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七中高 2024届一诊(热身) 理综考试题(12 月 22 日)H-1 C-12 O-16 N-14 P-31 Cl-35.5 Na-23 Sn-119 Cu-64第I卷(选择题 共 126分)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 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C. 作为能量“通货”的 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D. 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2.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 Ca 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 H 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 H ,建立液泡膜两侧的 H 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 H 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 CAX 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 Ca 以与 H 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 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a 通过 CAX 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 Ca 通过 CAX 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C. 加入 H 焦磷酸酶抑制剂,Ca 通过 CAX 的运输速率变慢D. H 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3.基因转录形成mRNA后,一条 mRNA上可能同时串联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B. 一个 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缩短合成一条肽链所需要的时间C. 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 mRNA的5'端向3'端移动D. 由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在转录完成之前即可连接核糖体进行翻译4.炎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1/15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 可作为信使传递信息B. 炎性甲亢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引起机体甲状腺组织增生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D. 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5.木棉花在每年元宵节刚过,就开始开花,花冠红艳、树干壮硕,犹如壮士风骨,一些地区街道种有木棉花作为行道树,常常截干或修枝整形,促使树冠丰满美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光、温度等环境因素参与木棉开花的调控B. 木棉中光敏色素能够感受光信号传递信息C. 树干截顶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发育D.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激素的调控结果6. 亨廷顿舞蹈症(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发病年龄通常在30~40岁之间。 如图是某 HD患者的家系图, 已知I 、 Ⅱ 不含该病致病基因, 表现型完全正常,Ⅱ 尚未达到HD发病年龄; Ⅱ 患红绿色盲,但不含 HD致病基因,I 、I 均不含红绿色盲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HD 与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B. I 、 Ⅱ 基因型相同, Ⅱ 患 HD的概率是1/4C. Ⅲ 同时携带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1/4D. 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 HD 和红绿色盲的发病率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B. 中科院首次实现了 CO 合成淀粉,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C. 5G 芯片“巴龙 5000”的主要材料是 SiO D. 我国“硅-石墨烯-锗(Ge)晶体管”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所涉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gS 中,含有质子数为8NAB. 1 L pH=l的稀 H SO 中, 含有H 数目为 0.2 NA2/15C. 甲烷氯代反应中, 消耗1mol Cl 生成HCl分子数为 NAD. 密闭容器中, 2mol NO 和lmolO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9.主族元素 W、 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且均不大于 20。 其中只有 W、X处于同一周期,X的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W的单质,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 Y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 Z>X>W B. ZW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向 NaBr 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 溶液 溶液变蓝 非金属性: Cl>Br>IB 检验淀粉水解程度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加热, 冷却后再加入碘水 若溶液不变蓝, 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或HSO D 向 5mL0.1m ol·L FeCl 溶液中滴加 3mL0.1m ol·L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 再滴入几滴KSCN 溶液 溶液变红 KI与 FeCl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11.分子结构修饰在药物设计与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口服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该分子进行如图所示的分子修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的分子式为C H O B. 甲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C. 甲和乙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 甲修饰成乙可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12.苯酚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但苯酚也有较强的毒性。如图是处理废水中苯酚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15A. a电极电势低B. H 由B区移向A区, B 区溶液 pH 减小C. b电极反应式为D. 若有 2mol电子通过导线,A、B两区域中溶液质量改变量的和为2g13. 25℃ 时, 用0.100 mol/L 高氯酸溶液分别滴定 20.00mL 0.100 mol/L 的氨水和20.00 mL 0.100 mol/L NaOH 溶液, 两溶液的pH 与所加高氯酸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的数量级为1 0 B. V=20,高氯酸溶液滴定氨水选择酚酞作指示剂C. Q 点所示溶液中有:D. 水的电离程度: M>Q>N>P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摩托车骑手从一斜坡冲出在空中飞越的情景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影响,假设摩托车发动机油门关闭,摩托车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 )A. 若要研究某时刻骑手的动作,可以把摩托车和骑手看作质点B. 若不考虑转动的影响,在最高点,骑手的动能为零C. 若不考虑转动的影响,骑手的机械能先减小再增大D. 若不考虑转动的影响,骑手的加速度不变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为理想表,电源内阻为r,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 滑动变阻器滑片由a滑向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效率先变大再减小B. 电源输出功率先增大再减小C. 电压表示数先增大再减小D. 灵敏电流计 G 的电流方向d→c16. 一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 平面上运动,其方向的 图像和y方向的 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图丙中AB段为抛物线,轨迹方程为 虚线 AC为 时该抛物线的切线,已知t=0时物体的位置坐标为(0m,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15A. t=0时,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B. t=2s时, 物体的位置坐标为(5m, 1m)C. 前 2s物体y方向的加速度越来越小D. 在 2s 内物体做加速度大小 的曲线运动17.华为 mate 60 实现了手机卫星通信,只要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现通话。如图所示三颗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就能实现环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颗卫星离地高度均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为6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颗通信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相等B. 能实现全球通信时,卫星离地高度至少2RC. 其中一颗质量为m的通信卫星的动能为D. 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之比为1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段绝缘粗糙区域AB,该区域中的 P 点距A 点较近。材料与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物块甲和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甲物块带正电荷,乙物块带等量的负电荷,空间中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先让甲物块从A由静止释放滑到B。然后再让乙物块从B由静止释放滑到A。两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两个物块在上述过程中获得的速度大小相等B. 甲物块在上述过程中所用时间较长C. 若甲乙同时从A、B释放,它们可能在 P 点相遇D. 若甲乙同时从A、B释放,它们碰后粘连一定共同向右运动19. 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g=10m/s , sin37°=0.6。则物体( )A. 质量 m=0.67kg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 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D. 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5/1520.若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真空中点电荷周围某点的电势φ可表示为 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如图所示,M、N、C是真空中三个电荷量均为+Q的固定点电荷,M、N、C连线构成一等边三角形且边长L,O、A、B是等边三角形三边的中点,D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B三点场强相等B. 场强C. 电势D. 在D 处放置一负电荷q,其电势能21. 如图所示, 光滑圆弧轨道AB末端切线水平, 与 光滑圆弧轨道BCD 在B 处连接且固定, 圆弧轨道BCD的半径为r , 圆弧轨道AB的半径r 未知且可调节。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A 点(与 O 等高)静止释放,经过B 点落在圆弧轨道 BCD 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到达 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与r 的大小无关,B. 只要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落在圆弧轨道 BCD上时的动能就相同C. 适当调节r 的大小,小球可以垂直落在圆弧轨道 BCD上D. 当 时,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第II卷(非选择题, 共 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 必考题: 共 129 分22. (6分)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②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③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 A 点, 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④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6/15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I所示, 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k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图像Ⅱ,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 kg。23.(9分) 小芳同学想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描绘出某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她通过说明书得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5.0V,额定功率约为2.5W。器材有:电源 E:电动势为6.0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 A : 量程0.6A, 内阻约为 10Ω 电流表 A : 量程100mA, 内阻为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 : 最大阻值 10Ω, 最大电流 0.5A滑动变阻器 R : 最大阻值 3Ω, 最大电流 3A滑动变阻器 R : 最大阻值 100Ω, 最大电流 3A开关、导线等。(1)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 ”“R ”或“R ”);为了精确测量数据,选用定值电阻 (选填“R ”或“R ”), 将电流表 A 改装成电压表使用。(2)请根据选用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将最优电路设计图画在图甲虚线方框内, 电风扇符号用 M 表示,需在图中标上所用元件对应的符号 。(3)小芳在实验中发现,小电风扇在电流较小时不能转动。她多次测量描绘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l 为电流表 A 的读数,l 为电流表 A 的读数。当l 为0.10A,l 为 10mA时,小电风扇的电阻为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 从小芳描绘的 图像可以看出,随着l 的不断增大,l 先增大到某值时突然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7/1524. (12分)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板A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B. 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此时A、B均能静止,如图所示. 现将绝缘板A 从图中位置P垂直电场线移至位置Q,发现小滑块B 相对A发生了运动. 为研究方便可以将绝缘板A的运动简化成先匀加速接着匀减速到静止的过程. 测量发现竖直方向加速的时间为0.8s,减速的时间为0.2s,P、Q位置高度差为0.5m. 已知匀强电场的场强 A、B之间动摩擦因数μ=0.4, g取 10 m/s . 求:(1)绝缘板 A 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滑块B 最后停在离出发点水平距离多大处 25.(20分)“鲁布·戈德堡机械”是用迂回曲折的连锁机械反应完成一些简单动作的游戏。图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该类游戏装置:AB是半径为2L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其末端B水平;在轨道末端等高处有一质量为m的“”形小盒C(可视为质点),小盒C与质量为3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D通过光滑定滑轮用轻绳相连,左侧滑轮与小盒C之间的绳长为2L; 物块D压在质量为m的木板E 左端,木板E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板 E 右端到桌子右边缘固定挡板(厚度不计)的距离为L;质量为m且粗细均匀的细杆F通过桌子右边缘的光滑定滑轮用轻绳与木板E相连,木板 E 与定滑轮间轻绳水平,细杆F下端到地面的距离也为L; 质量为 的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F上端,环与杆之间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相等, 大小为 开始时所有装置均静止,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进入小盒C时刚好能被卡住(作用时间很短可不计),然后带动后面的装置运动,木板 E与挡板相撞、细杆F与地面相撞均以原速率反弹,最终圆环刚好到达细杆的底部。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g, 求:(1) 小球与小盒C 相撞后瞬间,小盒C对相连绳子的拉力;(2) 细杆 F 的长度。26. (15 分) 二氧化氯(ClO )是一种高效消毒灭菌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二氧化氯。已知:①ClO 是一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黄绿色有毒气体,其沸点为11℃。 (未配平)。8/15(1)装置A中盛装 Na SO 的仪器名称为 ; 装置E中ClO 与NaOH的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 ,装置E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2)装置C中制得 ClO 的同时还有硫酸的酸式盐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lO 溶液现配现用,用水吸收ClO 得到ClO 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 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步骤 1: 准确量取 20.00 mL ClO 溶液于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锥形瓶中溶液 ,再加入足量的 KI 晶体,静置片刻;步骤3: 加入2~3 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用0.050 mol L |的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3次, 消耗 Na S O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16.00 mL。(未配平), Na S O 溶液不稳定易被氧化]①Na S O 溶液应放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步骤3中,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③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原ClO 溶液中ClO 的浓度为 mgL 。④你认为下列可能造成测得的 ClO 溶液中 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原因有 (填标号)。a.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b.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液体洒出锥形瓶c. 滴定前仰视 Na S O 液面, 滴定后俯视Na S O 液面d. 滴定中使用的 Na S O 溶液敞口放置较长时间27.(14分)铜氨溶液在纤维工业有广泛应用。实验室模拟用废弃辉铜矿渣(主要含Cu S,还含有少量 FeS、SiO )为原料制备( 的流程如图:已知: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将矿渣粉碎的目的是 ,方案I中试剂①是 。(2)方案Ⅱ中,“过滤2”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除S外,还有 (填化学式)。Cu S 和硫酸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除铁”前,“氧化”的目的是 , 试剂②最好选用 (填化学式)。如何证明铁元素被完全除尽 。(4)从环保角度看, 两种方案更优的是 。(5)常温下, 向CuSO 溶液中加入浓氨水,生成 沉淀,继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生成 沉淀开始溶解时溶液的pH 为 10,则9/1528. (14分)尿素[CO(NH ) ]是首种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1)已知:① nol则氨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合成固态尿素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2)一定条件下,向容积恒定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和 ,发生反应 开始达到平衡。反应中(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0 20 60 80n(CO )/mol 0.10 0.06 0.04 0.04①60 min时,上述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② NH 的平衡转化率为 。(3)一定条件下,恒容容器中,若原料气中的 NH 和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 发生反应 与CO 的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如图所示:①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② A 点平衡时容器内总压强为 p kPa,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4)以惰性电极电解尿素 的碱性溶液可制取氢气,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 则 消 耗 的 尿 素 的 质 量为 (忽略气体的溶解)29. (10分)炎热的夏天中午,某些植物(如植物A)有午休的现象。这类植物白天大部分时间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但在中午光强和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会出现一个低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植物的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气孔开度下降,导致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抑制了净光合作用,且抑制作用大于较高的温度和 对净光合带来的促进作用。这种午休的原因叫“气孔因素限制”。(2)有些植物中午气孔开度并没有下降但是因为其它因素导致午体现象,这种午休的原因统称“非气孔因素限制”。比如,可能由于温度较高,导致 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3)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甲的午休是气孔因素限制的,并且导致中午气孔开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而非强光照。10/15实验步骤: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植物A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②甲组在正常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乙组在 下培养,丙组在 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每组植物的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预期结果: 。30.(9分)图1为某种拟南芥的气孔保卫细胞细胞膜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K 载体蛋白(BLINK1)它可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保卫细胞的内外壁厚度不一样, 当植物体内水分较多,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就会伸长,细胞向外弯曲,于是气孔就张开;当植物体内水分较少,保卫细胞失水时,较厚的内壁被拉直,气孔就关闭了。 图2为某同学绘制的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一个不完整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保卫细胞吸收K 的方式为 。结合图示分析 BLINK1调控气孔快速开启的原因可能是 。(2)若图2中X轴表示保卫细胞外 K+浓度,Y轴表示保卫细胞对K 的吸收速率,则限制 B点以后K 的吸收速率的因素可能是 (写 点即可)。随着保卫细胞对K 的吸收越来越多,保卫细胞吸水的速率将 。(3)图3中X轴表示拟南芥根细胞外氧气的浓度,Y轴表示拟南芥根细胞吸收氧气的速率,请在图3中画出拟南芥根细胞吸收氧气的速率随细胞外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4)现想确定拟南芥幼苗根细胞对某物质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请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11/1531.(10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流程如下:将样品加入样品垫,溶有样品的液体介质将借助纸层析的原理沿试纸向吸水垫的方向移动。结合垫上吸附有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标记的两种可移动的物质(新冠抗体1和鼠 IgG),T线处固定有新冠抗体 2,抗体1 和抗体2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不同位点结合。C线处固定有抗鼠IgG 的抗体。请回答:(1)疫情期间,对易地流动人员实行集中隔离不少于 14天的原因是 。(2)新冠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后,会选择性入侵肺部细胞,为了消灭侵入肺部细胞的新冠病毒,人体产生的 会裂解含新冠病毒的肺部细胞,暴露出新冠病毒,然后体液中的抗体与之结合形成沉淀,再由 将其清除。(3)若样品中不含有新冠病毒,则T线 ,C线 ,该过程中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共有 次; 若 , 则检测为阳性, 说明样品中含有新冠病毒。(4)在新冠病毒检测试纸上C线变红色说明 。32.(10分)菠菜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雄性则为 XY。菠菜的叶有戟形或卵形,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菠菜的种子形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菠菜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亲本表型 F 表型及比例戟形无刺种(雌) 戟形有刺种(雄) 卵形有刺 种(雌) 1/8 戟形有刺 种(雌) 3/8 卵形无刺 种(雄) 1/8 戟形无刺种(雄)3/8(1)菠菜的种子形态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叶形和种子形态两种性状在遗传时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12/15(2)已知戟形基因A 与卵形基因a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基因型为Aa的雄株甲,其细胞中6号染色体如图所示。①植株甲发生的变异类型与人的 (填疾病名称)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②已知只含有异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若要确定植株甲的 A 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的6号染色体上,请利用 F 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组合证明A基因的位置。杂交组合:(3)经实验确定基因A位于甲的异常6号染色体上,甲与正常卵形叶雌株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雌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现是花粉异常所致。让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产生配子时,三条互为同源的染色体其中任意两条联会,然后分离,多出一条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一极)(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 [物理—选修3-3](15 分) (略)34. [物理—选修3-4](15 分)(i)某健身者把两根相同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用双手分别握住绳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动绳子使绳子振动起来,以手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如图是健身者右手在抖动绳子过程中某时刻的波形,若右手抖动的频率是 2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波长为 12mB. 该时刻M点的位移为C. 该时刻N点的振动方向沿 y轴负方向D. 再经过 0.125s, M 点经过的路程为 30cmE.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M的振动方程为(ii)如图,半径为R=30cm的玻璃球台,球台平面对应的球心角为120°,与球台平面等面积的单色光柱垂直台面射向球体。已知玻璃对单色光的折射率为2,光在真空中的速率为 求:(1)求:该单色光在玻璃球台中的传播速度;(2)求: 同时垂直射入玻璃球台的光中,最先在球面处发生全反射的光,在玻璃球台内传播的时间(只考虑全反射)。13/1535.【化学一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铜、镁、钙、锡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和 中阳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S、O、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CuSO 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 ,向盛 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该过程涉及的总离子方程式 。(3)叶绿素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如下图所示,其中存在 (填序号)。a. 非极性共价键 b. 离子键 c. 配位键 d. σ键 e. π键 f. 氢键(4) 碳酸盐的热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热分解温度:CaCO (填“高于”或“低于”) ,原因是 。(5)磷青铜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P原子位于由铜原子形成的 的空隙中。若晶体密度为ag·cm ,P.与最近的Cu原子的核间距为 nm(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 分)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可用于防治脊椎麻醉及治疗低血压。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可由化合物 E 制备得到,E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结构简式为 , CH OCH CH OCH Cl 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3)设计A→B, D→E两步的目的为 。14/15(4)F 是 E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氨基化合物,不能与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 F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A的合成路线:37.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 分)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但未经处理的苹果汁在放置过程中会产生褐色物质。某果汁生产企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生产流程,所生产的苹果汁无色透明。回答下列问题:(1) 在果汁生产过程中,一般多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95-100℃ 、15 s),与高压蒸汽灭菌法相比,这种灭菌方法在条件控制方面的区别是 (答出两点)。(2)苹果汁生产过程中,在“脱胶”时加入了适量的果胶酶,果胶酶能够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原因是果胶酶能够 。在果汁生产中,除了酶和苹果的用量外,影响果汁产量的因素还有 (答出两点)。(3)果胶酶并不只是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工业生产中若要分离出不同的果 胶 酶 , 可 以 采 用 凝 胶 色 谱 法 , 该 方 法 分 离 蛋 白 质 的 基 本 原 理是 ,为了提高果胶酶的重复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将果胶酶进行固定化, 般来说,酶固定化比较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4)将完成脱胶过滤后得到的果汁,输入“吸附树脂柱”中,以一定流速通过树脂柱后,果汁颜色变浅甚至消失,据此推测树脂的作用是 。果汁中有色物质含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比色法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15/15成都七中高 2024届一诊(热身)理综考试题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D B D C D BD CD AD22、答案: 12 0.20 0.13 (每空 2 分)23、 答案:(1) R4 (1 分)、 R2 (1 分) (2) (3 分)(3)6.0(2 分) (4)电动机突然开始转动,产生了反电动势(2 分)24、答案 (1)a =1.25 m/s21 ,a 22=5 m/s ; (2)x=0.04 m解析:(1)设绝缘板 A 匀加速和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匀加速和匀减速的时间分别为 t1 和 t2,P、Q 高度差为 h,则有1 1a1t1=a2t2 h= a t 21 1 + a2t 222 2解得:a1=1.25 m/s2 a2=5 m/s2 4 分(2)滑板 B 在绝缘板 A 匀减速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竖直方向上 mg-N=ma2 水平方向上 Eq-μN=ma3解得 a3=0.1g=1 m/s21在这个过程中滑板 B 的水平位移大小为 x3= a 23t2 =0.02 m 3 分2在绝缘板 A 静止后,滑板 B 将沿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4,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g-Eq=ma 2 4 得 a4=0.1g=1 m/s该过程中滑板 B 的水平位移大小为 x4=x3=0.02 m 3 分最后滑板 B 静止时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 x=x4+x3=0.04 m 2 分625、答案(1)3mg ;(2) L7解析:(1)设小球滑出圆弧轨道时的速度为 v0,刚被卡住瞬间速度为 v,与小盒 C 相连的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 T。对小球:1从 A 到 B,由动能定理:mg 2L mv20 (1 分)2小球撞击 C 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mv0 (m m)v (1 分)对小球和 C 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v2T 2mg 2m 解得T 3mg (2 分)2L1 / 5{#{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3 2 33 3 3 6则: x x1 x2 x3 210 L L L 2 L L (2 分) 10 10 10 3 71 1034(i)ACE(选对一个得 2 分,选错一个扣 3 分,全对得 5 分))(ii)答案(1)1.5 108 m/s ;(2)8 10 9s解:(1)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c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v 解得 v=1.5×108m/s (4 分)n(2)设光在玻璃球内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C 则有1sin C n解得 C=30° (2 分)由几何关系可知,最边缘光线在界面的入射角为 60°>C该光线经过 3 次全反射而射出球台,传播时间最长, (2分)4R传播时间 t 解得 t=8×10-9s (2 分)v化学参考答案7A 8C 9B 10B 11B 12D 13C26. (15 分)(1) 圆底烧瓶(1 分) 5:1(2 分) 防倒吸(1 分)(2)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2 分)(3) 碱式(1 分) 8H++2ClO2+10I-=5I2+2Cl-+4H2O (2 分) 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 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2 分)540(2 分) bc(2 分)27. (14 分) (1) 加快反应速率(1 分) NaOH 溶液(1 分)(2) SiO (1 分) 4Fe3++Cu S=4Fe2+2 2 +2Cu2++S↓(2 分)(3) 将 Fe2+转化为 Fe3+,易于除去 (1 分) CuO(2 分)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2 分)(4)方案Ⅱ(2 分)(5)20(2 分)28. (14 分)(1) 2NH3 g CO2 g CO NH2 s H2O g ΔH=-43.0kJ/mol(2 分) 2 4(2) 5.00 10 mol L 1 min 1 (2 分) 30%(2 分)(3) x 增大,等同于通入氨气越多,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2 分)3 / 5{#{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2.25 2 9 2 kPa 或 kPa2 2 (2 分) p0 4p0CO NH 6e 8OH N CO2 (4) 2 2 3 6H2O(2 分) 15g(2 分)236.(15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 醚键 (2)加成反应 (3)保护 A 中酚羟基不被氧化(4)4(5) (3 分)4 / 5{#{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生物参考答案1-6 BAC BDC29. (10 分,每空 2 分)(1)光照强度(2)呼吸速率增加量(3)②高温、正常光强 正常温度、高光强 ③甲组和丙组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开度大致相同,乙组的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和丙组 (②正常温度、高光强高温、正常光强 ③ 甲组和乙组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开度大致相同,丙组的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30.(9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 (1) 主动运输 钾离子进入细胞后,细胞内浓度升高,细胞吸水(2 分)(2) K+载体蛋白数量有限或能量有限(写出一点即可) 越快(3) (2 分)(4)将长势相同的拟南芥幼苗随机平均分成 2 组,甲组无氧气,乙组有氧气,放在黑暗环境,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幼苗根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2 分)31.(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感染病毒潜伏期约 2 周(感染 2 周内病毒少,很难检测到)(2 分)(2) 效应 T 细胞 吞噬细胞(3) 1 不变色 变红色 T 线与 C 线都变红色(4)证明层析过程顺利完成,检测试纸条工作正常。(意思对给分)(2分)32.(10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1)有刺种(1 分) 遵循(1 分)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B、b 位于 X 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①猫叫综合征 ②甲×卵形(雌株)(3)戟形:卵形=1:137. (15 分,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温度更低,时间更短,压强更低(2)分解果胶,瓦解细胞的细胞壁和胞间层 pH、温度、酶催化反应的时间(3)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 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4)吸附有色物质 将被测果汁的颜色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再通过计算获得果汁中色素的含量(3 分)5 / 5{#{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pdf 高2024届高三上期12月22日一诊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