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023_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023_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
一、学习目标整合
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形区的分布、气候特征等,初步形成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知道我国的地形特征,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记住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及分布特征;掌握我国的地势特征,理解其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2.知道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掌握我国降水分布不均的现状及原因;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了解我国河流概况,认识我国的主要河流,并掌握其水文特征;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理解我国对长江水能和航运的开发利用;理解“地上河”现象的成因,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4.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抓哟特点的、成因,认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我国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了解我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的防治建议等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三、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1.地形和地势
(1)我国的地形概况
①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五种陆地地形我国都有分布,但以山地为多,山区面积广大,平原和丘陵面积较小。
②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岖鳞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2)合理开发山区的影响
有利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不利的影响;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耕地面积小,对农业生产(种植业)不利。
(3)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和航运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例:
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及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
2.我国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
B.许多大江大河自东向西奔流入海,沟通东西交通
C.阶梯内部落差巨大,水能资源丰富
D.冬季冷空气无法影响东部沿海地区
3.北纬36°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D.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读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5.图中组成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是( )
A.③⑦⑩ B.①④⑨② C.⑤④②⑥ D.⑧④⑩
6.中央电视台“绿水青山看中国”的节目中多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条件是( )
A.开采出山中的金银矿 B.全面禁伐树木,以保护环境
C.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 D.将山区人口迁移到平原地带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特点是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A、B错误: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正确,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A正确;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白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B错误;阶梯交界处落差巨大,水能资源丰富,C错误;冬季冷空气仍然能影响到东部沿海地区,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北纬36°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分别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读图可得,①是阴山,②是巫山,③是昆仑山,④是太行山,A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⑤大兴安岭、④太行山、②巫山、⑥雪峰山一线,C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条件是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山区生态环境脆弱,C正确。故选C。
2.气候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①气候复杂多样
a.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b.形成原因:我国跨纬度广,海陆位置差异大,并且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也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②季风气候显著
a.我国东部地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b.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约50个纬度,自南向北,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接受太阳的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②海陆位置:
a.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南部距离印度洋较近,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b.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③地形:
a.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b.青藏高原海拔高,而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例:
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中国冬天最冷的地方是( )
A.吐鲁番托克逊 B.台湾的火烧寮 C.漠河镇 D.青藏高原
8.图中①处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9.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气候特点是( )
A.气候类型单一 B.热带面积广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极地气候为主
我们经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农业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大。读“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政区图以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气温降水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气温降水特点,判断广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量,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 D.年际变化大
12.如果七八月份,夏季风和雨带还没有到达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则可能会造成( )
A.北方地区发生洪涝 B.北方地区发生干旱
C.南方地区发生干旱 D.全国总体表现为洪涝
答案以及解析
7.答案:C
解析: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是漠河,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镇,在中国的最北部,最低气温达零下52.3℃,C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图中的①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C正确。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广东省广州市位于我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温度带应是亚热带,C错误;从降水的季节分配图上可以看出,广州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广州不具有全年高温的特征,不属于热带气候,A、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由图可知,四地降水由北向南,降水量增加,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C正确;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由北至南的降水量变化不能反映我国降水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A错误;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以及年际变化大,属于时间变化特征,B、D错误。故选C。
12.答案:B
解析: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如果到7、8月份,夏季风和雨带仍然还没有到达北京,说明雨带停留在南方地区,导致南方地区降水偏多,会发生洪涝灾害,C错误;雨带没有北上,会使北方降水偏少,发生干旱,B正确,A错误;全国总体表现为南涝北旱,D错误。故选B。
3.河流
(1)河流的作用
河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主要外流河
注入海洋 河流
太平洋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印度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
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
(3)长江水能应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能宝库”:长江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1/2.上游河段是长江水能资源量丰富的河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占全国水电装机总量的2/3。
(4)长江的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的治理
对川江的治理: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
对荆江的治理:建立荆江蓄洪区;加高加固堤防;裁弯取直工程。
黄河的贡献
①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及华北平原。
②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③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多座大型的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发展。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
①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加上植被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汇入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陡坡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逐渐形成“地上河”。
黄河的治理
①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②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如植树种草、修筑梯田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③在下游地区加固黄河大堤。
例:
下图为中国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澜沧江 B.松花江 C.黑龙江 D.额尔齐斯河
14.划分内流区和外流区的依据是( )
A.降水量 B.河流长度 C.是否注入海洋 D.含沙量
15.关于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汛期在夏季 B.无结冰期
C.径流季节变化小 D.河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16.下列关于中国河流和湖泊说法正确的是( )
A.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B.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河流补给来源
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学习了长江的相关知识后,小组合作绘制了“长江流域概况”进行汇报展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发源地与入海口分别指的是( )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B.唐古拉山脉、东海
C.唐古拉山脉、黄海 D.祁连山脉、东海
18.在武汉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的支流是( )
A.汉江 B.雅砻江 C.岷江 D.嘉陵江
19.虎跳峡以“险”名天下,峡谷间“狂涛卷地,飞瀑撼天”。造成虎跳峡激流奇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B.地势平坦,河道宽阔
C.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D.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
答案以及解析
1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松花江汇入黑龙江最后注入太平洋,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最终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其流域称为外流区;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断流的河流叫内流河,其流域称为内流区;划分内流区和外流区的依据是是否注入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距海远,降水少,河流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汛期在夏季,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A错误;受地势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B正确;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大气降水是主要的河流补给来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答案:B
解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汉江在武汉流入长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答案:C
解析:河流流速与流经地区的地势落差有关,地。势落差大,则河流流速快。虎跳峡河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流经地势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自然灾害
(1)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表现。
①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②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③同一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2)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3)防灾减灾。
①防灾: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的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修建防灾工程。
②减灾: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和调动救灾人员。
例:
读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与沙尘暴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的是( )
A.地震 B.滑坡 C.森林火灾 D.寒潮
21.根据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沙尘暴涉及的地形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塔里木盆地
③内蒙古高原
④黄土高原
⑤东北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2.黄河干流受沙尘暴、强沙尘暴影响的河段是(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上游中游河段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泥石流多发生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连续降雨、多暴雨的地区。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泥石流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年降水量( )
A.东部少,西部多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C.总量多,分布均匀
D.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4.图中甲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②滥伐森林
③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④开山采矿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5.当泥石流灾害发生时,下图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以及解析
20.答案:D
解析: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与沙尘暴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的是寒潮,D正确;地震、滑坡、森林火灾不属于气象灾害,A、B、C错误;故选D。
2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沙尘暴涉及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②③④正确;沙尘暴未涉及青藏高原、东北平原,①⑤错误,B正确。故选B。
22.答案:A
解析:黄河发源地到河口是上游,河口到桃花峪是中游,桃花峪到入海口是下游,图中黄河干流受沙尘暴、强沙尘暴影响的河段是上游河段,A正确。故选A。
23.答案:B
解析:读图可得,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正确;东部少,西部多;总量多,分布均匀;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的表述都不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甲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降水量多,且多暴雨,①③正确;滥伐森林、开山采矿属于人为原因,不是自然原因,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读图可知,图中丙路线是正确的逃生路线,C正确;甲乙丁的逃生路线都不正确,A、B、D错误。故选C。
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一、黄河下游山东河段出现流凌 水利部派出工作组指导
相关资料: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受强寒潮天气影响,12月16日以来黄河下游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山东省惠民、利津气象站16日日均气温分别达零下10.3摄氏度、零下10.5摄氏度。17日黄河下游陶城铺控导工程(山东聊城阳谷)以下河段全线流凌(长度约为412千米),流凌密度10%—70%,首凌日期较常年(1971年至2020年)均值偏早3天。与此同时,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封河持续发展,截至17日11时,已封冻437千米,凌情平稳。
水利部已派出工作组赴黄河山东河段指导督促地方做好凌情监测预报预警、堤防巡查防守、浮桥和施工栈桥拆除等工作。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指导督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沿黄有关省区做好防凌各项工作,确保防凌安全。
对接中考:(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图为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全长5464米 B.桃花峪至利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C.兰州水文站年平均流量最小 D.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急剧上升
2.下列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合理的是( )
①源头地区加强湿地保护
②上游地区治理地上河
③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④下游地区治理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黄河全长5464千米,其长度在我国各大江河中仅次于长江,A错误;桃花峪至利津河段位于下游,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差,B错误;由图可知,河口水文站年平均流量(786立方米每秒)最小,C错误;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年平均含沙量急剧上升,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现阶段黄河植被破坏严重,源头三江源地区加强湿地保护,①正确;地上河位于下游,②错误;中游地区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强水土保持,③正确;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加固大堤,调沙等措施,④错误,B正确。故选B。
二、积石山6.2级地震|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力开展积石山地震大救援
相关资料:18日23时59分,强震突袭寒夜中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震级6.2级,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当地113人遇难、536人受伤。与积石山县隔河相望的青海省海东市在此次地震中14人遇难、198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尽快组织调拨抢险救援物资,抢修受损的电力、通讯、交通、供暖等基础设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各方力量火速集结,全力以赴排查搜救、救治伤员,打通救援生命通道,尽力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受灾基础设施,严防余震、低温等次生灾害……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对接中考:(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4:17,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图1为土耳其及其周边示意图;图2为世界板块分布图。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地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
A.(37°N,37°E) B.(37°N,37°W)
C.(37°S,37°E) D.(37°S,37°W)
2.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开采资源造成地表坍塌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C.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3.这次地震发生在当地凌晨,此时凉山州人们已经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D.两地人们作息习惯不同
4.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当地震来临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
A.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软物保护头部
B.在家中,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C.在野外,应到空旷的地方避震
D.在建筑高层,应迅速进电梯撤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此次震中的经纬度大致为37°N,37°E,A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土耳其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板块与非洲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3.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所以,地震发生在当地凌晨,而凉山州人们已经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当地震来临,正确的做法是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A正确;在家中,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躲在床铺底下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B正确;在野外,应到空旷的地方避震,C正确;住在高层建筑撤离时不能使用电梯,以免电梯故障造成人身伤害,D错误。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