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大家排队好》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大家排队好》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还是排队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大家排好队》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围绕“还是排队好”这一栏目展开,一开始,小主持人便亮出本环节的核心问题:“生活中总有一些地方要排队,这是为什么呢?”接着,教材安排了关于发作业本的两幅插图,一幅是争先恐后抢本子,一幅是有序排队领本子,旨在借助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比较,感受规则带来的良好秩序。小主持人在此环节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种发作业本的方式呢?”以此提示教师聚焦学生的体会,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把体会感受表达出来。最后,教材又呈现了四位同学在热烈讨论的场景,图文并茂地呈现出“不排队”的现象以及不良后果,引发学生联系生活事例、提出个人观点。插图下引述的新闻是真实发生的恶性事件,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印证排队的必要性,再次回应了板块主题——还是排队好。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在体验交流中,感受规则带来的是良好秩序;在案例分析中,知道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道德修养:在多次活动体验中明白排队有秩序、更安全、更公平,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通过体验活动、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排队带来的秩序感、安全与公平。法治观念:知道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初步养成自觉、安全、文明排队的习惯,维护公共秩序。 健全人格: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责任意识: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懂得生活中要守规则、讲文明,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公民意识。
重点 认识排队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要守规则、讲文明。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难点 理解规则的意义,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认识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的规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抢鸡腿想一想,说一说:(1)视频中的男同学在写作业的时候想什么事情呢?(2)男同学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3)你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是怎样做的?3.小结并板书课题:大家排好队 观看视频文本学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播放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深刻感受到排队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还是排队好1.文本学习:生活中总有些地方要排队。这是为什么呢? 2.图片:文本学习:发新作业本场景一:新作业本来了,请大家拿一下。(1)这是我的作业本!(2)牛天宇,给我一本!(3)快给我拿一本!场景二:大家按顺序排队取作业本3.文本学习:你喜欢哪一种发作业本的方式呢?为什么?4图片:文本学习:在学校里,哪些地方需要排队?(1)上下楼梯(2)课间大水(3)下午放学(4)中午拿饭(5)排队进教室(6)乘坐校车5.素材:儿童排队礼仪6图片:文本学习:请同学们找出下面图片中的共同点:7文本学习:我发现四幅图片的共同之处是:这些都是在公共场合,而且人们无论做什么都在排队。教学环节二:假如大家不排队1.图片:文本学习:图中的人这样做对不对?不排队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和不良后果?(1)错(2)错2.图片:文本学习:不排队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和不良后果?(1)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很多人挤在一起,也容易发生危险……(2)不排队,没秩序……(3)不排队,抢在先来的人前面,不公平3.图片:文本学习:案例故事分析(1)2015 年 10 月,某小学由于学生下楼参加活动时,没有排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 1 名学生死亡,12 名学生受伤。多么惨痛的教训呀!(2)2014年12月31日,因很多人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在阶梯处有人跌倒,引发多人摔倒、叠压,导致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3)2017年3月22日,河南濮阳县某小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事故原因是考试前十分钟,学生集中去厕所,秩序混乱,相互拥挤在楼梯处导致踩踏事件发生,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4.报道视频:惨痛的踩踏事故5.思考: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 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有秩序排队,懂得礼让他人,做到排队等候、不挤也不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就能保障我们的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6.文本学习:预防和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方法(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4)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5)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教学环节三:排队的好处1.图片:文本学习:排队的好处(1)上下楼梯时排队更安全(2)游戏时排队更文明(3)午餐时排队不拥挤(4)放学时排队不混乱2.文本学习:新闻播报 512地震时,桑枣中学2000多名师生,排着队伍有秩序地进行撤离 ,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离。创造师生没有1人死亡,没有1人受伤的奇迹。3.文本学习:故事分享安全脱险(1)在一座煤矿,工人们每天分组下到几十米深的矿井中采煤。有一天,矿洞出现险情,井下矿工被通知紧急疏散。其中一个小组得知险情时,情况已经非常紧急,眼看矿井马上就要坍塌,矿工们纷纷向出口逃脱。出口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一个人出去。(2)你能猜想象到这些工人的结局吗?(3)工人们在听到组长的呼喊“请排队,莫拥挤,一个接一个”的号令下 ,一个接一个顺利冲出出口。4.说一说:是什么挽救了大家的性命?在危急时刻,应该排好队,守秩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5.文本学习:排队的重要性(1)带来秩序(2)保障安全(3)提高效率(4)更加公平(5)体现文明6.素材:大家排好队7.图片:文本学习: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第四条: 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 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8.儿歌诵读:排队歌排排队,不拥挤,省时又有序排排队,不插队,公平又文明排排队,防踩踏,安全又守纪9.文本学习:做文明小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想要又快又好的做一件事情时要遵守公共秩序,排好队,懂礼让,做文明小学生。10.文本学习:国学经典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11.表格填写:课外延伸:争当“文明排队小标兵”评选要点: (1).排队做到静、齐、快; (2)排队时不推挤、不插队; (3).遇到需要帮助的同学懂得礼让。12.视频素材:排队歌 学习文本思考问题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反思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思考回答了解文本指名回答补充回答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分析文本反思文本文本学习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体会故事感悟故事思考回答了解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诵读儿歌指名诵读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补充汇报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 本栏目的重点是通过体验引导学生从内心认同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超越自我思维,上升到更大的整体格局。小主持人的话语鲜明地亮出了观点:生活里很多地方都要排队。同时提出了此环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排队呢 此环节呈现的是一个体验活动,旨在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认同排队的意义。范例取材于“发作业本”这一班级日常活动,呈现了排队和不排队两种场景:上面一组是大家争抢新本子的嘈杂混乱场面,无视秩序的维持;下面一组呈现的是同学有序地在排队领取新作业本的场景,有序、安静、讲文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鲜活的事例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取新作业本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会、比较,感受规则带来的是良好的秩序。小主持人发出的“你喜欢哪一种发作业本的方法”的问话,注意把握活动的目的,在讨论环节要聚焦学生的体会,说明排队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把体会、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请学生把这个范例编成故事,设计成间接的体验活动,现场开展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典型活动。此处呈现了四个同学在热烈讨论的场景。上面两个例子与同学泡中的话指出讨论要有理有据,既有事例也有观点,不能只说意见。可以先讲事例,然后再说自己的观点。讨论中学生会联想到实际案例:人们因无秩序,互相拥挤,导致摔倒、混乱。如有学生会联想到大家正在有秩序地排队上公交车,却有一个人跑过来,准备插队上车。由此,引导学生提出观点: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有危险……讨论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原因,而非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资料陈述的是真正发生的恶性事件,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印证排队的必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类似的真实事件,以引起警示,但要注意尺度,不能有血腥的场面。排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安全、有序、快速、文明。
课堂小结 排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安全、有序、快速、文明。 自觉排队,文明排队,快乐排队,让我们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快乐的小学生。 总结、归纳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11.大家排好队
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画一幅画或者设计一条标语,向身边的人宣传还是排队好,自觉排好队。 2.请大家课后与同学们分享自觉排好队的一些事例。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在体验交流中,感受规则带来的是良好秩序;在案例分析中,知道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道德修养:在多次活动体验中明白排队有秩序、更安全、更公平,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通过体验活动、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排队带来的秩序感、安全与公平。
法治观念:知道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初步养成自觉、安全、文明排队的习惯,维护公共秩序。
健全人格: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责任意识: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懂得生活中要守规则、讲文明,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排队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要守规则、讲文明。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难点:理解规则的意义,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认识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的规则。
新知导入
素材:抢鸡腿
1.视频中的男同学在写作业的时候想什么事情呢?
2.男同学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3.你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新知讲解
  生活中总有些地方要排队。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排队
  牛天宇,给我一本!
  新作业本
来了,请大家
拿一下。
  这是我
的作业本!
  快给我拿一本!
发新作业本
场景一
发新作业本
场景二
大家按顺序排队取作业本
  你喜欢哪一种发作业本的方式呢?为什么?
发新作业本
在学校里,哪些地方需要排队?
上下楼梯
课间打水
学校生活需排队
下午放学
中午拿饭
在学校里,哪些地方需要排队?
学校生活需排队
乘坐校车
在学校里,哪些地方需要排队?
学校生活需排队
排队进教室
素材:儿童排队礼仪
请同学们找出下面图片中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我发现四幅图片的共同之处是:这些都是在公共场合,而且人们无论做什么都在排队。
找找共同点
假如大家不排队
图中的人这样做对不对?不排队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和不良后果?
×
×
  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很多人挤在一起,也容易发生危险……
不排队,没秩序……
  不排队,抢在先来的人前面,不公平。
假如大家不排队
不排队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和不良后果?
惨痛教训(一)
案例故事分析
2015 年 10 月,某小学由于学生下楼参加活动时,没有排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 1 名学生死亡,12 名学生受伤。多么惨痛的教训呀!
惨痛教训(二)
案例故事分析
2014年12月31日,因很多人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在阶梯处有人跌倒,引发多人摔倒、叠压,导致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课堂活动
校园的踩踏事件
2017年3月22日,河南濮阳县某小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事故原因是考试前十分钟,学生集中去厕所,秩序混乱,相互拥挤在楼梯处导致踩踏事件发生,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
惨痛教训(三)
案例故事分析
报道视频:惨痛的踩踏事故
思考: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 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
案例故事分析
踩踏事件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有秩序排队,懂得礼让他人,做到排队等候、不挤也不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就能保障我们的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
预防和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方法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4.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5.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排队的好处
上下楼梯时
排队更安全
游戏时
排队更文明
午餐时
排队不拥挤
放学时
排队不混乱
排队的好处
新闻播报
512地震时,桑枣中学2000多名师生,排着队伍有秩序地进行撤离 ,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离。创造师生没有1人死亡,没有1人受伤的奇迹。
在一座煤矿,工人们每天分组下到几十米深的矿井中采煤。有一天,矿洞出现险情,井下矿工被通知紧急疏散。其中一个小组得知险情时,情况已经非常紧急,眼看矿井马上就要坍塌,矿工们纷纷向出口逃脱。出口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一个人出去。
故事分享
你能猜想象到这些工人的结局吗?
安全脱险
工人们在听到组长的呼喊“请排队,莫拥挤,一个接一个”的号令下 ,一个接一个顺利冲出出口。
故事分享
故事结局
说一说:是什么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在危急时刻,应该排好队,守秩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故事分享
排队的重要性
带来秩序
保障安全
提高效率
更加公平
体现文明
素材:大家排好队
《小学生守则》第四条:
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
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遵守小学生守则
排队歌
排排队,不拥挤,省时又有序
排排队,不插队,公平又文明
排排队,防踩踏,安全又守纪
儿歌诵读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又快又好的做一件事情时要遵守公共秩序,排好队,懂礼让,做文明小学生。
做文明小学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国学经典
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课外延伸:争当“文明排队小标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下楼梯
课间上厕所
食堂用餐
早操排队
体育课排队
放学排队
评选要点: 1.排队做到静、齐、快;
2.排队时不推挤、不插队;
3.遇到需要帮助的同学懂得礼让。
视频素材:排队歌
课堂总结
排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安全、有序、快速、文明。
自觉排队,文明排队,快乐排队,让我们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快乐的小学生。
板书设计
11.大家排好队
排排队,有秩序;
排排队,更安全;
排排队,更公平;
排排队,更文明。
还是排队好
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画一幅画或者设计一条标语,向身边的人宣传还是排队好,自觉排好队。
2.请大家课后与同学们分享自觉排好队的一些事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