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2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诚实守信,明白说话算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2. 能力目标: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说话算数的行为,培养守信用的良好习惯。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诚实守信的价值观的认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二、教材分析本课以“说话要算数”为主题,强调了守信用的重要性。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守信用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说话算数,实践守信行为。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对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这些规范还需 要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生往往会有一些不守信用的行为,如轻易许诺但不能兑现等。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守信用的意义,学会做一个守信用的人。四、重难点重点: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性,树立守信用的价值观。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说话算数,实践守信行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故事导入,引发思考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朋友之间因为不守信用而产生矛盾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进而引出本课主题——说话要算数。2. 提问互动,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因为说话不算数而失去朋友的经历,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二)新课教学1. 初步感知守信用的重要性教师呈现一组与守信用相关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其含义。随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体现了说话算数,哪些行为则与之相违背。通过对比,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守信用的意义。2. 分析不守信用的原因及后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守信用的原因,如自私、懒惰等心理因素。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不守信用的后果,如失去信任、友谊等。通过深入剖析,增强学生对守信用的认知和理解。3. 学习守信用的方法和途径(1)慎重许诺:引导学生明白轻易许诺会带来不良后果,许诺前要慎重考虑,权衡自己是否具备履行诺言的能力。(2)克服困难: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去履行。教师可列举一些克服困难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实践中做到守信用。(3)勇于担责:当无法兑现承诺时,要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教师可与学生分享一些勇于担责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拓展延伸,巩固知识教师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做到说话算数。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守信用或不守信用的故事,通过分享交流,加深对守信用的理解和认识。(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包括守信用的含义、不守信用的原因及后果、如何做到说话算数等知识点。通过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强调守信用的重要性教师再次强调守信用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守信用的人对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守信用的人。(四)布置作业1. 搜集关于守信用的名言警句,并选择其中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说话算数”的小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五)、习题设计1. 填空题:(1)说话要算数是__________的基本准则。(2)守信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__________的行为。2. 选择题:(1)以下哪个行为是守信用的表现?A. 轻易许诺但不能兑现B. 承诺后尽力去履行(2)以下哪个情境最能体现说话算数的重要性?A. 朋友之间相互欺骗B. 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守约3. 判断题:(1)只有在与人交往时,我们才需要遵守信用。( )(2)即使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4. 简答题:请简述说话算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守信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让他们从内心认同守信用的价值观。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表现出对守信用的不重视,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和培养。八、板书设计 1. 什么是诚实守信?2. 为什么说话要算数?3. 如何做到说话算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