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爱国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永恒的话题,我们今天学习一首明代夏完淳的爱国名篇——《别云间》
别云间
夏完淳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祖籍浙江会稽,明思宗崇祯四年生于松江(今属上海),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背景简介:
《别云间》是作者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初读课文,读出停顿
朗读节奏: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重点字词:
【羁(jī)旅】长久漂泊外地。
【云间】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栓,梱)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毅的魂魄。
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广。
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2.“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3.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
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5.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
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6. 《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
有“泉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7.《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8.《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
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亡国之痛,壮志难酬的悲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写作手法
用典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被囚禁的人。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双关
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拓展训练
1.你还知道哪能些大义凛然的正气之诗?自己也试着写一首看看能写出什么韵味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总理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课堂练习
1.《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 ________________ ,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一方面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间
此去誓死不屈
行将永别的故乡
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课堂练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两句,化用了_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不屈的意志与信念。
毅魄归来日
屈原
《国殇》
身既死兮神已灵 魂魄亦兮为鬼雄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夏完淳的其他爱国诗篇。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