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答题技巧古诗、文言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古诗的阅读技巧㈠首先要弄清楚这首诗是谁写的?是哪个朝代的?㈡古诗的意思是什么?㈢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1)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2)了解字词含义,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4)能正确有感情地吟诵,积累古诗名句。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词语注释:1 天山: 指祁连山。2 折柳: 即《折杨柳》,古乐曲名。3 金鼓: 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4 斩楼兰: “斩楼兰”是用作杀敌建功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汉书·西域传》。《斩楼兰》西汉时期,楼兰和车师两个小国,地处通往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派兵征服了这两个小国,楼兰国王去世后,新楼兰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背叛汉朝,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汉朝准备派人征服楼兰。这时朝廷有个骏马监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大宛。大将军霍光见他如此有胆识,便让他副食人马前往大宛。傅子马到成功,不但使楼兰王谢罪,而且趁着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了大宛。汉昭帝以后,楼兰国仍反复无常。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楼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赴宴。最后杀死了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兰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强化训练1.诗的第一、二两句表现了边塞气候寒冷、生活单调的特点。2.诗中的“折柳”指的是( A )。A.《折杨柳》,古乐曲名 B.折下柳树的枝条C.唐朝的风俗 D.诗人想象的场景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译:只愿用腰下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强化训练4、找出诗中描写清晨作战时敲击战鼓的句子:晓战随金鼓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渴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二、小古文的学习方法第一步:读读原文,先正音再通读,记住生字的读音,注意文言文的句中停顿,在此基础上通读全文,反复朗读学过的文言文,形成自己的文言语感。第二步:推测情节,把握大意,学会寻找文言文里的核心词语。根据核心词语之间的关系,推测文言文的主要情节,进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大意。二、小古文的学习方法第三步:搞定字,词句,精讲重点,了解文言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掌握其基本用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文言知识。第四步:讲讲故事,翻译原文,找出文言文的内容线索,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篇文言文翻译出来。曾子杀彘(zhì)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无礼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1.曾子: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2.彘(zhì):猪。3.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4.女:同“汝”,你的意思5.顾反:等到回来。6.杀:宰。7.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适:往、回去。8.止:阻止。9.特:只、仅、独、不过。10.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戏:开玩笑。6.待:依赖。8.而:则,就。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20.遂:于是,就。11烹(pēng):烹饪,煮。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强化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曾子之妻之市: 去往(2)特与婴儿戏耳: 开玩笑(3)今子欺之: 你(4)顾反为女杀彘: 通“反”,返回(5)妻止之: 阻止(6)遂烹彘也:于是强化训练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答:小孩子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跟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答: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如果不相信母亲,这样就不能教育好孩子。3、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答:父母要言行一致,对孩子要起到表率,示范的作用。强化训练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 为什么 答:有必要。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就不要许诺,因为很多家长觉得跟孩子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说过的话不算数,结果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很大,孩子长大了往往也就不那么讲诚信了。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