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必刷题3.病句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必刷题3.病句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必刷题 3.病句 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2023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把“敢当”作为泰安改革品牌,既凸显出泰安独有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也有利于借助“敢当”的传统意蕴赋予改革以新的时代内涵;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三个走在前”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省委“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
B.下一步,泰安市上下将以“敢当”的精神意志和信心决心,凝心聚力埋头干,攻坚突破勇争先,坚决打好打赢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这场硬仗,为推动泰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C.市委深入开展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双赋能”行动,着力培养善抓新型工业化的中流砥柱,实行产业链“赛马”机制,对重点任务进展快的标“骏马”,按时完成的标“黄牛”,进展缓慢的标“蜗牛”,推动各项工作位次前移、争创一流。
D.市委集中刊播、选择“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抓牢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强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等字样标语,引导大家“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打响“登高望远、选择泰安”招商品牌,“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城市品牌,展现泰安的新境界、新气象。
2.(2023秋·黑龙江大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必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B.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C.走近美丽的西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令我们崇敬的是,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支持和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
3.(2023秋·广西贺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所以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对我一点也不陌生。
B.2022年足球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众多球迷汇集到此,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我们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为行动。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昭平南塘的荷花尤其十分特别引入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4.(2023秋·辽宁抚顺·七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面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 )
(A)高科技产品,依然2022年中国进博会的主角。本届进博会上,(B)全球十五大药品企业首次齐聚,(C)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集体亮相参展,(D)一系列蕴含全球领先科技的顶尖技术和产品纷至沓来。
A.A B.B C.C D.D
5.(2023秋·湖南常德·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对学生阅读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B.大数据显示,近年来,孩子与父母沟通减少的原因是沉迷手机造成的。
C.“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D.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
6.(2023秋·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10月12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宇宙级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条件。
C.通过持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校园的风气更好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D.《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个性鲜明、血肉丰满、降妖除魔的英雄事迹。
7.(2023秋·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州的团一大纪念馆紧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为主题,展示了党缔造青年团、指导青年团创建的历程。(把“为”改为“的”)
B.一部“跨代”组合的纪念版《蔡文姬》,让经典剧目重放光彩,也让文艺工作者认识到传好艺术接力棒。(在“接力棒”后加上“的重要性”)
C.端午节这天,人们吃粽子、饮雄黄酒、插艾草,体悟传统民俗,使人们感受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文化。(删掉“使人们”)
D.我国首部原创冰上舞剧《踏冰逐梦》再度在北京万域芳菲冰上演艺中心上演,为推广冰雪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将“首部”移至“我国”前)
8.(2023秋·河南许昌·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一定要汲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关键在于他能够一往无前地朝着目标努力。
C.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网课期间非常努力造成的。
D.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比如刷脸支付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购物时忘带手机和钱包的问题。
9.(2023秋·湖南衡阳·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B.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散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并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D.他主动参与这次禁毒行动,担负起扫黑除恶,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10.(2023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统考期末)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城市建设的知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进一步强化城市绿地生态和服务功能,立足全市合理布局公园绿地,致力于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优化、特色明显的园林绿化。
B.截至2022年10月,石家庄市2022年年初启动的约80多个美丽省会城市绿化项目已基本完工。
C.主街主路景观提升专项行动让人们能够真正融入绿色,亲近绿色,实现“人景融合”。
D.老公园的提升改造,满足了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也更好地展示了城市形象。
11.(2021秋·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B.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12.(2021秋·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才能写好作文。
B.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C.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使我们体会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国际主义精神。
D.我们要打击校园欺凌行为,防止伤害事故不再发生。
13.(2023秋·湖北黄冈·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权威部门调查,在课后服务各服务项日中,近6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篮足排”这一服务项目,因为这三项与中考成绩直接关系。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养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言必行,行必果”等,都体现着对自身内心修养的重视。
C.2022年最新电影《万里归途》讲述的是我国外交官深陷战火异域,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带领被困的中国同胞撤离。
D.随着“双减”政策逐步落地,使教育评价更加丰富多元,从而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
14.(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B.旅游途中,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歌声。
C.人的成长是一个发现不足、改正不足、进步提高的无限循环过程。
D.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于努力和坚持。
15.(2023秋·四川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为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C.泸定县地震抢险救援的消防员面对大渡河滚滚急流,他们自制担架,脚踩木桥抬伤员过河,“飞夺泸定桥”。
D.通过“消防英雄”和“烈火骑士”用三天扑灭了重庆缙云山山火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感动。
16.(2023秋·四川内江·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阴雨天气影响,使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现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17.(2023秋·新疆吐鲁番·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到消防员牺牲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在202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校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18.(2021秋·贵州遵义·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桐梓县多所学校积极开展了校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们防毒、拒毒、禁毒的意识。
B.登上娄山关,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画面和枪声浮现在我眼前。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大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D.我们应以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民英雄”为楷模,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19.(2021秋·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他添置了约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B.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C.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渐渐加入“淘宝一族”的行列。
20.(2021秋·湖北咸宁·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旧书店是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重要文化场所。
B.垃圾分类反映出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
C.教育惩戒制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与宣传力度密切相关。
D.尽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利于其成长的地方去,会对孩子的成长事倍功半。
21.(2023秋·广东汕头·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去掉“能否”)
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句末加上“权利”)
C.汕头海湾隧是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综合难度最大的大直径盾构法海底隧道。(将“最大”改为“最强”)
D.近期,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欧洲能源困境,不过欧洲想在短期内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并不现实。(将“加强”改为“加剧”)
22.(2023秋·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和“任意”调换顺序)。
B.在2022年卡塔尔足球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葡萄牙大败摩洛哥。(“大败”改为“输给”)
C.能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家校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培养。(将“正确”改为“科学”)
D.通过成功举办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使佛山这座城市充分展示了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未来发展潜力。(“通过”和“使”去掉其中一个)
23.(2023秋·湖南怀化·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寒假就要来临,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24.(2023秋·湖南娄底·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B.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思想。
C.春节中蕴涵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亲情凝聚价值,成为备受中国人珍视的节日。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25.(2023秋·广东肇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西南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B.“杨官璘”杯象棋赛的成功举行,有力推动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进入世界杯足球赛的赛场,球迷们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二、基础知识综合
26.(2023秋·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美文组的阅读感受,请帮忙解决问题。
经典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伴随我们成长的脚步。一路走一路采撷,在七年级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对技术精益求精、以身殉 ① 职的白求恩;走访了从不张扬、不计酬劳、慷慨无私、热忱植树的牧羊人;零距离地接触了正在安慰惊慌失cuò ② 孩子的父亲……他们从不同方面向我们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还学会借助想象的翅膀——目睹忙忙碌碌的骗子,闲游繁华的天街,见识神通广大的女娲 ③ ,了解qǐ ④ 人忧天的寓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 ② ③ ④
(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
三、语言表达
27.(2023秋·甘肃白银·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步入新时代,各媒体都要承担起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充分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创新表达和技术赋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和当代转化,讲好黄河故事、中国故事,让古朴的文明“活”起来,让“一眼千年”的浪漫穿越历史,穿透荧屏,触动人的内心,融入当代生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D.语序不当,应先“选择”再“刊播”,将“刊播”“选择”调换位置。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在“爱读书”后加上“的习惯”;
C.语义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删去其一;
D.语序不当,将“支持”和“关注”交换位置;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A.主客体颠倒,将“刘三姐的传说对我”改成“我对刘三姐的传说”;
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会”;
D.语义重复,“尤其”和“特别”是一样的意思,应当去掉其中一个;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缺少成分。缺少谓语“是”,“高科技产品,依然2022年中国进博会的主角”应改为“高科技产品,依然是2022年中国进博会的主角”。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把“研究”和“调查”调换位置;
B.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
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只有……就”改为“只有……才”;
故选C。
6.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
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D.搭配不当,将“事迹”改为“形象”;
故选A。
7.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D.语序不当,应将“再度”移至“演艺中心”后;
故选D。
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否定不当,删去“不”;
B.两面对一面,删去“否”;
C.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
故选D。
9.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语序不当,将“讨论”与“聆听”互换位置;
故选C。
10.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在“园林绿化”后添加“体系”;
B.语义矛盾,删去“约”或“多”;
C.语序不当,将“亲近绿色”与“融入绿色”互换位置;
故选D。
11.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将“实现了”改为“标志着”;
B.成分残缺,删去“由于”;
C.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
故选D。
1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改为“积累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
C.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D.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故选B。
1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有误,重复啰嗦,“近”“左右”去掉其一;
C.有误,成分残缺,句末添加“的故事”;
D.有误,成分残缺,去掉“随着”或“使”;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成分残缺,去掉“使”;
B.搭配不当,风景可以看到,歌声不能看到。去掉“和动人的歌声”;
D.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故选C。
15.B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A.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或在“形成”前面加“能否”;
C.成分残缺,在“滚滚急流”后面加上“的情况”或“的危险”;
D.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B。
16.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可将“由于”或“使”删去;
C.句式杂糅,可将“从”改为“以”,或是将“为出发点”改为“出发”;
D.搭配不当,可将“服务水平”改为“服务质量”;
故选B。
17.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重复赘余,可去掉“长时间”或“久久”;
C.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活动”;
D.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故选B。
1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词语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增强”;
B.搭配不当,删去“和枪声”;
C.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故选D。
19.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A.语意重复,删去“约”或“来”;
B.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能力”;
故选D。
20.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
故选D。
21.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C.“汕头海湾隧是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综合难度最大的大直径盾构法海底隧道”一句表意不明,应在“首条”前加上“我国”;
故选C。
22.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或在“家校”后面加“是否”;
故选C。
2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一面对两面,在“切实”前添加“能否”或者删去“能否”;
C.缺主语,删去“使”或“经过”;
D.否定词使用不当,删去“不要”;
故选B。
2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否定不当,可将“不得”删去;
C.搭配不当,可在“成为备受中国人”前面添加“使之”或“使春节”;
D.成分残缺,可在“自我保护”后面添加“意识”;
故选B。
25.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C.语序不当,将“新出土”调整到“两千多年前”的前面;
D.搭配不当,在“欢呼声”前面加上“听到”;
故选B。
26.(1) xùn 措 wā 杞
(2)经典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伴随我们成长。(去掉“的脚步”)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以身殉职:xùn,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
惊慌失cuò: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女娲:wā,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qǐ人忧天: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划线句子搭配不当,去掉“的脚步”。
27.在“,”前加上“的使命”。修改后的句子是:各媒体都要承担起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各媒体都要承担起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承担起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后加上“的使命”。修改为:各媒体都要承担起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