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量和分率的区分问题专项练习(原卷版)1.两根铁丝的长都是2m,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剩下的铁丝相比,( )根长。2.一堆石子1.5t,用去它的,还剩( )t;如果用去,还剩( )t。3.一桶油重60千克,先用去这桶油的,剩下( )千克,又用去千克,这时还剩( )千克。4.一堆煤吨,第一次用去吨,还剩( )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还剩( )吨。5.一条绳子长,剪去,还剩下( )。一条绳子长,剪去,还剩下( )。6.一根钢管长3m,锯下m,还剩下( )m,如果锯下它的,还剩下( )m。7.一袋大米25千克,用去,还剩( )千克,如果用去千克,还剩( )千克。8.一根绳子长6米,先用去,再用去米,还剩( )米。9.木工师傅买了一根长米的木料,若用去米,则还剩下( )米;若用去这根木料的,则还剩下( )米。10.4千米长的铁丝,先剪去,再剪去米,还剩( )米。11.18千米增加它的后是( )千米,18千米增加千米后是( )千米。12.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 )米;如果用去它的,用去( )米。13.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它的,运走了( )吨。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吨,还剩下( )吨。14.两根9米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还剩( )米。第二根剪去米还剩( )米。15.有10吨媒,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吨,还剩下( )吨媒。16.一根彩带长10米,用去了,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米,还剩下( )米。17.元旦期间同学们用一根长8米的彩带布置教室,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了米,还剩下( )米。18.有6千克大米,先用去千克,又用去剩下的,还剩下( )千克。19.一根绳子长8m,用去,还剩( )m,再用去,还剩( )m。20.一堆煤有2吨,如果用去它的,还剩( )吨,如果用去吨,还剩( )吨。21.一堆煤重,第一次运走它的,第二次运走,这堆煤还剩( )吨。22.一条绳子长9米,第一次用去了,第二次用去了米,还剩( )米。23.元旦节布置教室,小美买来一根10米长的彩带,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还剩( )米。24.一桶油重40kg,用了,还剩( )kg,如果用去kg,还剩( )kg。25.4米长的丝带,用去,还剩( )米,再用去米,还剩( )米。26.两根均为6m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全长的(两根均有剩),那么剩下的绳子最长的是( )。27.有甲、乙两根绳子,甲被剪去,乙被剪去,剪去后,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原来哪根绳子长一些?请用“写一写”或“画一画”等方式说明你的理由。28.一袋糖重,先吃了它的,又吃了,两次一共吃了多少千克?29.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只列式不计算)30.地铁建设工地有渣土吨,第一次运走吨,第二次运走剩下的,第二次运走多少吨?31.挖一条长千米的水渠,第一周挖了全长的,第二周挖了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挖了多少千米?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量和分率的区分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1.两根铁丝的长都是2m,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剩下的铁丝相比,( )根长。【答案】第二【分析】分别求出两根铁丝剩下的长度,比较即可。分别将铁丝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根,铁丝长度×剩下长度对应分率=剩下长度;第二跟,铁丝长度-用去长度=剩下长度。【详解】2×(1-)=2×=(m)2-=(m)>,剩下的铁丝相比,第二根长。【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2.一堆石子1.5t,用去它的,还剩( )t;如果用去,还剩( )t。【答案】 1 【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把一堆石子的重量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5×(1-)即可求出剩下的重量;第二种情况直接用石子的总重量减去用去的重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1.5×(1-)=1.5×=1(t)1.5-=(t)【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能明确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量是解题的关键。3.一桶油重60千克,先用去这桶油的,剩下( )千克,又用去千克,这时还剩( )千克。【答案】 15 ##【分析】第一个空,将原来油的质量看作单位“1”,先用去这桶油的,剩下这桶油的(1-),原来油的质量×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的质量;第二个空,用剩下的质量-又用去的质量=还剩下的质量,据此分析。【详解】60×(1-)=60×=15(千克)15-=(千克)【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4.一堆煤吨,第一次用去吨,还剩( )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还剩( )吨。【答案】 【分析】用这堆煤的总吨数吨,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吨数,即是求出还剩下的吨数;第二次用去剩下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剩下的吨数乘,求出第二次用去的吨数,用第一次剩下的吨数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吨数,求出最后还剩下的吨数。【详解】-=-=(吨)-×=-=(吨)【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求得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5.一条绳子长,剪去,还剩下( )。一条绳子长,剪去,还剩下( )。【答案】 【分析】(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这条绳子的长度减去剪去的长度,求出还剩下多少米即可。(2)首先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条绳子的长度乘以剪去的占的分率,求出剪去的长度是多少米;然后用这条绳子的长度减去剪去的长度,求出还剩下多少米即可。【详解】(m)==(m)一条绳子长,剪去,还剩下。一条绳子长,剪去,还剩下。【点睛】本题关键是弄清减去的是具体的米数,还是比率,然后再进一步解答。6.一根钢管长3m,锯下m,还剩下( )m,如果锯下它的,还剩下( )m。【答案】 2【分析】锯下m,是用分数表示的数量,用3-=m解答;锯下它的,是整体的,还剩下整体的,用3×(1-)进行解答。【详解】3-=(m)3×(1-)=3×=2(m)【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减法、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减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关键是明确“m”与“”的意义不同。7.一袋大米25千克,用去,还剩( )千克,如果用去千克,还剩( )千克。【答案】 17.5 24.7【分析】把这袋大米的重量看作单位“1”, 用去,则还剩下原来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如果用去千克,用大米的重量减去用的重量即可求出剩下的重量。【详解】25×(1-)=25×=17.5(千克)25-=24.7(千克)【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8.一根绳子长6米,先用去,再用去米,还剩( )米。【答案】【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先用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绳子的全长乘,求出先用去的米数;然后用全长减去先用去的米数,再减去又用去的米数即可求出还剩下的米数。【详解】6-6×-=6-2-=4-=(米)【点睛】关键是区分“”和“米”的不同,前者是分率,后者是具体的数量;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9.木工师傅买了一根长米的木料,若用去米,则还剩下( )米;若用去这根木料的,则还剩下( )米。【答案】 【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非常明显:木料的总长减去用去的长度就是剩下的,由此列式解答即可;把木料的总长看作单位“1”,用去这根木料的,则还剩下木料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详解】(米)×(1-)=×(米)【点睛】明确减法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是解题的关键。10.4千米长的铁丝,先剪去,再剪去米,还剩( )米。【答案】【分析】4千米长的铁丝,先剪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剪去了千米,又剪去米,则用总长减去这两次剪去的长度,即得还剩下多少米,注意统一单位。【详解】4千米=4000米(米)【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前一个分数表示占全部的分率,后一个表示具体数量。11.18千米增加它的后是( )千米,18千米增加千米后是( )千米。【答案】 21 18【分析】用18千米乘(1+),求出第一空;用18千米加上千米,求出第二空。【详解】18×(1+)=18×=21(千米)18+=18(千米)所以,18千米增加它的后是21千米,18千米增加千米后是18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12.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 )米;如果用去它的,用去( )米。【答案】 【分析】剩下绳子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用去绳子的长度;用去部分绳子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据此解答。【详解】-=(米)×=(米)【点睛】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题中第一个米是具体的量,第二个是分率,注意二者的区别。13.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它的,运走了( )吨。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吨,还剩下( )吨。【答案】 【分析】(1)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它的,求运走了多少吨,即求吨的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解答即可;(2)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吨,求还剩下多少吨,用减法解答即可。【详解】(吨)(吨)所以,运走了它的,运走了吨;一堆货物有吨,运走了吨,还剩下吨。【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的能力。14.两根9米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还剩( )米。第二根剪去米还剩( )米。【答案】 6 8【分析】第一个空,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绳子长度×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的长度;第二个空,直接用绳子长度-剪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详解】9×(1-)=9×=6(米)9-=8(米)【点睛】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15.有10吨媒,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吨,还剩下( )吨媒。【答案】4.5【分析】第一次用去,表示用去整体的,用分数乘法计算出第一次用去的量,第二次用去吨,分数后带有单位,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接用总的吨数减去即可,据此解答。【详解】(吨)【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6.一根彩带长10米,用去了,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米,还剩下( )米。【答案】 4 【分析】(1)把这根彩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了,剩下部分的长度占这根彩带总长度的(1-),剩下彩带的长度=这根彩带的总长度×(1-);(2)剩下彩带的长度=这根彩带的总长度-用去部分的长度,据此解答。【详解】(1)10×(1-)=10×=4(米)(2)10-=(米)【点睛】解题时注意第一个是整体的,第二个是具体的长度米。17.元旦期间同学们用一根长8米的彩带布置教室,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了米,还剩下( )米。【答案】3【分析】第一次用去8米的,第二次用去米,从8米里减去两次用的米数就是剩下的米数。【详解】8-8×-=8-4-=4-=3(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分清两个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第一个是占8米的,而第二个是一个具体数量,即米。18.有6千克大米,先用去千克,又用去剩下的,还剩下( )千克。【答案】1【分析】大米质量-先用去的质量=剩下的质量,将剩下的质量看作单位“1”,剩下的质量×又用去剩下质量的对应分率=又用去的质量,剩下质量-又用去的质量=最后还剩下的质量。【详解】6-=5(千克)5×=×==4(千克)5-4=1(千克)【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19.一根绳子长8m,用去,还剩( )m,再用去,还剩( )m。【答案】 6 5【分析】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绳子长度×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长度;剩下长度-再用去的长度=最后剩下的长度。【详解】8×(1-)=8×=6(米)6-=5(米)【点睛】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20.一堆煤有2吨,如果用去它的,还剩( )吨,如果用去吨,还剩( )吨。【答案】 1 【分析】将煤的质量看作单位“1”,煤的质量×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质量;煤的质量-用去的质量=剩下质量,据此分析。【详解】2×(1-)=2×=1(吨)2-=(吨)【点睛】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21.一堆煤重,第一次运走它的,第二次运走,这堆煤还剩( )吨。【答案】【分析】第一次运走的=总量,求出第一次运走的,再用总量减去两次运走的,就是剩下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吨)【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分数的不同意思。22.一条绳子长9米,第一次用去了,第二次用去了米,还剩( )米。【答案】【分析】先计算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剩下绳子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详解】9-9×-=9-3-=(米)【点睛】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23.元旦节布置教室,小美买来一根10米长的彩带,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还剩( )米。【答案】【分析】用10×求出第一次用去的米数,用总米数减去两次用去的米数和即可解答。【详解】10-(10×+)=10-5=(米)【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一桶油重40kg,用了,还剩( )kg,如果用去kg,还剩( )kg。【答案】 16 【分析】(1)把这桶油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用去这桶油的,还剩下这桶油总量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2)剩下油的质量=这桶油的总质量-用去油的质量。【详解】(1)40×(1-)=40×=16(千克)(2)40-=(千克)【点睛】解题时需仔细审题,题干中第一个是分率,第二个是具体的量。25.4米长的丝带,用去,还剩( )米,再用去米,还剩( )米。【答案】 3 【分析】首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绳子的长度乘以,求出用去了多少米,然后用绳子的长度减去用去的,求出还剩下多少米;最后再减去,求出还剩多少米即可.【详解】4-4×=4-1=3(米)3-=2(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区分分数还是数量。26.两根均为6m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全长的(两根均有剩),那么剩下的绳子最长的是( )。【答案】第一根【分析】根据分数减去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然后比较即可。【详解】6-=(米)6-6×=6-2=4(米)>4所以,剩下的绳子最长的是第一根。【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带单位的分数与不带单位的分数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27.有甲、乙两根绳子,甲被剪去,乙被剪去,剪去后,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原来哪根绳子长一些?请用“写一写”或“画一画”等方式说明你的理由。【答案】甲;理由见详解【分析】甲绳子被剪去,还剩下(1-),乙绳子被剪去,还剩下(1-),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则甲×(1-)=乙×(1-),当乘法算式的乘积一定时(积不为0),如果已知因数越小,那么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越大;相反地,已知因数越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最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详解】分析可知,甲×(1-)=乙×(1-),则甲×=乙×。====因为<,则<,所以甲>乙。答:甲绳子长一些。【点睛】掌握异分母异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28.一袋糖重,先吃了它的,又吃了,两次一共吃了多少千克?【答案】千克【分析】先吃了它的,指的是千克的,也就是千克,第二次的千克是具体的数量,两次吃的相加即可。【详解】(千克)(千克)答:两次一共吃了千克。【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加法的应用,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29.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只列式不计算)【答案】240-240×-【分析】用240×求出第一天修的千米数,用总长度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修的千米数,即可求出剩下多少千米没修。【详解】剩下的长度为:240-240×-【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一天修的千米数。30.地铁建设工地有渣土吨,第一次运走吨,第二次运走剩下的,第二次运走多少吨?【答案】吨【分析】用-求出第一次运走后剩下的吨数,再乘即可求出第二次运走的吨数。【详解】(-)×=×=(吨);答:第二次运走吨。【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31.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挖一条长千米的水渠,第一周挖了全长的,第二周挖了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挖了多少千米?【答案】【分析】用×求出第一周挖了多少米,再用第二周挖的米数减去第一周挖的米数即可。【详解】【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量和分率的区分问题专项练习(原卷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量和分率的区分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