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一些生动有趣、发人深思的故事。其中《王戎不取道旁李》讲述了年仅七岁的王戎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路边玩耍,看到李树多子折枝,大家都去采李子,而王戎不动,从而引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材在三下册已经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本单元三篇课文复述方法侧重各有不同,本文侧重的是学习用自己的话清楚复述文言文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演变、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戎、诸”等4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能结合注释、等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尝试背诵。
3.探究“王戎为何不取道旁李”,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的智慧。
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等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
探究“王戎为何不取道旁李”,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的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猜“俊杰”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个单元我们就要一起去“识俊杰,辩智慧”。
一、单元感知,初识俊杰
1.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这个单元我们要去认识哪几位俊杰呢?(王戎、西门豹、扁鹊、纪昌)这四位俊杰,年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也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先走近王戎。
2. 聚焦王戎,学习生字
教学戎。“戎”是一个生字,我们来看看,这是他过去的写法,戎有两部分组成,“十”表示护甲,戈指的是长柄兵器,所以戎就是武器、军队的意思。
3. 理解意思,朗读课题
课文到底写了王戎的什么事情呢?谁能看着课题来说一说。
二、朗读感悟,理解文意
1. 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1)初读。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个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自己试着去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好好地多读几遍。
(2)读好停顿。这句话,刚才几位同学在读的时候停顿不一样,你们能不能看看注释,想一想,在哪里停顿更合适。
(3)教师范读。读文言文,我们可以把速度放的稍微慢一些,请你听老师来读一读。
(4)练读。自己试试吧。
2. 再读课文,聚焦人物
(1)聚焦人物。读着读着,故事中除了王戎,你还读到了哪些人?(诸小儿、王戎、人)
(2)教学诸小儿:什么是诸小儿?这里的诸小儿就是指众多小朋友,诸就是众。很多小儿我们可以叫“诸小儿”,那我们教师里有那么多学生,可以说——诸位同学,那么多老师,可以说——诸位老师。
3. 走进故事,想象画面
(1)讲述故事:故事就发生在王戎七岁的时候,他曾经和众多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那天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2)多子折枝:孩子们,这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多子折枝”四个字你们就想到了那么多,课文中的插图其实就是描绘这样的画面。
(3)对比诸小儿与王戎。看到道边李树如此之多,诸小儿和王戎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们再去读一读,动笔圈一圈。
竞走取之:程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演一演诸小儿,来摘一摘李子。
唯戎不动:诸小儿是竞走取之,那王戎呢?(板书:不动)
问之:看到他们截然不同的反应,人们可疑惑了,想去问问王戎,谁来问一问。
(4)教学“之”。你们刚才问的,就是这个“之”,一个小小的“之”,指的就是王戎不去取李子这件事。
在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可多了!课文中还有两个“之”,你觉得这两个“之”指的是什么呢?
诸儿竞走取之 代李子。
取之,信然 代李子。
小结:一个字在课文中却有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
(5)听了人们的问,王戎是怎么回答的呢?
王戎为什么会这么说?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三、突出问题,聚焦思辨
1. 聚焦“道边”,明晰思维
(1)区分“道”和“径”。你们知道什么是“道”吗?你们看,古人形容路,喜欢用“道”和“径”来表示。
猜“图”:你来猜猜哪张图是道?哪张是径?在古时候,“道”指的就是两辆马车可以并行的大路。“径”指的是小路。
(2)路大就意味着路上的人很多。这么多的人,而道边的李子是那么多,孩子们,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李甜——摘——少
李苦——不摘——多
(3)小结:他就是观察到了树在道边而多子的情形,经过思考,下了这样的结论(此必苦李)。那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2.提升思维,配乐朗读
要得出“此必苦李”这样的结论,你们王戎觉得容易吗?正是因为王戎的善于思考,所以他长大以后才能成为晋朝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的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赞一赞这个聪慧的王戎。
四、复述故事,尝试积累
1. 星级挑战,讲述故事
这样有趣又有智慧的故事,想不想讲下来,讲给更多的人听。选择一种方式,试着去挑战一下,用自己的话讲给你四人小组的成员听。
2.尝试背诵,小结课堂
这么短短的一篇文言文,讲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读一读。这样你们还能读吗?这样呢?
3.小结:一个王戎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就是有那么多从小就散发着智慧的人,熠熠生辉。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古人的智慧中徜徉,继续识俊杰,辩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