将会是原来的15倍.
故选:B.
4.在等比数列中,,,则( )
A.3 B.6 C.9 D.18
【答案】B
【分析】已知条件作商可求得,然后根据等比数列性质可得.
【详解】因为,,所以,解得,则.
故选:B
5.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若,,则( )
A.-24 B.-28 C.-30 D.-32
【答案】C
【分析】由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求得后求得,从而易得.
【详解】由题意,则,又,所以,,

所以.
故选:C.
6.在等比数列中,,则16是中的( )
A.第6项 B.第7项 C.第8项 D.第9项
【答案】B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条件即可得出.
【详解】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因为,
∴,解得.
则该数列的通项,由,可得,
即16是中的第7项.
故选:B.
7.已知等比数列,若,,则( )
A.0 B.2
C.-2 D.-2或2
【答案】D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基本量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知,等比数列中,因为,,可得,所以.
故选:D.
8.某工厂去年产值为,计划今后五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工厂的总产值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前n项求和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该工厂5年内每年的产值构成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是1.1,
所以从今年起五年内这个工厂的总产值为.
故选:D.
故选:C.
9.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a1=1,公比q=-2,求前8项和S8;
(2)已知a1=-, a4=96,求前4项和S4;
(3)已知公比q=,前5项和S5=,求a1, a5.
【答案】(1)-85
(2)
(3)
【分析】按照等比数列的定义,求出首项和公比即可.
(1)S8=;
(2)由a4=a1q3,即96=·q3,得q=-4,所以S4=;
(3)由S5=,得a1=2,所以a5=a1q4=;
故答案为:-85,,.
10.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满足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2)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根据通项公式的求法得到结果;
(2)分组求和即可.
【详解】(1)设的公差为,
由已知,有解得,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2),分组求和,分别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到:.专题7.2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的拓展:an=amqn-m(n,m∈N*,q≠0).
2.等比中项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此时G2=ab.
3.常用等比数列的性质
(1)如果m+n=k+l(m,n,k,l∈N*),则有am·an=ak·al.
(2)如果m+n=2k(m,n,k∈N*),则有am·an=
(3)若m,n,p(m,n,p∈N*)成等差数列,则am,an,ap成等比数列.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应用公式求和,首先要判断公比是否为1,再选择公式
已知量 首项、公比和项数 首项、末项和公比
公式 Sn= Sn=
例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
A.4或 B. C.4 D.8
例2.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
A.2 B. C.4 D.
例3.已知3,,27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 )
A.9 B.-9 C.9或-9 D.0
例4.如果某地某天某病毒患者的确诊数量为,且每个患者的传染力为2(即一人可以造成2人感染),则3天后的患者人数将会是原来的( )
A.8倍 B.15倍 C.16倍 D.31倍
例5.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公比,则等于( )
A.93 B.-93
C.45 D.-45
例6.设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
A. B.2 C.或 D.或2
例7.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求前4项和;
(2)已知公比,前5项和,求.
例8.在递增的等比数列中,,,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例9.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例10.设是等比数列,其前项的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的最小值.
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
A.4 B.±4 C.8 D.±8
2.已知实数是2、8的等比中项,则( )
A. B. C.4 D.5
3.如果某地某天某病毒患者的确诊数量为,且每个患者的传染力为2(即一人可以造成2人感染),则3天后的患者人数将会是原来的( )
A.8倍 B.15倍 C.16倍 D.31倍
4.在等比数列中,,,则( )
A.3 B.6 C.9 D.18
5.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若,,则( )
A.-24 B.-28 C.-30 D.-32
6.在等比数列中,,则16是中的( )
A.第6项 B.第7项 C.第8项 D.第9项
7.已知等比数列,若,,则( )
A.0 B.2
C.-2 D.-2或2
8.某工厂去年产值为,计划今后五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工厂的总产值是( )
A. B. C. D.
9.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a1=1,公比q=-2,求前8项和S8;
(2)已知a1=-, a4=96,求前4项和S4;
(3)已知公比q=,前5项和S5=,求a1, a5.
10.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满足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