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曲五首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诗词曲五首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24 诗词曲五首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戈(gē)      舂谷(chōng)      狗窦(dǒu)
B.阑干(lán)    兜鍪(móu)    锦衾(jīn)
C.宫阙(quē)    冢累累(lěi)    寥落(liáo)
D.踌躇(chú)    羌笛(qiāng)    狐裘(qiú)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坐断东南战未休(占据)
B.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
C.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D.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指史册)
3.【新独家原创】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最初是管理音乐的官署,后来指一种诗歌体裁。
B.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其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C.唐代诗人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善写边塞诗,与岑参合称“高岑”。
D.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词风豪放,与苏轼合称“苏辛”。
能力提升全练
4.(2023广东广州越秀二中一模,12—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歌既写了“雪”,也写了“送别”,请找出二者间的过渡句。(2分)
答: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5.(2023山东临沂中考,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                 。有人评论尾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                           
                             
                             
                             
6.(2023浙江杭州高新实验学校3月月考,17)阅读下面的古诗,探究“登高望远”的内涵。(6分)
登阅江楼①
[明]王守仁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②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③。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 千古新亭④一怆情。
[注] ①阅江楼:朱元璋当皇帝后,曾在南京城之西北狮子山顶,建立此楼。正德年间,平定叛乱有功的王阳明得到朝廷嘉奖,不久世宗便对他态度冷淡。后王阳明辞官回乡。这首诗应写于此时。②道德:实施仁政的道德之道。③石城:南京有石头城之称。④新亭:语出典故“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言语》载:晋朝从北方逃到江南的那些统治阶级中的有名人士,一有闲暇就到新亭去喝酒聚会。一次聚会时有些人对当时的局面感到悲伤,因而相对哭泣起来。后以“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之意。
(1)【学科素养·审美创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景色。(3分)
答:                           
                             
                             
(2)(★★★)王守仁登高望远,产生了什么样的思绪 请结合古诗阐述你的理解。(3分)
答:                           
                             
                             
素养探究全练
7.【学科素养】(2023四川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模拟改编)中国自古以来便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穿越秦关,徘徊在黄河之畔;透过浪漫不羁的诗酒江湖,今人依稀可窥大唐之气象;繁华谢去,又听新曲。热爱诗词的初三(1)班的同学们,对诗歌展开了研究。
(1)【思维能力】【跨学科·数学】小文所在的学习小组,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发现唐宋诗人的籍贯有明显差异。你从图1和图2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摘自王兆鹏《唐宋诗歌版图的空间
分布与位移》,有改动)
答:                           
                             
(2)【语言运用】【新考法·微写作】小维认为,今人学习研究诗词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朗读、理解、记忆经典诗词,我们能更好地感知生活之美,更准确地传达幽微的情感。今年元宵节,小维正好去自贡看灯会,见到满城灯光璀璨,非常激动。但在精心拍下美照,准备发朋友圈时,她对所写文案却怎么都不满意。请你帮小维编写一段朋友圈文案,要求化用诗词,充分体现灯会之美,不超过100字。
答: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A.“窦”应读dòu。B.“衾”应读qīn。C.“阙”应读què。
2.B “瀚海”指沙漠。
3.D “北宋”应为“南宋”。
能力提升全练
4.答案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朋友离去后内心的无限惆怅之情。
解析 (1)结合“北风卷地白草折……都护铁衣冷难着”可知,这是在写“雪”;结合“中军置酒饮归客……雪上空留马行处”可知,这是在写饯别宴会的盛况和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的情景,即在写“送别”。故连接二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是二者间的过渡句。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大意是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这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描写了诗人站立在山路上目送友人骑马离开,直至友人的身影不见,雪地上只有马蹄的印迹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5.答案 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理解:文天祥被俘,途经零丁洋,元军逼迫他招降宋军,他写下这首诗,诗人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解析 第一问,翻译时注意疑问语气。第二问,要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及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与所抒情感(以死明志的决心)。
6.答案 (1)(示例)苍翠的山色中蕴藏着王者之气,大江奔流在肃杀的秋色之中。整个画面呈现出壮阔、豪迈的氛围。(2)王守仁在肃杀的秋色中登上阅江楼,明楼荒芜,物是人非。他表达了对日趋衰微的时局的深深忧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愁闷,以及对国难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解析 (1)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山”“江”。然后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王气”“秋声”等。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
(2)首联写王守仁在肃杀的秋色中登上阅江楼,明楼荒芜,物是人非。颔联表达出了作者对日趋衰微的时局的深深忧虑。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愁闷以及对国难的痛心和无可奈何。
素养探究全练
7.答案 (1)(示例)唐朝北方比南方产生的诗人多,宋朝南方产生的诗人远远多于北方。(2)(示例)岁岁元宵夜,今夜更不同。十里长街花灯高挂,色彩缤纷,晶莹闪亮,照如白昼。恰似东风吹来,一夜之间,万千花树璀璨,又仿佛闪闪的繁星坠落人间。
解析 (1)根据图1唐代北方诗人占比56.3%,南方诗人占比43.7%,图2宋代北方诗人占比13.8%,南方诗人占比86.2%,可得出结论。
(2)要求化用诗词,充分体现灯会之美,不超过100字。可根据积累的诗词名句作答。如用“今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星吹落灯如雨”等形容灯会景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