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②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③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的确定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中,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三、教学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但最关键的又是实验方法,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本章节主要内容 1、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 欧姆定律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这个公式经过变形可以得到另外的公式: U=IR。这两个公式中,第一个公式表示导体两端电压U跟通过导体的电流 I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正比。第二个公式表示导体的电阻R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电压U跟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特别要注意,由于导体的电阻R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能由第二个公式而说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 I成反比。 2、利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实验中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取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实物联线图。二、讲解例题 应用欧姆定律解题应注意的问题的方法: 1. 分析电路的结构; 2. 注意定律的同一性和同时性; 3. 根据电路特点从整体结构和局部拓宽思路。例1 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8.3欧,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伏。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方法1 从要求的目的逆向倒推方法2 从整体到局部三、练习练习1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若灯泡电阻R=5欧,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为4.5伏,将开关闭合,则电流表最大示数为多少?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