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号: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
2.说明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3.明确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明确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原因和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意义;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难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关系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认真阅读教材P66--P67正文和“专家点评”,在教材中对以下内容勾、圈、画)
1.知道: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特点、组织形式
注意:(1)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主要有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村委会和城市居委会,一般不会改变,所以基层民主的创新一般是管理形式的创新,而不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不能说创新(完善)基层自治组织。
(3)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可以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
2.理解阐述:村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意义
3.理解阐述: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意义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通过认真读教材P67--P69“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在教材中对以下内容勾、圈、画)
1.熟背: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2.理解阐述: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及其内容
【民主决策】注意: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决策权(在我国公民没有决策权,国家权力机关享有。)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村(居)民参与民主决策,是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体现)
【民主监督】注意:
民主监督≠公民的监督权
民主监督过程中,主体可以是村民、市民、民主党派、政协等,监督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国家机关。
而行使监督权,涉及的是人民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
区分五个途径:
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海选”
2.民主协商:商量
3.民主决策:集体决定、村民会议、议事会
4.民主管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制定议事规则
5.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栏、“明白墙”、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干部述职报告工作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改正过来)(先独立思考,再对议)
1.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2.村民或居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3.村民能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决策。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5.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6.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7.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8.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党支部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在农村,通过民主评议对村委会实行民主监督的职能,主要由村党支部委员会承担。
10.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又深刻的实践。
【知识拓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相关知识:
①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如派出所、街道办),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是乡镇政府。
②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乡镇政府不得干预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情。自治组织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
③村“两委”就是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简称,习惯上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区分政治协商、协商民主、民主协商:
(1)区别:政治协商是侧重于协商内容的政治性,民主协商侧重于发扬民主,协商民主侧重于民主形式。
(2)联系:政治协商、协商民主是民主协商的具体体现。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都要发扬民主,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就形成了与选举民主相适应的协商民主形式,形成了就重大问题进行的政治协商。因此,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都是民主协商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民主协商发展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要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
公民角度:(村委会+居委会意义)
①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P66段三
②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P67段一
国家角度:
①【性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69最后一段
②【重要性】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P67第二段
③【重要性】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P69最后一段
④【必要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