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寒假复习学案(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第02讲第三、四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政治寒假复习学案(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第02讲第三、四课

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1):第02讲 第三、四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理解改革开放及其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初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础知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有关改革开放的一些重要内容: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2)当前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5)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4.★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及历史贡献
理论 主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地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内涵: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变与不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特点及实现途径: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实现,为人民造福..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1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2.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1)十个明确:
内容: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⑨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⑩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地位:
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②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③“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2)十四个坚持
内容: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地位:①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
③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14.综合探究部分
(1)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3)★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还会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5)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什么?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考点剖析】
考点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1.小王所在的学习小组接到学习任务,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A.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红色横幅
B.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C.买了新车的村民老陈在和大伙谈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电视新闻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考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考点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A.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不懈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B.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C.为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
D.为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具体方案
【真题、模拟题演练】
6.下列对应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事件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0年,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②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④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②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实践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体现在( )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C.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某同学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党的八大;②党的十二大;③党的十四大;④党的十八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确定几个关键词,你认为合适的是( )
A.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美丽中国
B.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初级阶段 ④科学发展
C.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市场经济 ④全面小康
D.①初级阶段理论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1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一系列大事。下列大事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主要表明( )
A.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B.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相通
C.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D.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
13.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顺应时代与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世界和怎样发展世界的重大时代课题
③其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终极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过关检测】
14.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排序符合事实的是( )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②→⑤
C.④→②→③→⑤→① D.③→④→⑤→②→①
1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四十多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成就。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南巡讲话: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当今世界,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导引之下,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世界发展大潮当中,在过去40多年里从顺势而为到立于潮头,中国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与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告诉我们( )
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应把中国自己前途命运同世界人民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改革开放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适合多数发展中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毛泽东说:“1950年到1957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不能讲1950年到1957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两段论述( )
A.前者强调学习,后者强调独立自主 B.都强调了要立足国情发展壮大自己
C.前者强调照搬照抄是不可避免的 D.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
18.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将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埋藏于记忆深处,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下列对这段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④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对实现这一飞跃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改革开放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中国“站起来”,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使“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富起来”,是因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搞“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强起来”,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 )
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历史使命
②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
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
④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智慧的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眸十年逐梦路,中国梦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步履更加坚实,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这十年,中国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十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实践证明(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为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所充分印证的深刻道理。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真理光芒、充满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B:符合题意,小岗村18为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开始,属于改革开放初期,B应选。
A:不合题意,“决胜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A不选。
C:不合题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现阶段的任务,而不是改革开放初期,C不选。
D:不合题意,“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还没有改革开放,D不选。
故本题选B。
2.D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排除。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属于理论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排除。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排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D正确。
故本题选D。
3.B
【详解】B: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故B正确。
ACD: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故ACD不选。
故本题选B。
4.B
【详解】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答案为B。
5.C
【详解】A: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排除。
B:党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B排除。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C正确。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不能为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具体方案,D排除。
故本题选C。
6.B
【详解】①:1980年,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①正确。
②:1984年,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错误。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
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④正确。
故本题选B。
7.B
【详解】①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为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同时取得了诸多伟大的历史成就,这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①④入选。
②: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②说法错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8.B
【详解】AC: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AC错误。
B: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正确。
D:新中国成立,就已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排除。
故本题选B。
9.B
【详解】①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表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①③符合题意。
②:改革开放要突破旧的机制体制的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排除。
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10.A
【详解】A: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A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科学发展观,B对应错误。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企改革在1985年就看出来了,C对应错误。
D:党的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A。
11.A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对应正确。
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衍生出的政治名词,②对应错误。
③: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对应正确。
④: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A。
12.B
【详解】B: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主要表明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相通,B符合题意。
ACD:材料未涉及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以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ACD排除。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①③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②错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而不是终极真理,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4.D
【详解】①: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山贸易试区,故①排第五。
②: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故②排第四。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故③排第一。
④: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由农村到乡镇再到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故④排第二。
⑤: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故⑤排第三。
故本题选D。
15.A
【详解】①: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故①符合题意。
②: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②符合题意。
③:2018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A
【详解】①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告诉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应把中国自己前途命运同世界人民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①②符合题意。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③错误。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不一定适合多数发展中国家,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B
【详解】B:毛泽东说.:“1950年到1957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不能讲1950年到1957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两段论述都强调了要立足国情发展壮大自己,B符合题意。
A: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也强调独立自主,A不合题意。
C:材料中,“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由此可知,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是独立自主,C不合题意。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指的是邓小平同志的论述,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8.B
【详解】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
②: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正确。
③: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③正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9.C
【详解】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站起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④正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错误。
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0.B
【详解】①③:从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到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使得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①③正确切题。
②:材料并不是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变化,也就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②排除。
④:材料的主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1.B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①④正确。
②: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②与题意不符。
③: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2.①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成果。
④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分析】背景素材: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解答原因类主观题,侧重于理论依据、“必要性”、“重要性”。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可联系党的诞生,可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联系在各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③: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中国共产党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⑤: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总结强调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