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物体的内能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物体的内能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难点
1. 内能的概念;
2.通过温度高低来判断一个物体内能的多少;
3.改变内能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展示各种热机图片,如汽油机、柴油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
⑴都需要燃烧燃料;
⑵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
新课教学: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
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若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一)什么是内能
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
思考:
⑴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
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

谁的内能大
)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是可以改变,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导致硝化棉燃烧。
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
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铁丝的内能增大了,铁丝的内能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
(2)分析课本图片,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小结:做功可改变内能
3.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阅读、思考并讨论:
图中三种情况各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列举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
(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PPT上面的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认识内能
什么是内能
1、概念
2、举例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1.活动1 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活动2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六、课后反思
新课改要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于是有的老师对于学生所做的一切,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从头到尾都叫好,这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但不知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有没有认真思考一下评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措施。但这不是让教师无原则地叫好,如果声声都叫好,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呢 因此,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抓住那些闪光的地方。就如《内能》一课里的一样,学生采用了老师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发现,这当然是好,但我认为真正要为发现弯折粗铁丝的同学叫好,因为他不唯书,不唯师,用自己的法子同样发现了粗铁丝内能增加变热的现象,难道我们不应为他叫好吗 在课改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掌声”,那么在现在我要说一句“老师,请用好您的掌声”。
七、课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