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力(共21张PPT)(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力(共21张PPT)(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广东省佛山市人教版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模拟训练
第 2 课时 力
A
基础检测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力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空中飞行的鸽子对地球也有力的作用
基础检测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物体间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 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C. 支持力、压力、重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D. 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基础检测
A
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如题3图所示,用桨在水中划龙舟时,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 )
A. 水对桨的推力
B. 桨对水的推力
C. 龙舟受到的浮力
D. 龙舟受到的重力
题3图
基础检测
C
4.(2022福建)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不同位置按图示方向开门,最容易的是 ( )
基础检测
5. 如图所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决赛中的情景。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哪张图片是运动员在空中所受力的情况 ( )
B
考点一 力
1. 如图所示的体育赛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中足球运动员大力抽射,将足球踢进球网
B. 图乙中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弦拉变形
C. 图丙中篮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扣进篮圈
D. 图丁中标枪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B
2.2 精练过考点
2.(RJ教材改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幅图描述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中用手向前推墙而自己向后退
B. 图乙中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
C. 图丙中在两个靠的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都向后退
D. 图丁中用力向前推小船而自己坐的小船向后移动
考点一 力
B
3. “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如题3图),这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 )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受力物体
考点一 力
C
题3图
4. (2022湖北恩施改编)用绳系住氢气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静止在如题4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气球受到绳的拉力F的示意图。
考点一 力
题4图
F
5.关于如题5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
C.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3 N
D.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
簧的轴线方向
考点二 弹力
D
题5图
6.一根弹簧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原长为5 cm,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题6图所示,则当这根弹簧伸长2 cm时,所受拉力为 N。当所受拉力F为6 N时,弹簧的长度是 cm。如果在月球上这根弹簧受到2 N的拉力,弹簧伸长的长度 (选填“>”“<”或“=”)1 cm。
考点二 弹力
4
8
=
题6图
7.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题7图所示。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g取10 N/kg)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则:
(1)弹簧的原长为 cm 。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 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为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 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cm。
考点二 弹力
6.5
0.2
1.5
根据弹簧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判断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8. 消防战士是和平年代的英雄,是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之一。据了解,消防战士一身装备的重力与一名初中生的体重相当,则这样一身装备的重力约为 ( )
A. 50 N B. 100 N
C. 500 N D. 1 000 N
考点三 重力
C
9.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C. 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
D. 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考点三 重力
C
10. 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
考点三 重力
A
考点三 重力
A
11. 由测量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数据画出G-m图象(如题11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质量为100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B.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C.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D. 本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是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题11图
考点三 重力
12. (2022江苏宿迁改编)在题12图中画出“冰墩墩”在水平面静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题12图
G
考点三 重力
13. 如题13图所示,请画出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题13图
G
考点三 重力
14. (RJ教材改编)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引力的 。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 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时,求:
(1)该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取10 N/kg)
(2)月球对他的引力。
解:(1)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G=mg =90 kg×10 N/kg = 900 N
( 2 )由题意知,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答:(1)该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900 N;
(2)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150 N。
15.如题15图甲所示,在一根大弹簧内套有一根小弹簧,它们的下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压缩该弹簧组合,测得压力F与压缩距离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产生的弹力与被压缩的距离成正比,则当两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时,它们上端点间的距离x= m,小弹簧中的弹力F2与被压缩量ΔL2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可表示为F2 = 。
题15图
0.2
20 N/m× ΔL2
两根弹簧一起被压缩时压力等于两个弹簧分别产生的弹力之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