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人物梳理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人物梳理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59—61回:三调芭蕉扇
1. 地点、人物:
火焰山 铁扇公主(罗刹女) 牛魔王
2. 起因:
途径火焰山—铁扇仙、芭蕉扇
3. 一调芭蕉扇:
路遇老者说—樵夫说,行者惊(红孩儿)
行者叩门叫嫂嫂,借扇—罗刹女记恨(红孩儿、善财童子,与人为奴,母子分离)—芭蕉扇扇飞悟空,须弥灵吉菩萨—定风丹—行者再至,扇无用,罗刹女返洞—行者变蟭蟟(虫)进肚—罗刹女肚痛难忍交假扇—灭火失败众人急
59—61回:三调芭蕉扇
悟空:“讨扇息火,使一方依时收种,得安生”
悟空:“老人家”、“樵哥”
悟空:“不打紧,就去就来”、“我去也”、腾云驾雾消失不见
灭火失败众人表现:
八戒“往无火处走”—散伙想法——心不定,遇事退缩
沙僧进退两难——担忧前路,老实忠诚,缺少主见
唐僧“只往能取经的西方去”——目标坚定
关心民生(百姓疾苦)
尊敬长者、有礼貌
自信乐观、不畏艰险、神通广大
59—61回:三调芭蕉扇
4. 二调芭蕉扇:
土地建议找牛魔王——火焰山来源:大圣闹天宫踢翻炼丹炉
积雷山悟空戏玉面公主—牛魔王大战孙悟空,不分胜负—牛魔王赴宴悟空跟—偷辟水金睛兽,悟空变牛魔王—戏铁扇公主,骗得放大咒语,骗得真扇——牛魔发现被骗,变八戒拿回扇子
土地何用?1内容2结构
精读VS跳读
1外貌,牛魔王威风凛凛,为下文大战悟空平手做铺垫。
2打斗场景,不分胜负,不影响情节、人物。
59—61回:三调芭蕉扇
4. 三调芭蕉扇:
行者大战牛魔王:1战八戒助阵,牛魔力尽败走—2战土地、行者、八戒,玉面公主携妖助牛魔—3战悟空、牛魔比变化:大白牛—4战众神领命相帮,哪吒显神威——罗刹女救夫心切,献出芭蕉扇—悟空49扇,灭火
59—61回:三调芭蕉扇
简述三借芭蕉扇的内容: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说说这一特点在牛魔王夫妇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1重亲情,因红孩儿缘故与悟空结仇
2重情重义:夫妻情
3心胸狭隘,记仇不借扇、还想打杀悟空
第几调?结合59—61回说说孙悟空身上的猴性、人性、神性。
1神性:神通广大,变虫进肚
2猴性:急躁粗心,只顾变大口诀忘记变小口诀
3人性:懂礼貌,“嫂嫂”“借一借”
59—61回:三调芭蕉扇
孙悟空说“望兄长开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处一行,千万借扇扇灭火焰,保得唐僧过山,即时完璧。”有人认为“三调芭蕉扇”可以改为“三借芭蕉扇”,说说你的看法。
1不可以
2“调”有谋取之意,“借”为口头说对方自愿
3孙悟空三次得到扇子,第一次是钻到铁扇公主肚里威胁强取的、第二次是变牛魔王骗取的、第三次是在诸神帮助下击败牛魔王,铁扇公主主动献上的。
4三次都是依靠孙悟空智慧和力量获得的,所以“调”
62—64回:祭赛国除妖
1. 大战九头虫:
起因:金光寺和尚受刑—宝塔舍利子被盗—唐僧夜扫塔,行者抓小妖——九头驸马、万圣龙王盗——八戒请缨除妖
1好,2渲染夜晚凄冷氛围,3凸显唐僧行者扫塔师徒情深,4表现师徒慈悲善良,5为下文大战九头虫夺回宝物做铺垫。
62—64回:祭赛国除妖
1. 大战九头虫:
经过:碧波潭万圣龙宫
九头虫出海大战悟空八戒(月牙铲)—八戒被抓—悟空思虑,变螃蟹救八戒偷武器—行者求助显圣二郎真君(让八戒出面)—八戒诱敌出水面,二郎哮天犬齐上阵
结局:九头虫败走—行者变九头虫骗二宝—建议金光改伏龙
2. 说八戒、悟空:
八戒主动除妖、大胆进水战、诱敌,勇猛
悟空求助二郎—要面子、考虑周到,语言“国王笑、骂战单身、不惯水事”——谨慎周到,偷、变、骗—机智,“金光”改“伏龙”—有学识
62—64回:祭赛国除妖
3. 63回荆棘岭唐僧遇险:
八戒变化,护队过荆棘(负责认真、吃苦精神)
木仙庵、十八公(树精)
化土地,掳唐僧—谈诗(孤直公 柏、凌空子 桧、拂云叟 竹、十八公 松)
唐僧发怒、哭哭(说亲)——坚定
三徒救师,除精怪
是否该除理由:树精虽风雅,但也有妖怪本性。起初论诗谈笑风生,后强逼唐僧成亲,实为强人所难,被除掉也是有理。
遇险小雷音寺
65—66回:遇险小雷音寺
1. 人物: 黄眉老祖(小西天)
2. 经过:
路遇小雷音寺(祥光),师徒探究竟
唐僧:固执己见、取经心诚
悟空:细心谨慎、善辨妖魔
唐僧为何有此举动?
悟空对师父态度如何?
65—66回:遇险小雷音寺
2. 经过:
金饶一困行者(辨假)—护法求助天庭,亢金龙角悟空出—悟空砸金饶
白布搭包二困行者众神—遁身法行者救,变蝙蝠找包袱惊动妖—大战仅行者逃
白布搭包三困众神,行者求助荡魔天尊、大圣国师—派帮手都被收,行者逃
易怒冲动
悟空逃脱后多次求神相助这一过程,你能看出他什么形象特点?
不折不挠、除恶务尽、
固执、不知变通、勇而无谋
无助、师徒情深
65—66回:遇险小雷音寺
3. 结局战黄眉怪:
弥勒出场说来历—黄眉童子
弥勒行者设计擒:写“禁”,行者诱妖进瓜田,变熟瓜进妖肚
行者举棒欲打,弥勒收妖
67回:驼罗除妖
七绝山师徒借宿,老者说妖
红磷大蟒
八戒行者除妖
八戒变化开路护西行
勇猛无畏
68—71回:朱紫国治病除妖
1. 行者治病:
悟空揭皇榜—“悬丝诊脉”治皇帝
幽默、乐于助人、自信
68—71回:朱紫国治病除妖
1. 行者治病:
“双鸟失群症”—制药“乌金丸”,无根水服用——马兜铃
皇帝说病因:赛太岁、金圣宫
病因实为惊恐忧思
2.行者智取紫金铃:
悟空酒杯灭火——神通广大
变虫偷听变道童,取信物—黄金宝串
变小妖混进妖洞,指点金圣宫骗妖宝物——紫金铃(火、烟、沙)
大圣偷走紫金铃,好奇扯棉花惊妖
制药丸的材料—白龙马马尿
68—71回:朱紫国治病除妖
2.行者智取紫金铃:
悟空酒杯灭火——神通广大
变虫偷听变道童,取信物—黄金宝串
变小妖混进妖洞,指点金圣宫骗妖宝物——紫金铃(火、烟、沙)
一盗:金圣宫佯称信物收紫金铃——大圣变小妖偷走紫金铃——好奇扯棉花惊金毛吼——紫金铃被妖收走
二盗:变苍蝇与金圣宫再定:请妖喝酒——变婢女,毫毛变虱子咬金毛吼,接紫金铃(假换真)
3.行者大战金毛吼:
悟空洞外叫阵“外公”—对战妖不敌—真假铃对阵妖心慌
68—71回:朱紫国治病除妖
4. 结局:
观音现身,妖真身——金毛犼——为国王消灾(伤佛母两雀)
夫妻团聚,紫阳真人收仙衣
A.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B.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C.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1)A中的"魔"指____;B中的"魔"指____;C中的"群魔"指的是狮驼岭三魔,分别是____、____、____。
(2)A和B中的"魔"都原为同一位神仙所有,这位神仙是______________,其中A原是这位神仙的坐骑。
(3)B中的故事发生在七月,为何会"寒风飘大雪"?
金毛犼、灵感大王
青毛狮、白象精、
大鹏金翅雕
72—73回:盘丝洞之难
1. 地点人物:
盘丝岭盘丝洞 蜘蛛精
2. 经过:
唐僧化斋进妖洞(凶多吉少,大唐取经僧)—吐丝遮门吊唐僧—濯垢泉
行者寻师戏妖精——变苍蝇等洗澡——为保女妖名声变老鹰叼走衣服
八戒戏妖—变鲇鱼精——举钉耙除妖被丝困
三人战群虫,大圣变鹰除虫,火烧盘丝洞,7女逃
3. 黄花观再遇妖
蜘蛛精师兄——十二红枣黑枣茶(剧毒),只悟空未喝
“换”——谨慎机警
72—73回:盘丝洞之难
3. 黄花观再遇妖
悟空战7失利,问土地妖精底细—变70小
行者杀女妖
观主脱衣千只眼,行者变穿山甲逃
真身—蜈蚣精,千眼魔君
黎山老母指点请毗蓝婆—绣花针、解毒丸
机智聪明、策略
74—77回:狮驼岭逢魔
1. 地点人物:
狮驼岭狮驼洞
青毛狮子怪、白象、大鹏雕
2. 起因:
太白金星“长庚”说妖狠
轻取小妖,先拨头筹:行者探山遇“小钻风”,变“总钻风”套话得情报——三魔本领:1一口曾吞十万天兵 2鼻子卷人 3阴阳二气瓶、云程万里鹏
打进妖巢,失困宝瓶:变“小钻风”进洞—散布大圣来也,众妖退散——变小妖说行者神通,魔王心惊关门不让(善变蚊虫)——变金苍蝇戏弄被识破(“雷公嘴”)
74—77回:狮驼岭逢魔
3.经过:
行者被捆入宝瓶:火龙围攻,三根毫毛救命,变金刚钻、竹片、棉绳,做成钻头破瓶变虫出
行者八戒战1:让三刀、八戒帮、进1肚闹(酒)
伤心、取经无望
取经心不定,遇事退缩
勇猛顽强斗争
74—77回:狮驼岭逢魔
3.经过:
1假应送其过山,3激将法,悟空毫毛变绳挂1心肝,行者从1鼻出,1咬金箍棒 牙
2象精变卦,战八戒(绳拴腰),悟空松、八戒被绳绊、被抓—悟空救八戒、鬼戏八戒(耳、私房钱)—行者战2,金箍棒戳 鼻,2痛、败、佯“抬轿相送”
3计送至狮驼城捉唐僧,“调虎离山计”,三人大战(狮捉八戒,象捉沙僧,大鹏捉悟空——蒸笼蒸师徒—行者假身,真身请北海龙王吹冷风——瞌睡虫、变苍蝇救
师徒被困城墙下,八戒背师被抓,悟空逃
74—77回:狮驼岭逢魔
3.经过:
散谣言唐僧被吃,悟空听闻悲痛欲绝—找如来
4.结局:
佛祖说真相:青狮——文殊坐骑 白象——普贤坐骑 大鹏金雕—
悟空叫战引三魔,123被收
74—77回:狮驼岭逢魔
三魔为吃唐僧肉,欺骗:
1骗:1青狮央求悟空从肚出,却想趁他出咬死——悟空不信“不出来”(聪明机智)
2骗:假称护送师徒过山—悟空相信
3骗: 3调虎离山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