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节 次 课堂讲授 课堂习题作业讲解 课堂实训 学时合计第一节 会计科目及其设置 1 1第二节 会计账户 1 0.5 1.5第三节 记账方法 1 1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 2.5 0.5 3合 计 5.5 1 6.5二、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作为会计交易或事项分类记录的工具与方法,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掌握会计账户的概念及结构,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及优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三、本章难点与重点内容1. 会计账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2.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3.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4.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5.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平衡6.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四、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阐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关系(2)账户的基本结构与“T”形账(3)单式记账的弊端与复式记账的基本特征(4)“借”、“贷”二字含义的演变(5)各类会计账户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6)编制会计分录与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会计账户的关系(7)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五、课堂提问1.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怎样的?2.借贷记账法下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是怎样的?3.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怎样理解?六、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账户?设置账户应遵循哪些原则?2.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何?账户中各金额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有何异同?4.什么是复式记账?其理论依据是什么?5.何谓借贷记账法?如何理解“借”、“贷”记账符号的含义?6.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是怎样的?7.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它包含哪几层含义?8.什么是会计分录?其一般表达形式是怎样的?9.在借贷记账法下,怎样计算某一资产、负债账户的余额?七、本章课堂习题、实训与课后作业题1. 本章同步快速练习题2. 《基础会计项目实训与习题集》(第4版),李占国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2,978-7-04-047037-6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用书3.《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第4版),李占国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8,978-7-04-046305-7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八、本章应讲授的主要内容(一)会计科目1. 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2. 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资产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2)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 总账科目; 明细账科目。3. 会计科目各级次之间的关系4. 会计科目的编号(二)会计账户1. 会计账户的概念 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账户就像每个家庭户口簿中的一页页卡片,每个家庭成员有一页卡片,每页卡片按规定的格式记录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动情况。所以: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2. 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会计交易或事项数据的工具和场所,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结构,这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之所在。 任何一项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两种情况——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 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 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账户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其余额在哪一方?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1. 相同点: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 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2. 不同点: 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教学总结:课过程一定要进一步结合前面所讲会计要素的概念,解释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内在联系。(四)记账方法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引起某些会计要素项目发生增减变动,也明确了这些数量上的变动应当在账户中加以记录。怎么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记账方法问题。同时,要指出记账方法时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就目前来讲,由单式记账法发展到复式记账法1. 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征及弊端单式记账法——对于每一笔会计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只在一个账户中单方面地、孤立地进行记录的方法。2. 复式记账法的主要特征及优点复式记账法——对于每一笔会计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登记的记账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及其记账符号1.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2.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可以根据账户的余额判断账户的性质; 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3.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二字含义的演变。(五)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1. 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增加栏方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增加栏方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3. 损益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2)费用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六)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1. 根据各类账户的结构,结合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四种类型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 根据教材的举例(9种类型)进一步阐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七)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 账户对应关系;对应账户;2. 会计分录及其书写规则。 会计分录的概念——就是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书面记录。 贷会计分录的三要素:记账符号、账户名称、记账金额。3. 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会计分录(多借一贷、一借多贷);不建议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八)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 试算平衡的含义。2. 试算平衡的内容(1)余额的平衡: 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 公式: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贷方余额合计。(2)发生额的平衡: 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4. 试算平衡的不足之处(九)教学总结? 本次课要重点教授学生编制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的技能,把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