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三、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 (附课件)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到用图像来研究问题的方便。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定及其规律。三、教学难点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指导与讨论法。五、教具一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秒表。(计算机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速度知识投影问题学生回答。1、什么叫速度?意义是什么?2、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单位是什么?3、甲3min运动了3600m,乙2h运动了72km,谁运动得快?你是怎样比较的?计算出速度并换算成相同单位。比较数值,数值大的速度大。甲速度:乙速度:,所以甲速度大。(二)引入新课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有的沿直线有的沿曲线,直线运动的比较简单的运动,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直线运动,投影课题:三、直线运动先研究最简单的直线运动投影:(一)、匀速直线运动(二)、学习新课内容1、学生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在内径约为1cm、长约为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2)、在玻璃管上选一个起点O,标为计时起点。再每隔10cm做个记号。(3)、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或倾斜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4)、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方案一:一人按秒表,多人分别测(读)汽泡运动到10cm、20cm、30cm、40cm……位置的时间。方案二:多人同时按秒表,分别测汽泡运动到10cm、20cm、30cm、40cm……位置的时间。注意:无论哪种方案,人眼都要在注视气泡的同时看秒表。(5)、按照自己的方案做一做,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相关的速度。(两表见投影课件)(6)、路程—时间图象(s-t图象)以纵轴表示路程s,横轴表示时间t,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叫做路程—时间图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图表(例):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得出的如下规律:(7)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 (改变/不变)的。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注意:(1) 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但是不同的物体速度一般不同。(3)“匀速”是指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4)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3)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根据图像比较速度大小(略见课件中)3、*速度和时间的图像(v-t图)⑴ 以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叫做速度—时间图象(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思考:从图像可得出什么物理量,如何得出t秒内物体移动的路程呢 图象与时间轴和速度轴所围的面积就是对应时间内的路程。根据图像比较速度大小(图略)投影出:两条直线,与时间轴夹角在的速度大。4、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运动的火车,商店的电梯的运动;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5、例题例题1:一列长为360m 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为 1800 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需108 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分析:(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含义是指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尾驶出隧道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s1=s隧+s车=1800m+360m=2160m,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t1=108s,所以火车的速度为: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含义是指火车尾进入隧道到火车头驶出隧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s2=s隧-s车=1800m-360m=1440m,火车的速度不变,根据 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动时间为解题全过程简化如下:已知:S车=360m ,S隧=1800m t1=108s 求:(1)υ (2)t2解:(1)s1=s隧+s车=1800m+360m=2160m,(2)s2=s隧-s车=1800m-360m=1440m,根据 得,注:我们还可以求出火车通过隧道口时间。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 s3=s车=360m你想想还能求什么时间 例题2: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大喊了一声,经过2s听到了回声,此山离人多远?请你分析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分析:方法一:通常认为空气中声音速度是340m/s,从喊到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人到山距离的2倍,已知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在、通过的路程,所以将声音通过的路程除以2就得到山离人的距离了。方法二:声音从人传到山所用时间是总时间的一半,将声音传播的时间除以2 ,再计算路程就是山离人的距离。已知:υ=340m/s, t=2s 求:s和d。解法一:s=υt=340m/s×2s=680m,解法二:答:此山离人340m(三)、 本节学习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小结:1、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有以下特点:(1)运动轨迹(路线)是直线。(2)速度一定不变。不同的物体速度一般不同。(3)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4)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四)、作业:1、课本116页 第1,2题上作业本。2、完成补充习题本节相关练习。讨论备用练习(4题见课件中)七、板书设计,见注明及投影。八、教后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苏科版(2023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同步教学课件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三、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复习速度知识1、什么叫速度?意义是什么?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什么?tsv=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m/s.3、甲3min运动了3600m,乙2h运动了72km,谁运动得快?你是怎样比较的?甲速度:V甲=S甲t甲=3600m3min=3600m180s=20m/s乙速度:V乙=S乙t乙=72km2h=72000m7200s=10m/s所以甲速度大。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有的沿直线,有的沿曲线,直线运动是比较简单的运动,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直线运动。三、直线运动先研究最简单的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1、在内径约为1cm、长约为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2、在玻璃管上选一个起点O,标为计时起点。再每隔10cm做个记号。3、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或倾斜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4、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Ⅰ、学生实验: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方案一:一人按秒表,多人分别测(读)气泡运动到10cm、20cm、30cm、40cm……位置的时间。方案二:多人同时按秒表,分别测气泡运动到10cm、20cm、30cm、40cm……位置的时间。注意:无论哪种方案,人眼都要在注视气泡的同时看秒表。路程/cm 10 20 30 40时间/s速度/m·s-15、按照自己的方案做一做,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相关的速度。区间s/cm 0~10 10~20 20~30 30~40区间运动时间t'/s区间速度υ/m·s-16、路程—时间图象(s-t图象)以纵轴表示路程s,横轴表示时间t,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叫做路程—时间图象路程/cm 10 20 30 40时间/s速度/m·s-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图表(例):5s/cm201510403010200t /s52015102222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得出的如下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 (改变/不变)的。正不变Ⅱ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注意:(1) 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但是不同的物体速度一般不同。(3)“匀速”是指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4)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S-t图的物理意义① 在图象上的某一点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② 图线的斜率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斜率越大表明物体运动越快*注意:路程—时间图象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3、速度和时间的图像(v-t图)⑴ 以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叫做速度—时间图象(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思考:从图像可得出什么物理量,如何得出t秒内物体移动的路程呢 图象与时间轴和速度轴所围的面积就是对应时间内的路程。t/ss/m510152002510050根据图像比较速度大小甲乙V甲>v乙两条直线,与时间轴夹角在的速度大。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运动的火车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的现象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4、例题1:一列长为360m 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为 1800 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需108 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我们利用下面的图来理解题意S车S隧S1(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含义是指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尾驶出隧道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s1=s隧+s车=1800m+360m=2160m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t1=108s所以火车的速度为:υ=s1t1=2160m108s=20m/sS车S隧S2(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含义是指火车尾进入隧道到火车头驶出隧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s2=s隧-s车=1800m-360m=1440m火车的速度不变,根据υ=st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动时间为t2=s2υ=1440m20m/s=72s解题全过程简化如下:已知:S车=360mS隧=1800mt1=108s求:(1)υ(2)t2解:(1)s1=s隧+s车=1800m+360m=2160mυ=s1t1=2160m108s=20m/s(2)s2=s隧-s车=1800m-360m=1440mυ=st得t2=s2υ=1440m20m/s=72s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是20m/s;(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是72s。S车S隧注:我们还可以求出火车通过隧道口时间。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s3=s车=360mt3=s3υ=360m20m/s=18s你想想还能求什么时间 例题2: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大喊了一声,经过2s听到了回声,此山离人多远?请你分析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分析:方法一:通常认为空气中声音速度是340m/s,从喊到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人到山距离的2倍,已知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通过的路程,所以将声音通过的路程除以2就得到山离人的距离了。方法二:声音从人传到山所用时间是总时间的一半,将声音传播的时间除以2 ,再计算路程就是山离人的距离。例题2: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大喊了一声,经过2s听到了回声,此山离人多远?已知:υ=340m/s,t=2s求:s和d。解法一:s=υt=340m/s×2s=680md=s2=680m2=340m解法二:t’=t2=2s2=1sd=υt’=340m/s×1s=340m答:此山离人340m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有以下特点:(1)运动轨迹(路线)是直线。(2)速度一定不变。不同的物体速度一般不同。(3)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4)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作业1、课本116页第1,2题上作业本。2、完成补充习题本节相关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 .ppt 三、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 (附课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