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姹紫嫣红一、教材分析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而盛行于苏州。昆曲起初称为“水磨调”,后亦称“昆山腔”。《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剧目之一,作者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姹紫嫣红》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戏中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唱腔由[皂罗袍]、[好姐姐]两种曲牌组成。糅进了情、景、戏、思四大戏曲元素,充分体现了“景现情发,情入景存”的意境;从赞美春天到伤感春天以及伤感个人命运的无法把握,杜丽娘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游园被加以细腻的描摹。这段《游园》的表演,虽然只有两种曲牌,但是把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加以充分的运用。而且把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和配合说话的手势姿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特色。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戏曲音乐接触不多,对昆曲的整体风格认识不足,学习兴致不高,而且会有排斥感,并且昆曲的唱腔学习也很有难度,如何让阳春白雪的昆曲走入学生的审美世界里,图片和视频的补充很关键,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感受体会昆曲的风格特点。三、教学目标(一)欣赏《姹紫嫣红》唱段,能感知、体验戏曲声腔和表演的基本特征,具有进行简单的辨析能力。感受和体验昆曲一唱三叹的唱腔风格,认识和了解昆曲逢唱必舞的表演特色。(二)能够学唱《姹紫嫣红》部分,并通过学习昆曲动作表演并展示,体会昆曲的独特美感。(三)能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感悟理解戏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四)知道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戏曲伴奏。能够运用所学能区分昆曲与京剧两个剧种。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欣赏,演唱学习能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能够喜欢上昆曲,争做中国戏曲传承人,能够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下去。学习昆曲一唱三叹的唱腔和逢唱必舞的动作,更深层次了解和体会昆曲缠绵婉转,细腻优雅的艺术特色。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模仿古人行李问好。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大家问好,请男生右手在上,做这样的动作,女同学在右腰侧做这个工作,一起模仿我的音调,向我回礼,好吗?我的身份是老师,你们是?学生不是 xio sen 。准备好了吗?上课师“老师这厢有礼了”生:“学生这厢有礼了”师:“请坐”生:“谢谢”(二)导入1、同学们,世界上有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的戏剧,二是印度的梵剧,三是咱们中国的戏曲。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的剧种有哪些呢?生:京剧、黄梅戏、豫剧、川剧、越剧。哇这么多,非常棒。2、同学们所提到的京剧、黄梅戏、川剧都是受到了昆曲的广泛影响,所以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它也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我们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昆曲《昆曲六百年》。(三)新授1、那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南宋时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天在丫环春香的引导下偷偷来到花园游玩,她看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美景,不禁触景生情,丽娘回到闺房之后做了一个梦,梦里书生柳梦梅拿着柳枝与她谈诗弄画,幷邀她去园中牡丹亭幽会,丽娘梦醒后寻梦不得,一病不起,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拾得杜丽娘自画像,朝夕对画呼唤,这份痴情打动了众花仙及阴间判官,所以后来丽娘复生与书生结为夫妻。2、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唱段,请同学们听听这个唱段是《牡丹亭》中的哪一个情节。(播放视频《姹紫嫣红》)3、刚刚我们所聆听到的唱段是《牡丹亭》当中的哪一个情节呢?生:游园你们判断的非常准确,这个唱段选自于昆曲《牡丹亭.游园》这一折戏中的《姹紫嫣红》选段。《姹紫嫣红》是昆曲众多剧目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唱段,由皂罗袍、好姐姐两支曲牌组成。4、那今天我们就重点去品味皂罗袍的精美情韵。杜丽娘进入到园林之后说了句什么?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们来听听昆曲的念白有什么特点?生:音有高低,节奏自由,最后一个字拖得很长。师:还有要注意里面有两个字和我们的普通话发音不同,(园,yue如 xu)具有江苏吴中州的方言特点。音韵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使得念白又像唱歌又像说话,更显优雅。像这样的念白属于戏曲中的韵白。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跟旋律线一句句学。第一句后提示学生:在戏曲行内有这样一个说法“千金念白四两唱”可见学习它的难度,这句念白对于我们男生来说是一大挑战,;来我们用高位置的假声,勇敢的尝试一下。下面我想听听男生来演绎,不用怕,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是男子,相信你们肯定没问题。。果真是厉害。5、在戏曲中强拍为板,弱拍和次强拍为眼,这个唱段采用的是几拍子?生:拍,那它就是----生:一板三眼。6、我们一起来跟着视频练习一下 咱们自己来试一下,板、头眼、中眼、末眼,再来准确一些-----非常棒。接下来老师想邀请同学们用拍曲的方式为老师伴奏。请同学们边聆听边思考两个问题,1哪些字落在了板上面;2杜丽娘进入园林之后心情有怎样的变化?7、谢谢同学们的合作,那哪些落在了板上?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紫、焉、付、断”。那杜丽娘进入到园林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一下。好的,那位同学来分享一下。生 1:可以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了解到她看到春天的美景十分的喜悦“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因为她幽居深闺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景象,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却是在很颓废的地方没人打理,所以她的心情是惋惜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从奈何天感受到她很忧伤。“朝飞暮卷,银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 2:惊喜的、悲伤的、无奈的、期待的心情 说的很好8、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自己对于杜丽娘游园时的不同心情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的确在汤显祖的笔下他用了一个“春”字点出了这整一折戏的主题,那这里的春除了指春景还指了谁?生:杜丽娘自己。所以她的情绪才会有惊喜、悲伤、惋惜、期待、向往。在汤显祖的笔下他将杜丽娘满腔的幽怨之情借春景的描写曲折的传达出了:喜春、探春、瞧春、盼春之情。杜丽娘这样千回百转的情绪变化不仅从我们的板式,还从唱词来提现,它的唱腔也颇有特点。三、学唱昆曲请同学们先看到第一句歌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1简单演唱曲谱。2、看歌谱首先看看这段旋律采用哪几个音组成,12356原来它是由南曲的五声音阶写成,看看课本最后一个音落在了哪个音上?宫商角徵羽落在了羽它就是羽调式。而且有多处使用了前倚音,使得音乐更婉转抒情。2、总结行腔特点:依字行腔。下面大家一起来读歌词(读)再听老师唱一遍唱词,(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一下旋律的进行与普通话音调进行有何关系?生:非常相似 因此,昆曲的旋律基本是依着唱词的声调起伏而行进的,这是昆曲行腔走韵最大的特点叫做:依字行腔。(板书)3、学习一唱三叹师唱“原来”有什么特点?生:停顿、叹息,说的很好。我们来感受他优雅的叹气,用“嗨”轻轻的叹,下面“原来” 两个字我们就用叹息的感觉去唱,以气带声去唱。在行腔的过程中这种绵长的具有顿挫又有叹息的唱腔特点我们把它叫做“一唱三叹”(板书)。4、你们觉得哪里最难唱?(姹、遍、、)有什么共同点?一个字对着多个音,我们叫他一字多音(板书)。5、唱出缠绵婉转昆曲的咬字吐字讲究“三音切”法:即字头重咬,要清晰秀丽,字腹要唱的饱满圆润,字尾收音归韵,要准确干净。“姹”这个字 遍这个字使用了吴中州的方言读成 bie。现在我们跟着钢琴来演唱一遍。6、唱 “原来--中眼起姹紫嫣红开(末眼起)遍”。刚才我们欣赏了男生儒雅的念白,这次我想听听我们女生优雅的演唱。男生来为女生拍曲。女生唱男生评价 (他们的唱词唯美,声音太小) 解决问题一起再唱一遍。7、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戏曲唱腔的特点有哪些:依字行腔、一唱三叹,那这样的演唱技巧是在什么样的音色状态下完成的呢?是重重的声音,还是婉转的声音,它叫做缠绵婉转(板书)。把这样的唱腔叫做水磨调。也是昆曲特有的一种腔调。8、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昆曲从板式唱词唱腔上都颇有特点昆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逢唱必舞。请同学们放下课本拿起扇子,左手拿扇头、右手拿扇尾,立起来,男同学拿的时候虎口掌就可以了,右手轻轻搭上,女同学兰花指。先来读读词“原来。。”要字正腔圆,走“原来”姹紫开扇,定住看两下 左右 收回来 “嫣红”开字定住抖扇 遍,同学们自己来试试。接下来加入唱腔试试看,同学们在表演中还要加入什么? 眼神和表情 表演(四)伴奏乐器认识1、接下来我们跟着范唱再来感受一遍她的唱腔魅力,听一听它的旋律主要使用了什么乐器来伴奏?生回答“笛子”师:对了,用声若游丝的曲笛为主奏乐器,使得昆曲听起来更加幽怨缠绵。那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曲笛想为同学们伴奏。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表演。好准备好扇子。(春香 小姐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表演。。。嗯同学们的表演真是丰富多彩。2、那大家还记得京剧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高亢的京胡,这是昆曲与京剧在伴奏上的明显区别。3、辨析京剧《贵妃醉酒》和昆曲《牡丹亭-桃花扇》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这里有两段视频,看看大家能否分辨出哪段是京剧哪段是昆曲?生: 那你是如何辨别的?听伴奏、唱腔、看动作。总结昆曲经过历代艺术家不断加工提炼,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唯美典雅细腻的艺术特色,在新时代的今天传统艺术润泽心灵基垫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愿良辰美景时时在,赏心乐事家家有。最后同学们再来演唱一下第一句。好,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