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件(共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件(共49张ppt)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的写法和风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赏画面之美。
3.初步梳理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和手法。
新课导入
·夜空宛若水洗过的绸布,点缀着一颗颗闪烁的珍珠;
·我们仰望夜空,会有无数美好的联想或想象;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诗人郭沫若,一起去探寻他眼中的夜空!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第一课时
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创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收入郭沫若的第二部诗集《星空》。当时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学,处于最苦闷的时期。面对中国当时的现实,郭沫若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而光明的未来。就在这个时期,郭沫若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文学体裁
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诗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字音字形
缥缈
定然
陈列
闲游
piāo miǎo
dìnɡ rán
chén liè
xián yóu
珍奇
灯笼
zhēn qí
dēnɡ lonɡ
把握字义
【缥缈】
【陈列】
【定然】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把物品摆放出来供人观看。
一定,必定。

新知探学
朗读诗歌
任务一:朗读诗歌,品味画面之美。
1、反复诵读诗歌,完成以下任务:
(1)听读诗歌,明确节奏和重音;
(2)齐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3)分角色朗读诗歌,初步品味语言。
朗读诗歌
远远的/街灯/明了,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朗读提示: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
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感情基调
美好、恬静、自在、清新
而略带一丝忧郁。
品味画面
2、再读诗歌,完成以下任务:
(1)用笔勾画出每一节的意象;
(2)为每一节取一个名字;
(3)初步判断诗中意象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虚景。
第一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星灯辉映图
第二节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天街奇珍图
第三节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骑牛往来图
第四节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街闲游图

合作助学
研读内容
任务二: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写到的意象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在文中找到依据,用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
3、结合背景,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个
“天上的街市”?
第一节
街灯
明星


明星
街灯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地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世上没有的珍奇


天河
牛郎织女

流星
灯笼

联想
联想
想象
想象
想象
想象
1、诗中写到的意象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研读内容
研读内容
2、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在文中找到依据,用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
美丽、富饶、繁华、自由、美好、幸福……。
研读内容
3、结合背景,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个
“天上的街市”?
背景链接
此时的人间街市:
军阀割据
忍饥挨饿
流离失所
研读内容
3、结合背景,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个
“天上的街市”?
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憎恶,
对自由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拓展研学
内容小结
这首诗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美好的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手法把握: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此及彼,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个事物。
联想:
甲事物
想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象:
甲事物
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创造出
如:雪花→梨花
酷暑→寒冬
绿叶→生命
日历→时间
如:通过《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描述,想象出孙悟空的样子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当堂测学
隐字背诵
课后作业
1.20课学法:1-6,11题 21课学法:1-4,8题
2.20课字词抄写,三遍,周五中午交
3.常规作业:
(1)阅读《西游记》第六回,在书上圈画好词好句,写出
中心思想和阅读感受,写上阅读日期,200字及以上。
(2)练字:3行至半面,写上日期。
提醒:本周背完《天上的街市》和积累拓展的三首古诗。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第二课时

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把握诗歌意境。
2.逐层研究,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妙用。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天上的街市》的画面,描绘了星灯辉映图、天街奇珍图、骑牛往来图、天街闲游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品味诗歌中的意境和语言。

新知探学
第一节
1.“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答:点明时间:晚上
答:看到了无数的灯和明星。这一节,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意美。
第二节
3.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譬如“街灯”和“明星”就具有发亮和数量多的相似点。那么什么是想象呢?第二节诗中是怎样运用想象的?
答: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由人间有街灯,天上有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这是第二节中想象的运用
第三节
4.诗的第二节描绘了静景,在第三节诗中描绘了
怎样的景物呢?
答:描写了牛郎织女的活动,属于动景。
第四节
5.这节中的“闲游”一词能否和第三节中的“来往”互换?
简要说明理由。
答:不能。“来往”指牛郎可以骑着牛儿经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旨在相见;“闲游”指牛郎织女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强调悠闲。第三节的“来往”到第四节的“闲游”,牛郎织女的自由程度由浅及深,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愈发明显,若互换,则会失去这种效果。所以不能互换。
第四节
6.这节中有个量词用的特别好,试分析其妙处。
答:“朵”常用于形容花或云,让人联想到流星爆裂发光,形成花状或云状的情态,想象奇特,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流星的样子,使天上的街市显得神奇美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跃于眼前,增强了画面感。

合作助学
内容研读
小组合作,思考:诗歌的二至四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能够”,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四个“定然”、一个“定能够”都表肯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于想象,诗人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表现了诗人坚信天上街市的美好,反映了他对自由美好的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诗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也感染和鼓舞了读者。

拓展研学
内容小结
诗人通过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好的天上街市和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生活的图景,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想象拓展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艾青
孩子的诗
1.灯
姜二嫚|7岁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2.回到地面
朵朵|5岁
要是笑过了头,
你就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4.皱纹
谢欣|8岁
爷爷年纪大了,
他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深深地皱纹; 平静的海面 ,
一阵微风吹过 ,
落起层层波纹 ,
大海是不是也老呢?
3.眼睛
陈科全|8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候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都装不下。

当堂测学
16周周末作业
1.20课学法:90-91面 下周一中午交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完成21课学法:93-94面
2.抄写教材123面读读写写,带拼音,三遍,下周一晚上交。
3.预习22课寓言四则,重点预习第三、四则的文言文,
熟读并背诵全文。
4.常规作业:阅读《西游记》+练字。
提醒:本周背完《天上的街市》和积累拓展的三首古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