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复习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复习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学习目标
1.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
2. 按劳分配的内容、要求、实行的原因和意义
3. 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举措。
二、背诵内容
知识点 一次盯抠 二次盯抠 三次盯抠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内容、要求、原因及意义
我国居民的收入来源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三、学习内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
(2)原因: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 、 、 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 、 和 ,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 。我国坚持 、 ,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 、 。
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 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人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 、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 、
的社会地位。
按要素分配
(1)种类: 、 、 、 、 、 、
(2)意义:
居民的收入来源
按性质分 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国有、集体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村的联产计酬收入)
按要素分配(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科技入股收入;租金收入;私营企业工资奖金津贴;非公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稿酬收入;个体经济收入;)
按个人获取收入途径分 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 、 、 等
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 、 等
其他收入形式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 、 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 、 、 、 、 等。
劳动的重要性及要求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 。要弘扬 、
、 、 的社会风尚。树立以 、
以 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 、 、 致富。
【对点练习1.1】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开网店、炒股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在自家门口炒股、创业也不再是新鲜事。这表明,在我国农村( )
①按劳分配不再是收入分配的主体
②农民获得劳动之外的收入渠道增多
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
④购买股票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对点练习1.2】
小李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一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小李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
A.4万元;3万元
B.5万元;3万元
C.4万元;2万元
D.5万元;2万元
【对点练习1.3】
我国居民的收入来源多种多样。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有( )
①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
②在国有企业工作获得的收入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入
④最低生活保障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必要性:
分配制度是促进 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 ,是 、实现发展成果由 共享最 、最 的方式。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总体来说:理顺 、 和 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 、 、
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 、 的收入分配制度。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
(2)两个同步:
(3)初次分配方面:
(4)再分配方面:
第三次分配
【对点练习2.1】
近年来,国家加快落实一系列金融政策:实施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益,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这表明( )。
①我国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国家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③财产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我国逐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对点练习2.2】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
①取缔高收入
②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③扩大高收入群体
④调节过高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选做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使人民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易错提醒】
1.( )实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2.(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政治条件决定的。
3.(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属于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4.(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5.( )劳动性收入仅仅指居民的工资收入。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当堂检测】
1.某国有经营单位改革分配机制,将职工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息息相关。这一做法( )。
①坚持以劳动数量为尺度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分配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④说明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唯一分配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数字经济”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时代。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这一重大创新( )。
①进一步鼓励数据生产要素发挥其价值,促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
②将打破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发展的制约,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有利于调动数据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④是对数据生产要素合法性的确认,将直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等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归纳总结】
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一、学习目标
1.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 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有哪些?
3.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背诵内容
知识点 一次盯抠 二次盯抠 三次盯抠
社会保障的地位及作用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学习内容
(一)多种多样的的社会保障
1.地位:
社会保障是 、 、 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 、 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2.作用:



3.构成
社会保障主要由 、 、 、 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
地位 社会保险是 。
资金来源 、 、 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保障对象 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
作用 保障公民 。
分类 包括 、 、 、 、 等。
【注意】区别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项目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性质
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
费用来源 全部由 承担 由 、 和 分担
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2)社会救助
地位 是 、 的社会保障形式。 是 的“最后一道防线”
资金来源 政府通过 的财政资金
保障对象 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
作用 保障
(3)社会福利
地位 是 的社会保障
资金来源 和
保障对象 、 、 、 和其他社会成员
作用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4)社会优抚
地位 、 、 、 的特殊社会保障。
保障对象 、 以及 等
保障方式 物资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
作用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提振民族精神
【对点练习1.1】
人们在遇到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问题时,会获得不同的社会保障。人们获得的下列不同保障与社会保障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
①某贫困家庭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
②企业职工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社会保险
③某农场受灾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社会保险
④受灾群众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对点练习1.2】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某地首创“承包户+经营户+保险公司”的土地流转模式,由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投保“买单”,为土地承包户和经营户提供保障。对于这一模式产生的效应,下列传导流程正确的是( )。
缴纳商业保险金→规避流转风险→农民收入增加→土地合理配置
缴纳商业保险金→规避流转风险→农业规模经营→农户收入增加
缴纳社会保险金→规避流转风险→土地合理配置→农业效益提高
缴纳社会保险金→规避流转风险→农业效益提高→实现乡村振兴
【对点练习1.3】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礼记》中指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可见,社会保障( )。
①由商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②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
③有强制性,可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能够化解社会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 。
【措施】要建立起 、 、 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的维护好 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 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
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 。同时, 是 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 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 相适应、 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原因】享受 是 的一项 ,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 、 、 和 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 , 。
④总之,
【对点练习2.1】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 )。
①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③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④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
保障水平极高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对点练习2.2】
2022年11月19日,云南红河州发生地震,当地政府迅速就此次地震的抗震救灾及应急处置工作作出部署。政府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等形式,帮助基本生活陷入暂时性困境的人员渡过难关。当地政府的举措( )
①通过无偿帮助,发挥了社会互助功能
②消除了贫富差距,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化解了社会矛盾,是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举措
④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利,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生活秩序稳定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选做题】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 15 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其中提到,“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已有近 22 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79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同比分别增长26.6%和7.7%。今后,民政部将牵头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保障制度,积极为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大力支持各地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动养老设施。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易错提醒】
1.( )社会救济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2.( )国家依法建立起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
3.( )社会福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消除贫困和贫富差距。
【当堂检测】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其中就包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 )
①均等对待每个公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做到权责分明
④搞好慈善活动,鼓励企业多捐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年,我国将继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优化现行制度,补齐短板,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这表明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①确保每个公民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目的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③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大多市场风险是可以通过保险手段化解的。以食品安全责任险为例,企业投保后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可以按约及时补偿受害人,同时保险公司“连餐馆用啥洗碗都管”,有利于督促企业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责任险( )。
①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发挥了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
③是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方式
④促进食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诚信经营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
【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