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6《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6《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3《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培养节约的意识。
2. 学会在生活中避免各种浪费,提高自身素质。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围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展开,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的危害,同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浪费,培养节约的习惯。教材中通过多种形式,如图文、故事、数据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浪费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同时,学生在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浪费的危害和节约的意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四、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的危害和节约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避免各种浪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节约的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讲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导入本课的主题。可以播放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浪费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是否存在浪费现象,让他们意识到浪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新课学习
1. 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浪费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导学生思考浪费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浪费现象。可以包括粮食浪费、水电浪费、纸张浪费等方面。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浪费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让他们认识到浪费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2. 分析浪费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浪费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浪费与个人习惯、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家庭中水电浪费的原因,探讨如何减少浪费。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家的政策措施,了解政府和社会如何共同应对浪费问题。
3. 学习节约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讲解、示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节约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合理使用资源、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如何分类垃圾等。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知识,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节约。通过学习节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节约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合理安排用水、用电、用纸等。可以示范一些分类垃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同时,可以介绍一些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知识,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开展节约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开展节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节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将节约的习惯带到家庭中,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参与节约行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垃圾分类比赛、节水行动等。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实践节约的方法和技巧,感受节约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节约的习惯带到家庭中,与家人一起实践节约行动。此外,可以组织一些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更广泛的环保行动中。
(三)、习题设计
填空题:
1.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有____、____、____等。
2. 节约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____和____。
3. 浪费不仅会导致____,还会加剧____等问题。
选择题:
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浪费现象?(多选)
A. 随意丢弃食物 B. 关灯后离开房间 C. 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 重复使用购物袋
2. 节约能源的意义在于( )。
A. 减少经济开支 B. 保护环境 C. 提高生活质量 D. 增加能源储备
3.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浪费?(多选)
A. 适量点餐,不随意丢弃食物 B. 关灯、关水龙头后及时关闭 C. 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D. 物品修缮后继续使用
判断题:
1. 浪费只是个人的小事,不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 )
2. 节约用水和用电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3. 保护环境是政府的责任,与我们个人无关。( )
4.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习惯来避免浪费,如用小碗盛饭、修缮物品等。( )
5.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
简答题:
1. 请简述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浪费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避免措施。
2. 请谈谈你对“节约是一种美德”的理解,并提出几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践的节约行为。
六、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认识到自身在节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践行节约理念,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