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课件(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课件(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1.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2.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复习目标
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能够  自行发光  的物体。
2.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用一条带有  箭头  的  直线  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和径迹。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3. 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4. 现象和应用:影子、日食和月食、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自行发光 
箭头 
直线 
同种均匀介质 
知识梳理
5. 小孔成像:从物体(面向小孔的一侧)上每个点发出的光都会有一束穿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点;所有光点组合成物体的像,如图所示。物体通过小孔成的像是  倒立  的  实  像。
倒立 
实 
6. 光速
(1) 真空中的光速:c=  3.0×108  m/s。
(2) 光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小  ,一般来说,v玻璃<v水 <v空气<c。
(3) 光年(l.y.):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
3.0×108 
小 
二、 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现象
(1) 定义:当光射到介质表面而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 现象和应用:倒影、人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梳妆镜成像、太阳灶等。
2. 光的反射定律
(1)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
(3)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3. 反射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同一平面 
法线 
等于 
可逆 
  
(1) 镜面反射:反射面平滑,平行光照射到反射面上,反射光仍是  平行  的。如光在镜面、平静的水面上的反射,黑板反光,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等。
(2) 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照射到反射面上,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  射向各个方向  。如人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等。
(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
平行 
射向各个方向 
光的反射定律 
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如图所示)
三、 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2) 像与物关于镜面  对称  :像是  正  立的,像与物大小  相等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
3. 平面镜的应用:潜望镜、穿衣镜、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虚 
对称 
正 

等 
相等 
垂直 
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如图所示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  月  球,B处是  地  球。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规律来解释。
第1题
月 
地 
直线传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点突破
2. 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
  
第2题
(1)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做  小孔成像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光的直线传播  。
小孔成像 
光的直线
传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若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D  。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 蜡烛的正立像 D. 蜡烛的倒立像
(3) 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如图乙所示,AB是蜡烛的示意图,作出它通过易拉罐底部的小孔O在光屏P上所成的像。
D 
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点二 光的反射
3.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中的诗句。我们看到云彩在湖面荡漾,是光的  反射  现象。
4. (2023·连云港)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60°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  140°  。
5. 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在粉笔字上( B )

射 
60° 
140° 
B
A. 发生镜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B. 发生漫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C. 发生镜面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D. 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3·广东)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请画出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第6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2·黔西南)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第7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8. (2023·江西)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 (2023·湛江霞山二模)如图所示为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所表示的实际时间是  3:40  。
虚像 
不变 
3:40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3·六安霍邱一模)如图所示为小明画出的蜡烛火焰上一点S的成像光路图。下列关于这个光路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 此图说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像点S'和发光点S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 人眼只有在图示的位置才能看到烛焰的像
D. 从S点射向镜面的光经过镜面反射后,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均经过S'
第10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2023·扬州)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第11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23·广元)如图所示,从S点向平面镜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到达光屏上的P点,请你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第12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验一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DC,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第1题
实验突破
(1) 实验前,应将纸板  垂直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线沿  顺  时针方向转动。
(2)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
垂直 
顺 

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第1题
(3)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线呈现,此现象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4) 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线  在纸板前方  (选填“仍在纸板上呈现”“被纸板挡住”或“在纸板前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 
在纸板前方 
第1题
(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量角器  。
(2) 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3) 如果要验证“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使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反射出去  。
量角器 
漫反射 
使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逆着原来的入
射光线方向反射出去 
(4) 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2023·荆州)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同学准备了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如图甲。
  
第2题
(1)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应选用  薄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2) 当蜡烛A远离透明玻璃板时,它的像会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位置 
薄 
不变 
第2题
(3) 实验中若只将透明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4) 小华同学在实验中将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方向成30°角放置,然后将蜡烛沿水平桌面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L,如图乙。则蜡烛所成像的像距变化量为  L  。

变 
L 
(1)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该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
(2) 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用蜡烛B寻找A的像,此时应该在蜡烛  A  (选填“A”或 “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
(3) 在图甲中,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 “虚”)像。
较暗 
大小 
A 
虚 
第2题
(4) 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该实验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用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透明玻璃板能成像,而且  A  (选填字母)。
A. 透过透明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 透明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 蜡烛经透明玻璃板可成实像
D. 透明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远离 
不变 
A 
第2题
(6) 另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如图丙所示,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丁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A  (选填字母)。
  
第2题
A 
A. 硬币所成像在a处
B. 硬币所成像在b处
C. 硬币所成像在c处
D.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1. (2023·合肥二模)唐代诗人高骈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影”是正立、  等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2. (2023·六安金安二模)激光测距仪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制造的能测量长距离的“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若某激光测距仪在地面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6s收到反射信号,则月地距离是  3.9×108  m。(空气中光速取真空中光速)
等大 
3.9×1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强化训练
3.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来解释;若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则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3题
直线传播 
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镜面  反射,造成“光污染”。
5. 如图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正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若圆的直径为8m,水深3m,则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4  m。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桥上的牛,这是因为光在牛身上发生了  漫  反射。
镜面 
4 
漫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图所示为某水位监测装置原理图,由A点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的激光经过水面反射后在光屏PQ上的B点形成光斑,根据光斑的移动方向即可判断水位的变化,当光斑向右移动时,可知水位  下降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第6题
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3·郴州)“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第7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3·枣庄)自行车尾灯可有效避免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它由多组“直角反射器”组成,其中一组“直角反射器”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镜S1,请在图中作出经过S1、S2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第8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3·安徽模拟)如图甲所示为徽州古镇石桥在水中的倒影美景。请在图乙中作出光从石桥上A点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3·内江)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
D. 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3·自贡)小王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所示,则( B )
A.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 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 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反射光线会消失
D. 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第11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2·益阳)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A. 人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 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 平面镜垂直地面向上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 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第1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3·滁州一模)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可以直接会聚于P点,若在P点之前按图示放置一平面镜,则( A )
A.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B.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
C. 三条反射光线有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D. 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面背后一点
第13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3·南充)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第14题
(1) 实验中小科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换用薄玻璃板  。
换用薄玻璃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将黑色的纸板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小科在蜡烛A侧  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3) 完成实验后,小科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  在原位置  (选填“向左移动3cm”“向右移动3cm”或“在原位置”)。
能 
在原位置 
第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3·扬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
第15题
(1) 图中的入射角是  50  度。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当  入射角为0°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入射光线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向  左  偏转。
(3) 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  用剪刀沿入射光和反射光剪开,之后沿法线对折,看每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能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入射角为0° 
左 
用剪刀沿
入射光和反射光剪开,之后沿法线对折,看每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
否能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1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