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机械运动课件(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机械运动课件(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机械运动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同米的关系是
1 nm=10-9 m,1 μm=10-6 m,1 mm=10-3 m,1 cm=10-2 m,1 dm=10-1 m,1 km=103 m。
②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米(m) 
知识梳理
③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看: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测量的起点。
b.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且与尺面________,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值外,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垂直 
④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a.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
b.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
c.滚轮法: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等。
d.辅助法:测量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
(2)时间的测量
①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等。
现代:石英钟、电子手表、停表等。
③机械停表的读数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小盘读数加大盘读数。小盘表示分,大盘表示秒。读数时,先读出小盘的读数,接着读出大盘的读数。当分针指在前半分内时,秒针在 0 ~ 30 秒读数;当分针指在后半分内时,秒针在 31 ~ 60 秒读数。因此如图所示的停表的读数为 3 分 48.6 秒。
分(min) 
小时(h)
(3)误差
①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③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或记录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真实值
测量值 
2.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位置 
标准 
参照物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
②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________。
③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________,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 m/s =________km/h。人步行的速度约 1.1 m/s。
快慢 
v= 
m/s 
km/h 
3.6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运动
①定义: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段路的路程及对应的时间),公式:________。
速度不变 
v=
4.对 s-t、v-t 图象的理解
(1) s-t 图象如图 a 所示。
① s 随着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
②在 t0 时刻,s1 < s2;
③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甲、v乙 保持不变,且 v甲 > v乙,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a
(2) v-t 图象如图 b 所示。
①随着时间 t 的增大,v甲、v乙 保持不变;②在 t0 时刻,v甲 > v乙;③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考点1.长度的测量与读数
 【例1】一个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频闪照相机每隔 0.2 s 闪拍一次,则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F 点的路程为______cm,该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考点突破
解析 刻度尺的读数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刻度尺的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F 点的路程为 12.50 cm。因为频闪照相机每隔 0.2 s 闪拍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E 点的时间为 3 × 0.2 s = 0.6 s,路程为 7.50 cm = 0.075 m,所以平均速度 v= = 0.125 m/s。
答案 12.50 0.125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m。
35.0 
第1题图
变式练习
考点2.时间的测量与读数
【例2】如图所示的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停表的读数方法:小盘读出多少分钟,大盘读出多少秒,两次读数相加得出时间。小盘指针在 1 min 和 2 min 之间,故应读 1 min,大盘指针在 10 s 位置,所以读数为 1 min 10 s 或 70 s。
答案 1 min 10 s 或 70 s
2.如图所示的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_min______s。
3 
7.5 
第2题图
变式练习
考点3.运动与参照物
【例3】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C.甲相对于楼层是静止的 D.甲相对于脚下的扶梯是运动的
解析 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本题事例中,甲、乙两人以及两人与自动扶梯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三者相对而言是静止的。而甲、乙两人相对于楼层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即他们相对于楼层是运动的。
答案 B
3.星期天,小志的爸爸开车带着小志出行,在某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停车等待。小志看着旁边的汽车,突然觉得他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若爸爸说的是正确的,则爸爸和小志分别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
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
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
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
D 
变式练习
考点4.运动的快慢
【例4】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
解析 根据公式 v = 可知,要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需要估计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本题选项 A、C、D:“四万八千丈”“十里”“千尺”分别表示的是“天台”的高度、“扬州路”的长度以及“桃花潭水”的深度,既没有运动的物体,也没有运动的时间,无法估算物体运动的速度。选项 B:运动的路程为“八万里”,所用的时间为“一日”,可以根据公式 v = 估算出速度。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答案 B
4.下列李白 《早发白帝城》 的诗句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变式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C 
课堂练习
2.某衬衫吊牌上印有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 170 cm,“92”表示(  )。
A.胸围 92 cm
B.肩膀宽 92 cm
C.上臂周长 92 cm
D.脖子周长 92 cm
A 
3.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 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C 
4.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 19 m,正以相对核心舱 0.2 m/s 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5 s 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C.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D 
第4题图
5.小铭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 50 m 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 s  B.8 s
C.1 min  D.0.1 h
B 
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D 
第6题图
7.张叔叔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河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吹去
B.从下游吹来
C.向对岸吹去
D.从对岸吹来
A 
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 4 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 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 ~ 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2 m/s
D.3 s 时,甲在乙的前方
C 
第8题图
9.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 2 s 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A
第9题图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用两把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m。
4.7 
4.70
(4.68或4.69) 
第10题图
11.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为 85______(填合适的单位符号)。
12.如图甲所示,所测的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甲   乙
cm
1.20 
140 
第12题图
13.某同学跑 800 m,使用电子表计时。他起跑时电子表示数如图甲所示;跑到 400 m 处时电子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跑完 800 m 时电子表示数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
(2)他前 400 m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3)他前 400 m 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 400 m 的平均速度。
v= 
5 m/s 
大于 
第13题图
14.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实现交会对接,我国空间站主体结构组装完成。为了调整对接时的飞行姿态,对接过程设置了四个停泊点。如图所示,梦天实验舱进入停泊点后,相对于组合体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梦天实验舱从 19 m 停泊点到与组合体对接口接触,用时约 90 s,此过程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组合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静止 
0.21 
第14题图
15.小瑞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小瑞骑车是图中________(填 “OA” 或 “AB”)段,小瑞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OA 
2.4
第15题图
三、实验题。
16.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 A 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 B,所用的时间为 2 s,则小车从位置 A 到位置 B 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80.0 
0.4
第16题图
四、计算题。
17.李叔叔从某地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如图所示,则: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t=9:08-9:00=8 min=480 s。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12.5 m/s。
第17题图
(3)出租车以该速度行驶 30 min,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s'=vt'=12.5 m/s×30×60 s=2.25×104 m。
18.某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 45 s 内,其速度 v 与时间 t、动力F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已知前 10 s 汽车运动的路程为 100 m,求:
(1)前 10 s 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前 10 s 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v = = 10 m/s。
第18题图
(2)汽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2)由图甲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 =45 s-10 s=35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20 m/s,运动的路程 s'=v't'=20 m/s×35 s=700 m。
(3)动力 F 做的总功。
(3)前 10 s 动力做的功 W=Fs = 4 000 N×100 m = 4×105 J,10 ~ 45 s 动力做的功 W'=F's' = 1 000 N×700 m = 7×105 J,动力做的总功 W总=W+W'=4×105 J+7×105 J=1.1×106 J。
第18题图
1.(2023·广东)荔枝是一种岭南佳果,小明拿起一个荔枝,如图所示,它的果径 l 大小约为(  )。
A.0.1 cm B.3 cm
C.0.3 m D.1 m
B 
第1题图
强化训练
2.(2023·深圳)小琴手握一支铅笔。下列关于铅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铅笔的长度约 50 cm
B.铅笔的质量约为 50 g
C.静止在桌面上的铅笔受平衡力
D.写字时铅笔和纸间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
C 
3.(2022·广东)下列关于普通教室内的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 1 kg
B.课桌的高度约为 70 cm
C.室内大气压强约为 100 Pa
D.室温约为 60 ℃
B 
4.(2022·广州)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芳(  )。

A.步长约为 2 m
B.每分钟步行 15 km
C.平均速度为 4 km/h
D.步行 3 km 用时 15 min
C 
第4题图
5.(2023·深圳)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00.8 
第5题图
6.(2023·广东)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cm。
3.45(3.43 ~ 3.47) 
第6题图
7.(2022·广东)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mm,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cm。
1 
3.85(3.84或3.86) 
第7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