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苏科版(2023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同步教学课件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 距u 像 的 特 点 像 距 v 应用大小 倒正 虚实--------缩小倒立实像等大倒立实像放大倒立实像不成像放大正立虚像u>2fu=2ffu=fufv=2fv>2f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一、课前复习问题1:凸透镜的厚薄影响凸透镜的焦距吗?凸透镜的厚薄影响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厚度越大,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问题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规律有什么重要应用吗?用来照相。我们的人眼也相当于照相机,本节我们就来探究照相机和人的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学习矫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二、照相机及与眼睛的成像原理(一)、照相机1、构造镜头快门光圈环取景窗胶片调焦环上刻着的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光圈的作用——控制曝光量;快门的作用——控制曝光的时间2、照相机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道理制成的.FF2F2FAA’请大家思考讨论:甲、乙两张照片在拍照中有哪些相同点?又有什么区别?照片 像 物离镜头距离 像距甲 大乙 小甲乙近长远短(二)、神奇的照相机————眼睛思考: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对近视眼和远视眼进行矫正?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照相机与眼睛的比较用凸透镜使距离凸透镜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u变v变)。而用眼睛看离眼睛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u变v不变),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这不矛盾,人眼实际上是在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人眼与照相机的相同点: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结构: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眼睛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照相机:眼睛:镜头 胶片晶状体视网膜人眼与照相机的不同点:物距和像距晶状体的焦距三、视觉暂留阅读课本p91“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了解:1、什么叫做视觉暂留?2、人眼视觉暂留时间是多少?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叫做视觉暂留。视觉暂留时间是0.1s观察图4—25实验,记录观察的结果。观察结果:鸟在笼中。一定要聚精会神地盯着中央的十字看,你会发现:周围紫色的圆点渐渐淡下来,甚至消失。最后只剩下一个绿色的圆点在那里转!四、视力的缺陷与矫正1、正常眼由于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无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近处物体(1)、正常眼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焦距小,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远处物体(2)、正常眼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得扁平些,焦距大,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近视眼(1)议一议近视眼的缺陷是什么 晶状体与正常眼有什么不同 看不清楚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 缺陷:晶状体比正常眼凸。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2)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请同学们按照课本图4-26组装器材探究近视眼的眼镜的作用。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第第92页内容,独立完成实验。(2)明确用什么模拟的近视眼 什么模拟的视网膜 什么作为眼前的物体 (3)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做好汇报实验结果的准备。请同学们认真实验,并遵守实验纪律。(3)实验结果①实验用凸透镜模拟的近视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的视网膜。蜡烛作为眼前远处的物体。②结果: 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由于眼镜的作用才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了。远处物体近视眼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矫正 近视眼的矫正:用凹透镜(近视眼镜)矫正即戴凹透镜制的眼镜,使光线发散,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落在视网膜上。常见的视力的缺陷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它们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引起的。小结: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像向后移到视网膜上。3、远视眼(1)特点:晶状体比正常眼扁平。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近处物体(2)原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方。(3)矫正:用凸透镜(远视眼镜)矫正,即戴凸透镜制的眼镜,使光线会聚,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落在视网膜上。小结: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像向前移到视网膜上。4、视力的矫正概括近视眼用 矫正, 作用是 。凹透镜使光发散,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用 矫正,凸透镜作用是 。使光会聚,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青年/少年叫远视眼.老年患者俗称老花眼.五、课后小节:你学到了什么 近视眼:晶状体变厚提前成像,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带凹透镜(近视眼镜)矫正,使光线发散,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晶状体变薄推迟成像,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带凸透镜(远视眼镜)矫正,使光线会聚,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落在视网膜上照相机工作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胶片相当于_________凸透镜光屏人眼工作原理: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原理工作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凸透镜光屏六、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 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 老花眼用凸透镜矫正 D 以上说法都不对1.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虚像; C 正立、缩小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DC3.眼睛是一“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来改变焦距的。当晶状体变_____时,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处物体。当晶状体变_____时,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这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的物体。薄厚4.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______,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聚在视网膜,到达视网膜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镜使光成___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凸强厚凹透镜视网膜上6.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相当于凸透镜的 ( ) A.物距变大 B.焦距变大 C.物距变小 D.焦距变小5.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得到 ( )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DD7.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 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 C.需要配戴会聚透镜进行矫正 D.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A8、桌子上放着哥哥的近视镜和奶奶的老花镜,小明的奶奶让他帮忙把眼镜拿过去,请帮他分清该拿哪一副眼镜?用眼镜看书上的字,若字被放大了,即为老花镜。七、作业1、课本93页第1、2 题上作业本。第3至第5题家庭作业。2、完成补充习题本节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附课件)一、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老光眼)的成像特点、产生原因和矫正办法。3、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培养从相关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用眼卫生教育培养个人正确用眼的好习惯。二、教学重点 近视眼、远视眼(老光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办法。三、教学难点近视眼、远视眼(老光眼)的成像特点。四、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和实验探究。五、教具 照相机、眼睛挂图、蜡烛、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近视眼镜。视觉暂留演示装置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投影表格让学生填表。提问:凸透镜的厚薄影响凸透镜的焦距吗?凸透镜的厚度越大,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你知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规律有什么重要应用吗?学生回答:用来照相。指出:我们的人眼也相当于照相机,本节我们就来探究照相机和人的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学习矫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二)、学习新课内容1、照相机及与眼睛的成像原理(1)照相机构造:(投影)镜头、快门、光圈环、胶片。调焦环上刻着的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光圈的作用——控制曝光量;快门的作用——控制曝光的时间 。(2)照相机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神奇的照相机——眼睛及与眼睛的成像原理提出问题: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1)构造:晶状体、视网膜引导阅读课文,投影图。(2)原理讲解: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3、照相机与眼睛的比较 用凸透镜使距离凸透镜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u变v变)。 而用眼睛看离眼睛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u变v不变),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相同点:原理相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同点:结构:照相机:镜头 胶片↓ ↓眼睛:晶状体 视网膜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物距和像距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眼睛是通过改变__晶状体的焦距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4、视觉暂留(1)指导学生阅读p91页“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了角解人眼视觉暂留时间是0.1s(2)演示课本图4—25 观察结果:鸟在笼中。(3)再观察一个视觉暂留图,体会。5、视力的缺陷与矫正(1)、正常眼(配图:投影)由于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无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①、正常眼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焦距小,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②正常眼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得扁平些,焦距大,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近视眼①议一议近视眼的缺陷是什么 晶状体与正常眼有什么不同 看不清楚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 缺陷:晶状体比正常眼凸。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②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请同学们按照课本图4-26组装器材探究近视眼的眼镜的作用。请同学们按照课本图4-26组装器材探究近视眼的眼镜的作用。要求:①认真阅读课本第第92页内容,独立完成实验。②明确用什么模拟的近视眼 什么模拟的视网膜 什么作为眼前的物体 ③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做好汇报实验结果的准备。请同学们认真实验,并遵守实验纪律。③实验结果A. 实验用凸透镜模拟的近视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的视网膜。蜡烛作为眼前远处的物体。B.结果: 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由于眼镜的作用才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了。强调:近视眼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提问: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矫正 ④⑤矫正讨论后小结:(投影出)近视眼的矫正:用凹透镜(近视眼镜)矫正即戴凹透镜制的眼镜,使光线发散,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落在视网膜上。指出:常见的视力的缺陷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它们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引起的。⑤ 小结: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像向后移到视网膜上。( 3)、远视眼①特点:晶状体比正常眼扁平。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投影原理图。②原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方。③矫正:用凸透镜(远视眼镜)矫正,即戴凸透镜制的眼镜,使光线会聚,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落在视网膜上。④小结: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像向前移到视网膜上。( 4)、视力的矫正概括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作用是使光发散,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作用是使光会聚,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青年/少年叫远视眼.老年患者俗称老花眼.(三)、 本节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照相机工作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的。人眼工作原理: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原理工作。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晶状体变厚提前成像,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带凹透镜(近视眼镜)矫正,使光线发散,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晶状体变薄推迟成像,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带凸透镜(远视眼镜)矫正,使光线会聚,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落在视网膜上。(四)、作业:1、课本93页 第1、2 题上作业本。 第3题至第5题家庭作业。2、完成补充习题本节练习。3、巩固练习:投影共8题选用。七、板书设计,见注明及投影。八、教后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ppt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附课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