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2课时 观察星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2课时 观察星空 》教案

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12课时 观察星空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的第12课时,主要内容是观察星空。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星座、北斗七星、北极星和银河系等的认识,同时关注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理解星座的概念,知道星座的划分。
2. 通过观察,认识并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3. 认识银河和了解银河系的概况。
科学探究:
1. 能够利用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2. 观察并记录星座的特征。
科学态度:
1. 培养学生观测星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2. 初步认识到中国在宇宙探索中的艰难历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三、教学重点:
利用软件观察星空,认识典型星座。
四、教学难点:
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
五、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基础的天文知识,如太阳、月亮、星星等,但对星座、北斗七星、北极星和银河系等概念了解较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和观测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六、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星空的图片或播放一段与宇宙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展示一张绚丽多彩的星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星星、星座等元素,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Step 2:引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星座的图片,解释星座的概念,并简要介绍星座的划分方法。例如,展示一张包含不同星座的图片,并解释星座是人们根据星星的相对位置勾画出的形象,不同的星座代表着不同的神话故事或文化传统。
然后给学生展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图片,并解释它们在星空中的位置和作用。例如,通过展示一张北斗七星的图片,教师解释北斗七星是位于大熊星座中的一组星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而北极星则是位于北斗七星的一颗比较亮的星星,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北方的方向。
Step 3:科学探究活动
3.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天文观测软件,通过软件观察星空。例如,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软件,如何调整观测时间和位置,以及如何放大和缩小观察范围。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指导,使用软件观察不同的星座。
3.2 学生自主观察和记录,尝试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例如,学生可以在软件中找到大熊星座,并通过比对星座图片和软件上的星星位置,找到北斗七星。然后,他们可以利用北斗七星指向北极星的方法,尝试找到北极星。学生可以用手绘的方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星座和它们的特征。
Step 4:银河系的认识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银河系的概况,简要介绍银河系的形态和组成。例如,教师展示一张银河系的照片,并解释银河系是由大量的星系和恒星组成的庞大星系群。同时,教师可以介绍银河系中的太阳系,让学生了解地球所在的位置。
Step5:培养科学态度
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在宇宙探索中的艰难历程,如中国的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中国在宇宙探索领域的努力和成就。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发展和贡献。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对社会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如此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Step 6:总结与延伸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和了解银河系的过程中,培养了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奥秘,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七、板书设计:
观察星空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利用软件观察星空、认识典型星座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初步了解了星座、北斗七星、北极星和银河系等知识。同时,通过介绍中国在宇宙探索中的努力和成就,引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影响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