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选择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地区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选择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地区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或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搐入两股间 悬梁刺股 B.全神贯注 如雷贯耳
C.万水千山只等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D.一哄而散 哄堂大笑
2.(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
后来,其它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会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
A.动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
B.珊瑚虫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产卵。
C.动物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
D.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
3.(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我终于明白,是那块土地( )了我,那里有我明月( )的故乡,有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有我无法( )的亲情。即使她( )、拥挤、灰暗,我都没有资格嫌弃她。”下面的词语选入空格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养育 朗照 割舍 贫瘠 B.孕育 照耀 割舍 贫困
C.养育 照耀 割裂 贫困 D.孕育 朗照 割舍 贫瘠
4.(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这两则短小的文言文,讲的都是与中国古代艺术家有关的故事,叙事简洁,余味悠长。
B.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充满爱心的劳动妇女形象,彰显了人性之美。
C.《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自传体小说,原名《星星》。
D.读文章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5.(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题目中,拟题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狼牙山五壮士》《泥人张》
B.《金色的鱼钩》《夏天里的成长》
C.《胖驴和瘦马》《大灰狼和小红帽》
D.《别董大》《赠汪伦》
6.(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琴键 单薄 自作自受 欢呼鹊跃
B.干躁 衣襟 忘忽所以 豪迈不曲
C.抵御 斑点 暴露无疑 别出心栽
D.疲倦 洒脱 浮想联翩 斩钉截铁
7.(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羞涩(shè)璀璨(cuǐ) 山坳(ào) 秕谷(bǐ)
B.蒙古(měng)包 绷着(běng)脸 肆虐(nüè) 驰骋(chěng)
C.妩媚(wǔ)鸣啭(zhuàn) 焖饭(mēn)逶迤(yí)
D.擎着(qín)干涸(hé) 叉腿(chǎ) 蟠桃(pán)
8.(2023上·浙江湖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忘忽所以 暴露无遗 张冠李戴 B.未解之迷 余音绕梁 自作自受
C.群马疾驰 念念有词 莹白似雪 D.轻歌曼舞 别出新裁 技高一筹
9.(2023上·浙江湖州·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三本小说都能用到的方法是( )
①一边阅读一边梳理“人物关系”,帮助读懂故事。
②制作“人物档案卡”,记录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③观看由原著改编的影视剧,从而加深理解。
④把自己当作小说中的主人公,与之一起经历成长中的“笑与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上·浙江湖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四大楷书家之一的柳公权,其楷书笔画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下面出自柳公权的作品是( )
A. B. C. D.
11.(2023上·浙江湖州·六年级统考期末)戏曲文化早已融入生活。下列句子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犯错的时候,父母为了教育我,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B.每次演出,我们班的节目总是第一个出场,大家笑称我们是“压轴班”。
C.一听娃娃饿了,妹妹连忙拿出奶瓶,有板有眼地开始给娃娃喂奶。
D.这两人是不打不相识,友谊是在互唱对台戏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12.(2023上·浙江湖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语中“数”字的读音、意思与“所宝以百数”的“数”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数一数二 B.如数家珍 C.数以百计 D.不可计数
13.(2023上·浙江宁波·六年级期末)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文化遗产。
C.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D.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14.(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家与名著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高尔基的《童年》以成人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喜乐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B.《小英雄雨来》讲述了雨来在抗日战争中不断成长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C.《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父母等平凡的人。
D.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15.(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及表达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草原》的作者老舍在写景时融入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草原的喜爱。
B.《狼牙山五壮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战斗场面,展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C.《桥》这篇小说主要通过鲜明的语言描写、丰富的心理描写来塑造老汉的人物形象。
D.《夏天里的成长》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出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16.(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五行:金、木、水、火、土 B.五谷:稻、麦、黍、菽、稷
C.五音:宫、商、角、徵、羽 D.五彩:赤、橙、黄、绿、青
17.(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根据语境补充空白,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18.(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如天籁之音,把皮鞋匠兄妹陶醉了。
B.故宫中那些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C.京剧舞台上,双方演员正在对打,轻歌曼舞,激烈到简直风雨不透。
D.托尔斯泰笔下的桑娜、渔夫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9.(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跌跌撞撞 斩钉截铁 别出心裁
B.计高一筹 全神惯注 自做自受
C.念念有词 汹勇澎湃 排山倒海
D.忘忽所以 威风凛凛 暴露无疑
20.(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供(gòng) 山涧(jiān) 瘦削(xuē)
B.跺(duò)脚 吞没(mò) 抱怨(yuàn)
C.屹(qì)立 肖(xiào)像 沮丧(sàng)
D.参(cān)差 骤(jù)然 缝(fèng)隙
21.(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对课文进行背诵,完全正确的是( )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鼓琴》)
B.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朦朦胧胧的微云。(《月光曲》)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郭山村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D.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翠绿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老舍《草原》)
22.(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爸爸要奔赴抗疫第一线了。临行前,他对我嘱咐这嘱咐那,妈妈一旁打趣道:“别婆婆妈妈了,不像个大丈夫!”爸爸立刻辩驳:“ 。”( )
A.儿行千里母担忧 B.好男儿志在四方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3.(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杨根思打出了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毅然决然地抱起炸药包,拉响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 )”的精神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D.位卑未敢忘忧国
24.(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诗句、作家、朝代搭配有误的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宋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宋
C.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王昌龄——唐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唐
25.(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是( )
A.我不知道他英语得了多少分。
B.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这个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D.“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26.(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这幅书法作品( ),飘逸潇洒,宛如行云流水,我想它定是大师的杰作。
A.高山流水 B.妙笔生花 C.笔走龙蛇 D.字正腔圆
27.(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电影结束了,观众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电影院。
B.弟弟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到处显摆,一点也不谦虚。
C.面对劳苦大众,鲁迅先生从不居高临下,而是给予深切的同情。
D.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她的爱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中暴露无遗。
28.(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组词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技高一筹 精心筹划 B.死而后已 已成定局
C.巍巍乎若太山 旁若无人 D.排山倒海 排兵布阵
29.(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日寇 瓦蓝 检阅 全神贯注
B.火焰 悬涯 陶醉 暴露无遗
C.干燥 浑浊 缝细 余音绕梁
D.毫迈 荡漾 攀登 轻歌曼舞
30.(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逃窜(chuàn) ②皱(zhòu)眉 ③伸缩(suō)
B.①澄(chéng)碧 ②倾(qīng)听 ③斗篷(pén)
C.①撒(sǎ)种 ②参差(chī) ③瘦削(xuē)
D.①窥(kuī)探 ②苔藓(xiǎn) ③弓弦(xián)
31.(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颜筋柳骨”的“柳骨”就是形容他的书法骨力遒劲。
B.文章的标题可以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的标题也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桥》;标题也可以从吸引读者上下功夫的,如《草原》。
C.“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这个句子用“央求”代替了“说”。
D.《书戴嵩画牛》中牧童的“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的“笑而然之”,寥寥数字,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2.(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古人讲究朗读节奏,下列朗读节奏错误的是( )
A.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C.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D.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3.(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弟弟以读好英语为理由,向舅舅提出要买手机时,舅舅斩钉截铁地说:“手机不能买,英语必须读好!”
B.我们要谦虚,不能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
C.我的围棋在班级里小有名气,但是一进入市比赛,才知别人比我技高一筹,我自叹不如。
D.小明的字真是让老师头疼,简直就是笔走龙蛇。
34.(2023上·浙江杭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笨拙 日寇 报怨 行云流水 B.抵御 呻吟 呻吟 别出心栽
C.慷概 苔藓 贡献 粉墨登场 D.干燥 伶俐 茅屋 大步流星
35.(2023上·浙江衢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这段话表达了怎么样的观点( )
猕猴桃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众所周知,吃猕猴桃好处多: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猕猴桃中含有蛋白酶,能够促使消化,加速食物分解;猕猴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物质,能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但猕猴桃性寒,多吃会伤脾胃,导致拉肚子,如果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不建议过多食用。
A.猕猴桃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B.吃猕猴桃好处多。
C.猕猴桃不宜多吃。 D.吃猕猴桃好处多,但不能食用过度。
36.(2023上·浙江衢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下地名或人名的拼音拼写,只有“宁波Ning Bo”拼写正确。
B.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划线部分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仇》等。在《穷人》一文中,他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塑造了桑娜的形象。
D.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同敌人斗争从不屈服,为人民群众竭尽所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37.(2023上·浙江衢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A.《静夜思》的作者你都能说成杜甫?张冠李戴的本领到家了,哈哈!
B.他表面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C.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结束了,双方队员鏖战犹酣,观众也都在回味这场精彩的比赛。
D.周末的厨房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天地。爸妈唱主角,我么,打打下手。不过,捣蒜泥是我的拿手好戏,做起来也算是“有板有眼”。
38.(2023上·浙江衢州·六年级统考期末)读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下列选项和例句的写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例: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A.山谷回答,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B.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
C.贫穷像鞭子,鞭笞着他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旋转、再旋转。
D.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9.(2023上·浙江衢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zhēng) 歼灭(qiān) 盘踞之地 暴露无遗(遗漏)
B.叉腿(chà) 窥视(kuī) 轻歌曼舞 高逾数丈(超过)
C.瘦削(xuē) 驰聘(chěng) 斗篷 所宝以百数(数字)
D.缝隙(fèng) 蹿上来(cuān) 祭祀 叱咤风云(怒喝声)
40.(2023上·浙江衢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传统文化常识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谷:稷、麦、粱、稻、黍 ②五味:酸、苦、甘、辛、咸
③五脏:新、肝、肺、脾、肾 ④五彩:赤、橙、黄、白、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41.(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围绕“热心肠的小瑞”这一中心意思选择材料,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放学后,小瑞经常留下来与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教室。
B.节假日,小瑞常常跟着妈妈去养老院探望老人。
C.期末考试前,小瑞专心致志地复习各门功课。
D.每次秋游,小瑞总是多带些食物分给需要的同学。
42.(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高尔基《童年》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廖沙坚强、正直、勇敢,他同情贫苦的人,和下层劳动人民成了真正的朋友。
B.阿廖沙的母亲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给阿廖沙带来了极大的温暖。
C.外祖父卡什林自私粗暴,阿廖沙被他打得失去了知觉,并生了一场大病。
D.“好事儿”喜欢读书,做事专注,他是一个甘愿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43.(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时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B.抓住关键句,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C.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D.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4.(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关于“长安街上等灵车”场面的“点”与“面”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②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③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④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⑤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要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⑥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A.第①句从“面”上描写在长安街等灵车人多的情景,第②到④句从“点”上描写人们不同的样子。
B.第①、②句从“面”上描写在长安街等灵车人多的情景,第③到⑥句从“点”上描写人们不同的样子。
C.第①到③句从“面”上描写在长安街等灵车人多的情景,第④到⑥从“点”上描写人们不同的样子。
D.第①到③句从“面”上描写在长安街等灵车人多的情景,第④到⑤句从“点”上描写老人、青年不同的样子,第⑥句从“面”上写一群孩子的样子。
45.(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读到这句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干净整洁的花木成行的庭院。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黑云翻滚、即将下雨的画面。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少时离开,老了才回故乡的诗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读这句诗时,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体会到嫦娥的孤独寂寞。
46.(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在下面句子中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安疫情(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增加。面对困难,医务人员毫不( ),日夜( )在自己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抗疫乐章。
A.暴露 果然 沮丧 抵御 B.爆发 骤然 退缩 奋战
C.发展 忽然 抱怨 贡献 D.发现 猛然 疲倦 工作
47.(2023上·浙江温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刚登了几回台,就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明星演员了。
B.1941年,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军的盘踞之地——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C.那只螃蟹威风凛凛地挥舞着一对大钳子,让人不敢靠近。
D.爷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48.(2023上·浙江金华·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词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拍手) B.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气) D.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
49.(2023上·浙江金华·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C.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D.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50.(2023上·浙江金华·六年级统考期末)柳公权楷书代表作之一是( )
A.《多宝塔碑》 B.《兰亭集序》 C.《玄秘塔碑》 D.《皇甫诞碑》
51.(2023上·浙江金华·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劲挺(jìn) 入场券 (quàn) B.驰骋(chéng) 压轴(zhòu)
C.歼灭(jiān) 汤汤乎(shāng) D.伶俐(líng) 瘦削(xiāo)
52.(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穷人》主要为了揭示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遭遇。
B.《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多处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壮士们的英雄气概。
C.《好的故事》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表达上很有特色,主要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
D.小说《桥》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更以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3.(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篇有说服力的演讲稿必须要做到观点鲜明。
B.《七律 长征》中的“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C.“巧夺天工”“妙笔生花”“画龙点睛”“天籁之音”都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D.《童年》《爱的教育》向我们讲述了各不相同的成长故事,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
54.(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小英雄雨来》向我们讲述在抗日战争中,小主人公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的故事。下列不是雨来完成的一项是( )
A.给八路军送鸡毛信 B.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C.举枪射死一个敌人 D.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
55.(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个人健康,做好疫情防护,对你我都格外十分必要。
B.通过学校举行的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会了快速、安全地逃生。
C.学校举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
D.为了让青少年了解、传承历史文化,台州市博物馆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56.(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对王羲之《兰亭集序》(局部)书法作品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不迫而神气内敛。
B.布局错落有致、浑然天成,风格清丽妍媚,字外有耐人回味的意趣。
C.章法上疏密有致,匠心独运,不露丝毫雕琢痕迹,流露出一种潇洒俊逸的风度。
D.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57.(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民族英雄都具有惊天动地的高尚品格。
B.他的这篇文章虽十分朴素,却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C.巨大的海浪拍击着海岸,发出阵阵轰鸣,吓得我心惊肉跳。
D.中国,在这场世界变革的浪潮中,大步流星,迅速参与到新世界体系的构建当中。
58.(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用多种形式替代“说”,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王悦诚恳地向李冬道歉。
B.众多科学家纷纷表示,地球正面临着气候危机,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我们的生态系统。
C.妈妈提议:“我们去郊游吧!”“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吧!”我开心地脱口而出。
D.清晨,我漫步在市民广场,看着满地落叶,唠唠叨叨:“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59.(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我总是仰望星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60.(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年纪尚小 衣着时尚 B.酒足饭饱 饱经风霜
C.画龙点睛 两三点雨山前 D.掉以轻心 今乃掉尾而斗
61.(2023上·浙江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ī) 汤汤乎(shānɡ) 一望无际 自做自受
B.伽蓝(jiā) 黑魆魆(xū) 拊掌大笑 暴露无遗
C.羞涩(sè) 悻悻然(xìnɡ) 斩钉截铁 忘乎所以
D.劲挺(jìn) 金銮殿(luán) 跌跌撞撞 汹勇澎湃
62.(2023上·浙江金华·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行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C.纪伯伦是黎巴嫩裔美国诗人,他的诗有着丰富的哲理,寓意深邃。
D.鲁迅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63.(2023上·浙江丽水·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协 罪魁祸首 恍然大物 不落窠臼
B.气概 可见一斑 曲高和寡 焦躁不安
C.抱谦 大病新愈 苟廷残喘 窃窃私语
D.辨认 兴高彩烈 长途跋涉 雕粱画栋
64.(2023上·浙江丽水·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等。
B.《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数不胜数,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
C.“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都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
D.“棒打洪教头”“空城计”等都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情节。
65.(2023上·浙江丽水·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书中还保存了关于农业的思想。
B.《童年》以成人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C.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三作家》中这样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须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D.《爱的教育》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校园成长故事写出了师生之爱、同学之爱。
66.(2023上·浙江丽水·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竹节人》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B.《盼》以“新雨衣”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述“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等小事件。
C.《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D.《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小说《野草》,文中对梦境里那“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出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B
6.D
7.B
8.C
9.A
10.A
11.B
12.D
13.B
14.A
15.C
16.D
17.C
18.C
19.A
20.B
21.A
22.C
23.B
24.C
25.B
26.C
27.D
28.C
29.A
30.D
57.A
58.D
59.B
60.D
61.C
62.A
63.B
64.D
65.B
66.D
31.B
32.D
33.D
34.D
35.D
36.A
37.C
38.B
39.D
40.D
41.C
42.B
43.C
44.C
45.B
46.B
47.B
48.C
49.D
50.C
51.C
52.A
53.B
54.C
55.D
56.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