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光现象(共8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光现象(共82张PPT)

资源简介

(共82张PPT)
广东省佛山市人教版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模拟训练
透镜及其应用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常见光源有太阳、电灯、激光灯等。月亮不是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① 3 ×108 m/s,用字母c表示。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于c。
光线[1]: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3×108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光源。
要点提示
[1]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光线的引入运用了理想模型法;运用此方法的还有磁感线。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规律:光在② 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示例
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
成语: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立竿见影等
同种均匀介质
看不
见的

红外线。应用: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
紫外线。应用:灭菌灯、验钞机(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等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要点提示
反射角的大小取决于入射角;描述两角关系时,要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表述顺序不能颠倒。
定义: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
现象
人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和法线都在③ 。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④ 。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
定律
同一平面内
两侧
光路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示例:镜花水月、杯弓蛇影、“掬水月
在手”等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光的反射分类
分类 示意图 定义 特点 示例 共同点
⑤ . 反射 光滑平整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 只能在特定方向看到反射光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眼 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⑥  反射 凹凸不平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反射光 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 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
反射面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1)像的大小[3]与物体的大小⑧ ;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⑨ ;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⑩ ;
(4)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4]
光的反射
相等
相等
垂直

平面镜
成像原理:⑦ 。
成像
特点
应用
改变光路:塔式太阳能电站中的定日镜
成像:水中倒影、穿衣镜、潜望镜等
要点提示
[3]靠近或远离镜子时,我们感觉像会“变大”或“变小”,实际上是视角的变化导致的。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决定,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
[4]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是由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光的
折射[5]
定义: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6]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
生改变的现象
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向 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
(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7]中时,传播
方向 。
要点提示
[5]光在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反射。
[6]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折射,如海市蜃楼。
法线
小于
不改变
[7]光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光的折射
光路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现象:筷子在水面处“弯折”、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等
成语及古诗: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等
示例
光的色散
定义: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发现者:英国物理学家 。
现象:雨后彩虹
牛顿
比较项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不同点 两角关系 反射角 入射角 斜射时,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相同点 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面   的 内 两线分居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 两角变化 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反射角(或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光路可逆性 光发生反射或折射时,都遵循光路 规律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辨析
等于 
等于 
同一 
平面
等于 
法线
等 于 
可逆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
1.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将一片半
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将蜡烛调
整至适当位置后,我们可以在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这个像
是由光的  直线 传 形成的。
直线传播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光的反射
2.如图所示是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潜望镜的原理图,
要使水平射入平面镜A的入射光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B,
平面镜A应沿与水平方向成  45°  (填角度)方向放置,
平面镜A、B在潜望镜中可以起到改变  光路  的作用。
45° 
光路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3.现代都市里许多大厦都使用了玻璃幕墙(如图所示),这种
幕墙反射的强烈阳光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产生这种光污染的
主要原因是光在玻璃幕墙上发生了  镜面  反射。选用材
质粗糙的毛玻璃代替玻璃幕墙可以防止此现象的发生,这是
因为光在毛玻璃表面会发生 镜 反射。(均选填“镜面”
或 “漫”)
镜面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平面镜成像
4.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上,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被水环绕。大剧院的“倒影”实际是大剧院经水面反射  所成的一个与大剧院大小  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
反射 
相等 
虚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平面镜成像
5.小雯站在穿衣镜前1 m处照镜子,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
若她远离平面镜,向后退0.5 m,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
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3 
不变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6. 如图所示是小雯在镜前进行舞蹈训练的情景,老师从镜中看到的是 小雯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当小雯靠近镜子时,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训练时,小雯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老师,老师也可以从镜子中看到小雯,这是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虚 
不变 
可逆 
D
基础巩固练 人教和沪粤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7.下面漫画中的男孩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
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原因的是 ( )
光的折射
基础巩固练 人教和沪粤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8. 物理课上,小晋将一枚硬币放在茶碗的底部,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
它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看不到硬币的原因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  直线  传播;小媛向碗中缓缓注水(硬币没有移位),令人
惊奇的是小晋在同一位置看到了茶碗底部的“硬币”(如图乙所
示),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  折射  ,小晋看到
的“硬币”比其真实的位置要  高  (选填“高”或“低”)。
直线 
折射 
高 
基础巩固练 人教和沪粤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9. 如图所示是渔民捕鱼的情景,渔民在水面上观察到鱼的位置,要比鱼的实际位置  高  (选填 “高”或“低”),因此,渔民捕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的鱼的  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投掷。生活中,光现象的例子还有很多,天文学上观察到的太阳比实际位置高,这是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的密度不均匀,光发生了  折射  的缘故。与此现象产生原因相同的是  海市蜃楼  (选填“海市蜃楼”或“海底捞月”)。
高 
下方 
折射 
海市蜃楼 
考点一 物理学史
(2021山西)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光的色散  ,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牛顿 
光的色散 
考点二 光现象的辨析
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DFI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CEJ  ,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GH  。
BDFI 
CEJ 
AGH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遇到障碍物传播路径改变,再次返回这种介质是反射现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
2. (2023山东泰安)“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B )
A.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C. 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 阳光下人的影子
B
解析:“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树荫下的光斑、阳光下人的影子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
考点二 光现象的辨析
3. (2021山西)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B )
A. 池水映明月
B. 形影紧相依
C. 潭清疑水浅
D. 镜子正衣冠
B
解析:日晷直杆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形影紧相依”的原理相同;“池水映明月”“镜子正衣冠”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选B。
考点二 光现象的辨析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1. (2023湖南邵阳改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如图所示是京剧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的情景,他在镜子中的像是( D )
A. 缩小的实像
B. 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等大的虚像
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京剧演员在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选D。
2. (2023山东济南模拟改编)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如图所示,在竖直立着的平面镜前水平放置一个九格的棋盘,将一颗棋子“馬”按箭头方向移动,则平面镜中所显示的棋子“馬”移动的路径是( B )
A. 2→4 B. 2→3
C. 3→2 D. 4→1
(2023山东济南模拟改编)
B
解析: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棋子在镜中移动的路径为2→3。故选B。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3. (2018山西)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他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所示)。下列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 )
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
C. 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
(2018山西)
A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与白塔、绿树相比,白云离水面最远;鱼到水面的距离远小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而且与“水池变浅”类似,鱼折射的虚像比鱼离水面的距离更近。因此白云倒影是离水面最远的。故选A。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4. (2023山西)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 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 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A
解析:白鹤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白鹤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D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与物体离镜面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1. (2020山西晋中)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些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而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接受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品质较高,易于销售。这项创意使小亮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图乙中已画出了一束经银色地膜射向苹果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考向1 光的反射
解析:图中地膜相当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平面镜的虚线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入射光线。
2. 工人师傅发现地下车库道路中的急转弯路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于是在没有凸面镜的情况下,临时用一块大平面镜替代,并将其放置在如图所示的A处,使拐弯处的两辆车可以从镜子里互相看见对方,消除安全隐患。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晋在图中的A处画出平面镜放置的合适位置。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考向1 光的反射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考向1 光的反射
解析:使拐弯处的两辆车可以从镜子里互相看见对方,则必须是两辆车发出的光均能射入对方司机的眼中。连接两辆车与A点可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在A点垂直于法线画出平面镜。
说明:从两辆汽车上画入射光线皆可,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即可。
加练 (2023广东茂名模 某一个小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2023广东茂名模拟)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考向1 光的反射
解析:平面镜上的A点与广场中心B点的连线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是法线,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考向1 光的反射
方法指导 光的反射作图思路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要先确定法线,即通过入射点作反射面的垂线,再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正确作图。如:
已知入射光线,
画出反射光线
过入射点作平面镜
的垂线(虚线),
标垂直符号
依据“两角相等”
画反射光线,并
标出方向
标两角符号,写两角
关系(表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
r
∠r = ∠i
考向2 平面镜成像
3. (2023广东佛山模拟改编)如图甲所示的提词器,它由一个水平放置的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专用镀膜玻璃(平面镜)组成,镀膜玻璃可以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竖直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图乙中已画出文稿内容AB在镀膜玻璃中所成的像A′B′,请在图乙中画出镀膜玻璃所放置的位置。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解析:将文稿内容上的B点与B′点连接,作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说明:将演示文稿上的A点与A′点连接,作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亦可。
考向2 平面镜成像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4. (2019山西)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映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线图。
解析:作A点关于MN的对称点A′点,A′点即为像所在的位置,连接A′点与B点,A′B与MN的交点O就是入射点,OB为反射光线,连接AO为入射光线。
考向2 平面镜成像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加练 (2023湖北咸宁)某“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实质是挡板后位于A点的演员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如图所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P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路图。
(2023湖北咸宁)
解析:连接A点与A′点,作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连接A′点与观众所在位置P点,与平面镜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O点与P点的连线为反射光线,连接AO为入射光线。
考向2 平面镜成像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5. (2023山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2023山西)
解析:人看到的水中的“蜻蜓”实际上是蜻蜓在水中的像,作A′点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点,即为蜻蜓所在的位置,连接A′点与人眼的位置,与水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O点与人眼的连线为反射光线,连接AO为入射光线。
方法指导 平面镜成像作图思路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光源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时,应根据以下三点正确作图:①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②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③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须经过像点。示例:
方法指导
考向2 平面镜成像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考向3 光的折射
6. (2023陕西延安模拟)如图甲所示,游客徒步在海底隧道间,可以看到漂亮的海底世界,在图乙中,A、B、C三点分别是游客的眼睛、真实鱼的位置以及游客观察到头顶上方的鱼,请你画出游客看到水中鱼的光路图。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解析: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经过折射后进入人眼。作图时连接AC,与水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BO为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
实线 虚线 符号 a. 箭头表示光传播方向 b. 在画人看到物体的像的光路图时,光要射入人眼 a. 虚像用虚线表示 b. 法线用虚线表示 c. 像与物的连线、反射光线反向沿长线用虚线表示 a. 画法线时标明垂直符号 b. 标明两角符号、写出两角关系
标明等距符号、垂直符号
考点四 光现象作图
方法指导 光学规范作图注意事项
光线用带箭头的
实线表示
 科学思维
素养强化
1.【模型建构】(2023广东模拟改编)如图所示是明代著名画家的饮驴图,画配诗《题老人饮驴图》,画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能呈现“嘴对嘴”的情境是因为将平静的水面看成  平面  镜,“嘴对嘴”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反射  。
平面 
反射 
第1题图
2. 【科学推理】文艺晚会上,小晋表演了一个神奇的魔术。他将一个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正方体空纸箱(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正面看起来纸箱中是黑白相间的小方格。当把扑克牌从纸箱顶端的投入口投入时,扑克牌竟然“不翼而飞”。表演结束后,小晋在给大家揭秘时说道:“正方体纸箱中放置有  平面镜  (填光学元件),它与水平箱底的夹角为  45°  。”
平面镜 
45° 
第2题图
 科学思维
素养强化
3.【科学推理】小晋在阅读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文中描述:战斗机的激光武器能悄无声息地释放出长约10 m的强能量激光。若该激光射向你,请你想一种对抗激光的办法,让激光原路返回,并击中发射激光的武器。你的办法是  利用平面镜来对抗激光  ,应用的物理知识是  激光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
利用平面镜来对抗激光 
激光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科学思维
素养强化
4. 【质疑创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月亮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小晋很喜欢这句诗,于是画出了诗中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的一个科学性错误是  影子在月亮和人之间  ,应用的物理知识是  光沿直线传播  。
不是 
影子在月亮和人之间 
光沿直线
 科学思维
素养强化
传播 
5. 【质疑创新】(原创)周末,小雯和小媛去商场买衣服。小雯在试衣服时,看到镜子中挂表的像如图所示。小雯对小媛说:“现在还不到十二点,时间还早呢!”小媛说:“你说的不对,现在已经十二点多了。”请你分析,  小媛  (选填“小雯”或“小媛”)的说法正确,理由是  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实际的时间应为12:10  。
小媛 
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
称,所以实际的时间应为12:10 
 科学思维
素养强化
6.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2023四川绵阳模拟改编)图甲是传统激光斜射式光电鼠标的光路图,这种鼠标在紧贴其底部的反射面1上,反射光线能被感应器接收到,鼠标能正常工作,但在距离稍远的反射面2上就会失灵。图乙是一种采用“针光技术”的光电鼠标简化光路(为方便读图,与反射面垂直的两条重合的光线特意略错开),这种鼠标在反射面1和反射面2上都能正常工作。
素养强化
跨学科实践
·传统激光斜射式光电鼠标与“针光技术”光电鼠标
(1)请你以作图形式在图甲中解释传统激光斜射式光电鼠标在反射面2上失灵的原因。
(2)图乙中反射面上的光线入射角是  0°  。(填角度)
(3)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图乙的玻璃片上发生的光现象有  光的反射和折射  。
0° 
光的反射和折射 
·设计类:探究小孔成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大小是否有关
7. (原创)2 400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最早记载于《墨经》。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选用一次性纸杯、黑色彩笔、蜡烛、牙签、胶水、火柴等器材,也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的探究,发现成像的亮度会有所不同。小晋猜想:小孔越大,成像越亮。请你补充器材并设计实验,验证小晋的猜想是否正确。
(1)补充器材:  半透明薄膜  。
半透明薄膜 
素养强化
综合实践活动 
(2)实验步骤:  ①用黑色彩笔将一次性纸杯内壁涂黑,将半透明薄膜用胶水蒙在纸杯的杯口位置处,点燃蜡烛;②用牙签在纸杯底部穿一个较小的孔,正对蜡烛,观察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像的亮度;③用牙签在纸杯底部穿一个较大的孔,正对蜡烛,观察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像的亮度  。
(3)实验结论:  若较小的孔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像的亮度更亮或与较大孔成像亮度一样,则小晋的猜想错误;若较大的孔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像的亮度更亮,则小晋的猜想正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①用黑色彩笔将一次性纸杯内壁涂黑,将半透明
薄膜用胶水蒙在纸杯的杯口位置处,点燃蜡烛;②用牙签在纸杯底部
穿一个较小的孔,正对蜡烛,观察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像的亮度;③用
牙签在纸杯底部穿一个较大的孔,正对蜡烛,观察在半透明薄膜上成
像的亮度 
若较小的孔在半透明薄膜上成像的亮度更亮或与
较大孔成像亮度一样,则小晋的猜想错误;若较大的孔在半透明薄膜
上成像的亮度更亮,则小晋的猜想正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
即可)
问题
我国用熔盐和1.2万多面镜子建成甘肃敦煌熔盐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该发电站通过电脑控制镜子的方向,持续将太阳光聚集在塔顶的吸热器上,如图甲所示。那么,为什么要控制镜子的方向呢?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创新小组的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基础设问
证据
(1)实验前,将平面镜放在  水平  桌面上,将纸板  竖直(或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ON转动,纸板E、F的作用是  呈现光路  (写出一条即可)。
(2)如图乙所示,手持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其目的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
水平 
竖直(或垂
直) 
呈现光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实验中,想要在纸板前的不同方向都能明显地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应选用较  粗糙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纸板。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  量角器  、直尺和铅笔。
(4)纸板E、F在同一平面内,让入射光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的方向;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记录反射光的方向如何改变。这样做的目的是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合理即可)  。
粗糙 
量角器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
小关系(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让入射光紧贴纸板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沿  逆时针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此现象说明: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6)图乙中,如果让光沿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着OA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逆时针 
减小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的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7)在图丙中,将纸板F沿CD剪开,把纸板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1],在纸板F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  ,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
要点笔记
[1] 承接反射光线的纸板折转后,反射光线依然存在于原来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内。
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
无反射光线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8)实验中,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15°
2 30° 60°
3 45° 45°
4 60° 60°
思维设问
解释
①分析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其中第  2  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出错原因可能是  将反射光与镜面(或反射面)的夹角当作反射角  。
②排除错误的数据后,根据右表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合理即可)  。
2 
将反射光与镜面(或反射面)的夹 
在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合理即可) 
角当作反射角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9)实验中,小雯观察到入射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由此就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你认为小雯这样得结论的方法是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由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请写出你的做法:  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  。
不合理 

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0)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有时光的路径显示不清晰,要使光路更加清晰,可采取的办法是  在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合理即可)  。
(11)实验过程中,为了让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便于研究,可采取的办法是  在入射光和反射光上各找一点,将这两点分别与入射点O连接,用箭头标出方向,画出光的路径  。
在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合理
即可) 
在入射光和反射光上各找一点,将这两
点分别与入射点O连接,用箭头标出方向,画出光的路径 
交流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2)实验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多次实验使纸板上留下很多条光路,为了便于实验后判断对应的光路,可采取的办法是  每次实验后及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合理即可)  。
(13)【逆向思维】某次实验时,让入射光AO沿纸板射向镜面,转动纸板F,使纸板E、F在同一平面内,但在纸板F上没找到反射光,其原因可能是  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
每次实
验后及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合理即可) 
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015 山西)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2015 山西)
实验真题再现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垂直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反射。
垂直 
漫 
解析: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必须垂直于平面镜。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发生了漫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的数据如右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在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或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  。
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
反射角(或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 
实验真题再现
(2015 山西)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2015 山西)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 30 °、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也可能是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
实验真题再现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小明没有把纸板F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
不合理,
小明没有把纸板F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实验真题再现
(2015 山西)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2015 山西)
小雯照镜子时发现,当她逐渐远离镜子时,感觉镜中的“自己”越来越小,实际的情况是否是这样的呢?于是,她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平铺在  水平  桌面上,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  垂直  。
水平 
垂直 
基础设问
证据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本实验采用的判断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除图甲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它的作用是  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光的反射 
等效替代法 
刻度
尺 
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时,有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选用较  薄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薄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小雯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  蜡烛火焰发出明亮的光,使成像更清晰  。
便于比较像和物
的大小 
未点燃 
蜡烛火焰发出明亮的
光,使成像更清晰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实验时应在玻璃板的  蜡烛A一侧  (选填“蜡烛A一侧”“蜡烛B一侧”或“任何位置”)观察蜡烛A的像。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应将蜡烛B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多次改变蜡烛A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后的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1]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还能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要点笔记
蜡烛A一侧 
远离 
相等 
无关 
[1]]回答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有关问题时,必须先说“像”后说“物”。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7)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一块光屏,眼睛应在蜡烛  B  (选填“A”或“B”)一侧观察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B 
不能 
虚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下表是小组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如图乙所示是小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为了得到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接下来小雯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过物点和像点分别作垂直于玻璃板的线段,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合理即可)  。
避免实
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过物点和像点分别作
垂直于玻璃板的线段,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
距离的大小(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思维设问
解释
(10)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置一块挡板,人眼在蜡烛A一侧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能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1)另一小组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
(12)为了让所成的像更清晰,实验应在  较暗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玻璃
板与纸面不垂直 
较暗 
交流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4)同组的小媛认为用方格纸比用白纸更好,理由是  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
便于探究像
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13)在昏暗的环境中,小晋若选用两个相同的跳棋A、B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怎么也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用手电筒照射其中一个跳棋  。
用手电筒照射其中一个跳棋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6)在实验中,若将玻璃板向蜡烛A一侧倾斜,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蜡烛A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  ②  (选填“①”或“②”)处。
第(16)题图
② 
(15)若不使用直尺,只将图乙中的白纸沿着玻璃板所在位置的直线对折,此操作可以探究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7)完成实验后,小雯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位置,如图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 cm,该硬币像的位置[2]  在原处  (选填“向左移动3 cm”“向右移动3 cm”或“在原处”)。
要点笔记
[2]物体或平面镜移动位置后,判断像的位置要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在原处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17)题图
(18)【实践操作】探究完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后,小雯想测量密闭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如图所示,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板。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请你利用一支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A'、刻度尺和火柴完成测量,你的办法是  将蜡烛A'放到箱子侧面MN右侧桌面上并点燃;移动蜡烛A',直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到MN的距离,就等于蜡烛A到MN的距离(合理即可)  。
将蜡烛
A'放到箱子侧面MN右侧桌面上并点燃;移动蜡烛A',直到蜡
烛A '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 '到MN的距
离,就等于蜡烛A到MN的距离(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9)【生活应用】如图所示,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厢内景物形成的像在车的前  上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这样设计可以  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
上方 
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2022山西)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022山西)
位置 
实验真题再现
解析: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板清楚地看到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将玻璃板  垂直  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垂直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1. (2022山西)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2022山西)
实验真题再现
解析: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在水平白纸上,蜡烛A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蜡烛B与蜡烛A的像就无法完全重合了。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可以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  。
观察像能
否成在光屏上 
1. (2022山西)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2022山西)
实验真题再现
解析: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可以用光屏验证像的虚实。
实验真题再现
2.(2023江西)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1)再拿一支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  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实验中,无论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解析: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当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A所成的像会偏高或偏低,导致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无法完全重合。
实验真题再现
(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3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写出一条即可)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像和物到平面镜的
距离相等) 
2.(2023江西)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解析:白纸上提供了三次实验过程中像、物和平面镜的位置,能得出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像距与物距相等的结论。
实验真题再现
(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不能 
2.(2023江西)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