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遵守规则》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中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承接第一框内容,主要包括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三个部分。小学阶段,学生对为什么遵守规则、规则能不能修改等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认识,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学生从规则的产生、规则的运行、规则的改进等角度深刻认识规则,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遵守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基于他律的遵守和基于自律的遵守。学生主要还处于他律阶段,需要从他律向自律转变。我们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成为规则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维护者、积极改进者。三、理论依据1.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四、教学目标分析1.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懂得自觉遵守法律,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意识。2.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3.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2.难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维护社会规则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讲授与启发相结合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游戏体验激趣导入 1.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传球比赛。 要求:看哪组用最短的时间把球从第一个同学传到最后一个同学(秩序混乱,缺少规则)。 2.师生共同制定传球比赛规则,进行第二次传球比赛。 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传球活动中,亲身体验第一次传球比赛的无规则与第二次传球比赛的有规则。 通过传球比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体会到规则的力量,自然引入本课内容——《遵守规则》。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小青在暑假中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在火车站遇到了这样一幕,请同学们一起回顾当时的场景,观看视频:女子强行闯闸,把脚伸进站台阻止高铁发车。 观看视频后思考问题: 1.公民坐高铁是否可以随心所欲? 2.你认同这位女士坐高铁的“自由”吗?为什么? 3.为什么要对这三名乘客进行处罚呢? 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违反规则的具体行为进行剖析,聚焦“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引导学生感知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目标导学二:自觉遵守规则 1.小青与父母下了高铁,在去酒店的路上,遇到了红绿灯,小青与父母二人关于是否等红灯产生了分歧。 2.展示图片:为了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各地纷纷推出神器 爸爸:只要没人看到,没有警察管,我们就可以闯 小青:红灯停,绿灯行,我们也不差这一会时间,咱们还是等会吧 妈妈:大家都在闯,没必要这么较真 学生对三人的观点进行辨析,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问题:(1)这些神器能否有用? (2)这些神器能否根治中国式过马路?为什么? 通过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讨论,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自觉遵守规则,敬畏规则的意识。目标导学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1.小青所在的路口有行人在闯红灯,如果你在旁边,会做出何种选择: (1)无视,为什么? (2)劝导,为什么? 2.如果你去劝导,该采取怎样的劝导方式 3. 根据近三年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情况来看,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多个城市出台条例对这种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整治。 4.展示视频:当礼让行人遇到“中国式过马路” 1.针对第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自己无视或者劝导的理由 2.请两组同学进行劝导行人不要闯红灯的情景展示,其他同学分析他们劝导的可取之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了解《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驾驶机动车不按照规定礼让、避让行人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4.学生观看视频,对于这一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辨析,让学生意识到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通过情景展示的方式,初步学会劝导他人遵守规则的技巧。 通过对条例中相关内容的了解,懂得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培养积极参与改进规则的意识和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的能力。三、践行规则,你我相约 结合所学,小组任选一个领域(学校、家庭、社区、交通等),撰写积极遵守规则的倡议 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倡议书 通过书写倡议书,使学生发现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并提出某些建议,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四、课堂小结 思悟践行 1.学生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的人生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遵守规则,我们就会一路绿灯,违反规则,我们就会一路红灯,失去真正的自由,让我们时时遵规则,事事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文明、法治、和谐的社会,携手努力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