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主要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新发展,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力量从壮大到遭遇挫折,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内容要求】
“1.5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
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2022新课标要求】
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嬴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学业要求】
1能够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结合语文、外语、地理等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相关史料的含义;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史料,运用史料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并认识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能够坚定和平理念,增强忧患意识,认识和平与及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能够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提示】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展现典型史事,引导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并在曲折中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及国际体系的变迁等几条主要线索,帮助学生把握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演变,认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理解世界历史的长期发展走向。
要开发和利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多种素材,如档案文献、书籍、地图、图片、影视作品等;可浏览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关网页,获取更丰富的历史信息。
学生在学习世界现代史的过程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运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历史地图,概括说明其中显示的国际关系的变化,进一步提高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提升时空观念。
·开展深度阅读活动,如阅读、理解论述革命领袖的资料,在读书会上阐述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
·进行资料搜集活动,如搜集和整理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反人类暴行的资料,选择典型资料设计板报或展板,举行“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班会。
·查阅、整理某一国际问题的相关资料,并采取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方式,就该问题展开讨论。
·举行辩论会,如围绕“人类能否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等辩题展开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不同的观点交锋,提高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
·进行中外历史相联系的学习活动,将世界史的学习内容与中国史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建立起联系,形成整体认识。比如,关于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的历史由来与变化,应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加深对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又如,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加深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认识。再如,将当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当代世界发展基本特点联系起来,初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开展项目学习,深入探讨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问题,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冷战’的起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与问题”“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观看纪录片、撰写报告、撰写小论文,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成项目研究成果,进行交流。
【单元概述】
1.本单元由三节正课组成。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依然很不安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认知要点(写在书上):
1.当今世界两大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2.当今世界基本特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时空纵览
政治方面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方面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立。
思想文化方面 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现代文学艺术呈现多元化趋势。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相关视频,简述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准确说出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概述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认识到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单元活动主题】
(一)活动主题
全球治理的新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活动目标
①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②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③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中的意义。
(三)活动过程
1.世界怎么了
人类在同一个地球上,同顶一片天,无论贫富、年龄、性别、种族、国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全球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局部冲突、贫困、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暴恐冲突等威胁人类社会存续的因素仍然存在。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报纸、搜集网络,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当前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2.我们怎么办
提供史料,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方在解决世界问题面临的困境。“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诸多领域的治理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过去的三十年,世界各国大都效仿西方国家的治理模式来改革本国的治理机制。但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基于西方治理理念的政策遭遇普遍失败,全球性挑战和全球治理难题日益增多。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重回孤立主义,逆全球化和国内治理议程优先的政治取向越发凸显,无法为全球治理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和方案。所以,立足于五千年文明的滋养,回应当代时代困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案。
3.如何来治理
创设情境: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为切人点,引导学生领悟抗疫需要各国团结合作不分地域,抛开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摒弃疫情政治化、污名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全世界人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应该大力弘扬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加句容的全球治理理念。
(四)活动说明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补会信息化逐渐走向深入,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阶段,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也因此处在选择和发展的关键点上。基于这样的时代境遇,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从战略高度上提出“世界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而且以深刻的战略智慧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的中国答案。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课时)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3课时)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