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一、选择题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问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不同 B.热量差异 C.淤积状况不同 D.季风风向不同4.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5.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B.上海工商业发展C.吴淞江货运量大 D.上海港泊位不足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7.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8.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 2.A【分析】1.湖泊的地质结构没有变化,不可能是内力作用,只有外力作用中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图中显示,湖泊底部有多层沉积物,使湖底不断上升,湖水外泻,湖泊变为平地而消失,D正确,故选D。2.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的消亡导致湖泊周围的植被,土壤和水陆变迁,说明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3.C 4.A 5.B【解析】3.淞江沿岸以平原为主,没有形成明显的坡向,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坡,热量无明显的差异,AB错误;吴淞江沿岸季风风向相同,D错误,吴淞江两岸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两岸淤积状况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故选C。4.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BD错误;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说明当时太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位于江提的东侧,受江提的阻挡,江提东侧流水冲刷加剧,西侧由于水源减少,泥沙来源也随之减少,江提西侧淤积减弱,A正确C错误。故选A。5.太湖萎缩,水量减少,吴淞江水量减少,吴淞江航运条件变差,A错误;上海工商业发展,农业用地少,粮食需求大,而太湖平原为该区域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因而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B正确;吴淞江货运量大与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无直接关系,C错误;吴淞江是太湖平原通往上海较短的路径,与上海港泊位不足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点睛】吴淞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长江入海口也被称作"吴淞口"。明代"黄浦夺淞"以后吴淞江成为黄浦的支流,但长江入海口仍被叫作吴淞口 。6.A 7.A 8.B【解析】6.由题干可知当地气候冷湿,水分充足,限制林线因素为热量(最热月均温不低于10摄氏度),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更高;雪线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7.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因此,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8.材料信息表明,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原先的山地冰川和山地森林都被破坏,火山喷发若干年内,山地冰川和山地森林将逐渐恢复,山地森林将逐渐向上恢复,森林上限升高;火山口附近的地温逐渐降低,永久性积雪冰川逐渐增加,向下发展,积雪冰川下限降低,两者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影响雪线的因素:气温、降水、坡度、坡向、人类活动等。9.D 10.A 11.B【解析】9.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故D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10.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相比,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BCD错误。故选A。11.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干,B正确。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错误。由题干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并不大,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远离北冰洋,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12.(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下降(低)。(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浮游生物量大;降水量大,人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3)秋季湖水更新慢,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防洪压力大,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分析】本题以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同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滞后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详解】(1)一般情况下,内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并且陆源输入会携带大量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进入水体,丰水期类腐殖质是其溶解性有机物库的主要贡献者,由此可知推知,夏季外源类有机物占比高,由此得出结论: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2)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是因为气候有利于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达到峰值。就外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就内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3)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主要从秋季的气候特征和降解条件来解释。降解条件与水中氧气含量有关,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较多,秋季时,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对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从气候角度来说,秋季降水减少,湖水更新慢,光照条件增强,光照能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4)由前面题目分析可知,夏季该地区属于降水量丰富的时期,大量地面径流汇聚,会将陆地上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携带进入流水中,因此洪水会携带大量的腐殖质进入湖泊,增加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增加,在加之腐殖质会分解出营养盐,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变高。泄洪时,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已经很高,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相对湖水来说明显偏低,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会降低。(5)由材料“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可知,洪泽湖的特征(相比于其它湖泊)为地上湖,故其接受地表径流补给与其它湖泊不同,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周边其它水体。洪泽湖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渠道的一部分,雨季汛期时,防洪压力大,因此调峰、泄洪较为频繁,持续时间又长;因此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就会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点睛】13.(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水文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详解】(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梳理)知识点0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2.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提醒】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制约性”。“关联性”是指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提醒】虽然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但不是绿色植物单一要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组成自然环境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稳定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2)特征:各自然环境要素本身不具备稳定功能,但自然环境拥有此功能。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性质 指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自然要素的功能 自然环境拥有各个自然要素本身不具备的保持环境稳定的功能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自然环境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稳定: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稳定: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大气中氧气的稳定、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稳定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①含义:自然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②表现: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2.意义: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表现 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含义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某一要素受到外界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生物、水等要素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变化意义 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特点: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3.发展趋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知识点02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一、地域差异1.成因: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规模(空间尺度) 差异表现大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小 区域性地域分异 自然带之间的差异的尺度要小,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的尺度更小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热量。(3)分布规律:自然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4)分布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自然带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一定范围内【提醒】 热量差异并不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唯一影响因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的热量差异,但热带地区和高纬度寒冷地区的自然带差异也有水分的影响,如非洲自然带的分布。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海陆分布。(2)分异基础:水分变化。(3)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大陆内部,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 主导 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成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异规律 延伸 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 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典型 地区 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中纬度地区典型 案例 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苔原→冰原。④看主导因素: 。2.从沿海向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 → → ;④看主导因素: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 的变化。(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3)分异规律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 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提醒】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山顶与山麓之间)。【垂直自然带的判读】(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坡、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表示北半球。(南坡S为阳坡,北坡N为阴坡)(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如上图,最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可知此山体位于暖温带地区。(3)比较不同山体纬度的高低。①比较不同山体所在的热量带判断山体纬度高低。②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4)判断山地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2.雪线高度(积雪冰川带下限高度)的影响因素(1)热量(气温):热量条件好(气温高),雪线高。(2)纬度:纬度低,雪线高,但雪线最高的不是赤道地区而是副热带地区(原因是赤道地区降水多,副热带地区降水少)。(3)降水:降水多,雪线低。(4)光照:光照多,雪线高。(5)坡向:向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6)坡度:坡度大,雪线高。四、地方性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2.表现:往往表现出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3.举例:草原上的盐碱地。【地方性分异及其成因】(1)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该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2)洋流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大陆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水分分布地区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布 成因昆仑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4)综合要素分布地区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 性分布 成因3°S~30°S的南美洲大陆西海岸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热带 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热带草原带 热带 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 落叶阔叶林 热量【详解】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南北方向上更替,东西方向上延伸,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由低纬向高纬以此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起主导因素为热量。2. 森林带 草原带 荒漠带 水分【分析】本题主要分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详解】从沿海向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洋水汽影响大,降水较多,植被以森林为主,形成森林带。向内陆受海洋影响逐渐减小,大陆性逐渐增强,降水逐渐减少,植被逐渐向草原和荒漠演替,形成草原带和荒漠带,所以,从沿海向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3. 海拔 较高 丰富【详解】(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发生分异,进而导致自然景观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3)山麓与陆地自然带一致。 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docx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梳理)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