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科学立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科学立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9.1科学立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号:__________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可科学立法的过程,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2.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原则和标准。
3.法治精神: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立法的原则和标准;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难点: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导学流程】
知识回顾
1.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P77
2.良法的标准: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P85
3.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P88
4.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有着不同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P88
基础感知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认真阅读教材P98至P99“相关链接”,在教材中对以下内容勾、圈、画)
1.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1核心、1关键
“科学”性——即立法质量。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2.掌握:科学立法的原则和标准:
①立法方向:体现国家性质,保障人民权利;
②立法实效:符合国情和实际,合理规范权利和义务;
③立法方法:遵循逻辑和规律,遵循立法程序
3.理解:“相关链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理解我国的立法体制机制
思考: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国家立法机关?若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还有哪些?它们可以制定什么类型的法律?
注意:
1.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
2.我国立法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层级分权相结合的立法体制。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有各自的立法权限。
3.从法律效力高低看: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4.从适用范围看: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而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有效。
5.普通的区、县人大无立法权;自治县的人大有立法权,人大常委会无立法权。
6.党、公民、人民政协无立法权,立法主体是国家机关不是人民。
对议:根据课件展示的五条关键信息,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科学立法的原则ABC并填到括号内。
①历时五年,2015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启动,2020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2021年施行。( )
②《民法典》针对时代和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气象,提出了新的条文。( )
③原《婚姻法》规定的患有三种不宜或暂缓结婚疾病的,现在有结婚的权利,前提是告知对方,由对方选择是否结婚。不告知的,对方可申请撤销婚姻。( )
④我国离婚登记采取双轨制,是世界上离婚最自由的国家。( )
⑤设立“离婚冷静期”,尊重离婚自由,也是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权利。( )
A.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B.符合国情和实际
C.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二)推进科学立法(认真读教材P99-P100“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在教材中对以下内容勾、圈、画)1.掌握: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①依法立法 ②充分发扬民主——民主立法 ③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合理立法
2.比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材料题: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编纂工作历经近6年时间才最终完成。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2020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家指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三、知识拓展
1.立法程序:一般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通过、法律的公布4个程序。
2.立法技术: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
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了“提取公因式”这种立法技术。由总则编规定一般性规则,按照“同一和差异”的区分,将同一类规范和制度整理在一起,从中提取一般规则,在此基础上形成总则;然后将总则之外的其他法律规范,按照其内容的同一性,将它们规定在一起形成分则各编。
3.立法法:管立法的法律,被称为“管法之法”,有“小宪法”之称。其规定了立法原则、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都得按照它说的来办。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其他法律的立法质量,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立法法作出了第二次修改。
四、知识体系(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自习时自主整理本框题的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