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 1911 年的革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因而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以上阐释的是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的原因 B.发展的曲折历程 C.出现了重大转折 D.产生深远影响2.“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领导这场理性批判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B.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康有为C.陈独秀李大钊邹容胡适 D.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陈天华3.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见,他倡导( )A.政治革命 B.文学革命 C.军事革命 D.科技革命4.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讨伐封建主义檄文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者是( )A.李大钊 B.郭沫若 C.茅盾 D.鲁迅5.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6.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而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它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C.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7.傅斯年反思五四运动时说“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此材料说明了五四运动(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8.下表为某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从中可看出,该同学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 )1920年8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920年10月 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11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1920年秋至 1921年春 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在武汉、长沙、广州等地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A.成立条件 B.奋斗目标 C.思想基础 D.中心工作9.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下面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A.近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诞生C.国共两党的合作 D.渡江战役的盛况10.“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1.在历史课上,教师播放了《开天辟地》电影片段“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以下可能在电影中出现的是( )A.会议地点因故发生了转移 B.单枪匹马遭遇革命的挫折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D.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12.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之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当时的中国革命( )A.准备物质条件 B.奠定思想基础 C.指明斗争方向 D.积蓄群众力量1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各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材料二:他聘陈独秀任文科学长,还聘任了一大批学者,有刘半农等新学大家,还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同时也续任了黄侃等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针对过去北大学生为了做官发财多选法科学习的问题,一律将各科门类改为系,共成立14个系,实现了文理学科的融通。1920年起招收女生,开创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材料三: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影响及于全国。然而1924年,军阀混战,天灾不断,“状元企业家”张謇破产了,他被迫把苦心经营了30年的全部企业交给了债权人接管。后来,胡适为他的传记作序,称他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孙中山的“革命理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蔡元培办学措施反映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胡适称他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的理解。(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些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信念·责任·强国”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材料二 1919年5月22日,北京某机关接到电报:“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德代表到会签字……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会场秩序稍乱,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有惊异之色云云,观此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材料三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材料一中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如果想了解该运动的具体内容,应当查阅什么报纸杂志?(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意义。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1911年的革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因而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后并没有实现民主,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强调民主的主旨并不相符,排除BCD项。故选:A。2.答案:A解析: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据“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理性批判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邹容、陈天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据“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可知,胡适倡导文学革命,主张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B项正确;政治革命、军事革命和科技革命均与“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根据题意,D项正确;ABC项都与题意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5.答案:C解析: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故选C。6.答案:D解析: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A项错误;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并非是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B项错误;C.“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并非是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C项错误;D.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故D项正确。故选:D。7.答案:D解析:据“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可知,此材料说明了五四运动使群众组织到处涌现,五四运动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D项正确;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排除B项;五四运动中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故选:D。8.答案:A解析:据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不是奋斗目标、思想基础、中心工作,排除BCD。故选:A。9.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刚开始在上海召开,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所以史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项正确;图片与近代科技发展无关,排除A项;图片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排除C项;图片与渡江战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A解析:“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南湖的——游船上继续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A。1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之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A项正确;单枪匹马遭遇革命的挫折在中共一大后,排除B项;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排除C项;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在分析了中国国情后,制定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题干反映了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使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斗争方向,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斗争方向,并不是强调准备物质条件或奠定思想基础或积蓄群众力量,排除ABD项。故选:C。13.答案:(1)革命理想:三民主义(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三民主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2)思想:兼容并包。(3)理解:称他伟大是因为他践行“实业救国”思想(或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发展文教、公益事业;致力家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敢于打破常规,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说他失败是因为他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破产,没有认识到靠发展工业(实业)不能救中国。解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可知,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是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实现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的胜利,领导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2)根据材料二“他聘陈独秀任文科学长,还聘任了一大批学者,有刘半农等新学大家,还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同时也续任了黄侃等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针对过去北大学生为了做官发财多选法科学习的问题,一律将各科门类改为系,共成立14个系,实现了文理学科的融通。1920年起招收女生,开创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可知,体现了蔡元培兼容并蓄、文理融通、男女平等的办学思想。(3)根据材料三“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影响及于全国。然而1924年,军阀混战,天灾不断,‘状元企业家’张謇破产了,他被迫把苦心经营了30年的全部企业交给了债权人接管”可知,材料三叙述的是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张謇以“实业救国”的思想践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张謇的企业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剥削下,最终走向了破产。(4)根据“信念·责任·强国”可拟定题目为责任与担当。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历史上有责任与担当,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抱着实业救国理想,创办大生纱厂,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立志为人类服务,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经验和教训,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真正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14.答案:(1)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或《青年杂志》)(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解析:(1)材料一中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想了解该运动的具体内容,应当查阅《新青年》(或《青年杂志》)。(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五四运动之后,不少知识分子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