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中考模拟卷 语 文考生须知:1. 本卷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全卷共 6 页, 16 小题, 其中卷面书写 3 分。2. 答题前, 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 姓名、 考场、 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卷;一、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追逐榜样之光, 汲取精神力量 ”主题班会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9 分)【任务一】撰写班会开场白小语草拟了一段开场白, 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修订并补充。(1) 榜样是坚守与付出。 2023 年“感动中国人物 ”徐淙祥种了一辈子庄稼。 耕耘时节, 禾苗 在汗水中抽穗; 收获时节, 稻麦在农机下归仓。 他是泥土上的黄牛, 是夕烟下的英雄。 (2) 榜样是责任与担当。 杜甫生活困苦, 仍心 系天下苍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 陆游重病卧床, 仍充盈报国热血①“ ▲ , ▲ ”。 (3) 榜样是信念与操守。 刘祯借松柏之刚劲, 明志向之坚贞: “ 岂不礼凝寒, 松柏有本性 ”; 周敦颐借莲花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②“ ▲ , ▲ ”。 (4) 榜样是自信与奋进。 李白虽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 仍对前途乐观豪迈: ③“ ▲ , ▲ ”; ④ ▲ 。 (5) 榜样是一种精神, 在这个浮燥的时代, 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武装我们的内心, 来升华我们 的灵魂。1. “开场白 ”第(2) (3) (5) 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 请帮助改正。 (3 分)2. 请帮小语补充引号内的古诗文名句; 并根据第(4) 段段意, 仿照前句, 再补充一个古诗文名句论据。 (8分)【任务二】感受歌词的力量3.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歌词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关任务。(3 分) 同一 片大海和天空, 同迎着黎明和繁星, 同样的向往和憧憬, 同圆我们一个梦, 我们同拥有一个家。心相融爱相加, 纵天涯隔不开牵挂, 亿万个骄傲的声音, 汇聚成一 句话: 你和我同住亚细亚。 同呼吸同感 受同梦想, 同爱同在同分享, 用拼搏挥洒每一刻。 为胜利而欢呼, 为勇气而高歌, 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 同爱同在同分享, 让世界见证每一刻。 生命温暖生命, 力量激发力量绽放, 我们同拥有一个家。班长: 我很喜欢这首歌, 温暖有力量。 歌词中用了许多“ 同 ”字, 它唱出了亚洲人民的共同心声。你: 是啊, “ 同 ”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被写作, 由 (凡, 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 及 (口, 劳动 号子) 组成, 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 可见, “ 同 ”的本义是指(1) ▲ 。小文: 我也喜欢这首歌, 歌词还表达了亚洲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你: 嗯嗯, 我很喜欢 “ 力量激发力量绽放 ”这 一 句, 因为这句歌词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既表示 (2) ▲ , 又表示 ▲ 的意思。【任务三】寻找名著中的榜样4. 班主任建议同学们从名著中汲取榜样力量, 在班会上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榜样。 请你从以下名著中推选 一个你心目中的榜样人物, 结合相关情节阐述其精神价值,写一段推荐语。 (150 字以内) (5 分)A.《红星照耀中国》 B.《水浒传》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海底两万里》语文中考模拟卷 第 1页 (共 6 页)二、 学校组织开展“2023 年暑期档影视文化 ”主题探究活动, 以下是探究小组收集的材料, 请你参加并 完成相关任务。 (13 分)【影视调查】(图片来源: 拓普 2023 年暑期档电影观众调研)【影视时评】文化共鸣 市场共赢①更值得关注的是, 在有多部进 口影片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 截至 8 月 27 日,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 高达 87.66%, 创下历史新高。 国产电影扛起了大部分票房, 并非因为某一部电影异军突起,《长安三万里》 等影片都获得了较好的 口碑和较高的票房。 优质影片分布更加合理, 题材更加多样, 类型更加丰富, 国产 电影呈现出质量整体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实现了观影人与电影人共赢。②今年的暑期档, 是国产电影的收获季。 来自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 截至 8 月 18 日 7 时, 今年暑 期档票房达 178 亿元, 超过 2019 年暑期档总票房, 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最高票房纪录; 票房突破 20 亿元 的影片有 4 部, 也创下中国影史暑期档新高。 截至 8 月 27 日, 暑期档观影总人次超过 4.94 亿。 一 系列数 据, 显示出电影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 极大提振了行业信心。③电影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既有精湛的艺术表达、 精良的技术制作, 还在现实性、 话题性或 情怀感、 艺术风格等方面与观众形成心灵共振, 电影作品才能受到观众欢迎, 以良好的 口碑维持市场的热 度。 比如,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以 48 首经典唐诗为媒, 塑造了以李白、 高适、 杜甫、 王昌龄等为代 表的诗人群像, 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观众的感召力。 一些现实题材的电影作品, 则以其话题性 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比如, 关注网络电信诈骗问题的《孤注一掷》、 鼓励每个人坚持梦想的舞蹈题材电影 《热烈》等, 都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证明深刻映照现实生活的作品总是可以打动观众。④今年暑期档票房创下新高, 固然有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观众观影热情集中释放的因素存在, 但更重 要的原因是电影品质的提升。 国产影片制作水准越来越高, 而且通过深耕本土文化, 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 情感与文化共鸣, 从而有了更强的票房号召力。⑤电影创作, 有创新才有市场竞争力、 票房号召力。 近年来, 中国电影不断拓展题材边界, 创造出新 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 进一步增强了国产电影的吸引力。 以今年暑期档为例,《封神第一部: 朝歌风云》 是一部神话史诗类型电影, 《长安三万里》则为“诗歌电影 ”打开了空间。 这些立足本土文化的探索得到 市场认可, 鼓励更多中国电影以作品新意打动观众, 以观众 口碑驱动票房, 形成良性循环。 从这个意义上 讲, 中国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自觉, 给了国产电影更大的探索空间、 更强的创新动力。⑥电影是时代的产物、 时代精神的表达。 中国电影拥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发展脉络, 其价值内核与艺 术表达扎根于我们脚下的土地。 中国电影走向未来, 离不开这片深厚的文化土壤。 期待更多中国电影拥有 更高的艺术水准和工业品质, 更好反映这片土地人们的情感和关怀、 这个时代人们的气息和声音, 从而获 得更多关注, 赢得更大市场。(文章来源: 2023 年 8 月 29 日《人民日报评论》)语文中考模拟卷 第 2页 (共 6 页)【影视新闻】8 月 16 日, 社团组织“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 ”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称电影《长安三万里》“部 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 部分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与真实历史不符, 极易误导观众, 特别是青少年观 众, 影响历史人物出生地、 事发地的同胞感情 ”。 本着“还原真实历史, 维护历史人物真实性 ”的目的, 该学会委托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 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 要求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制片方、 导演、 编剧 等发表纠错、 致歉声明。(来源: 澎湃新闻 记者岳怀让)【影视访谈】专访《长安三万里》监制于洲: 诗游长安 寻梦大唐(节选)问: 为了保证对历史的尊重, 电影是如何搜集史料、 取材采风的?于洲: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立项之初我们就确定了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诗意 ”,第二个是“唐风 ”, 第三个是“ 壮美 ”, 第四个是“考究 ”。 我们也去到长安, 去到潼关, 对很多学术问题我们进行了探讨 。 但这毕竟不是一个纪录片, 它是一部电影。 我们学习借鉴了《觉醒年代》的创作原则: “ 大事不虚, 小事 不拘 ”, 重大的事项、 人物、 历史时间线、 具体情节不能杜撰, 但是有一些历史的空白, 这是一个创作的 空间。 我举个例子, 很多观众会问为什么电影角色上身比较健壮, 腿比较短。 实际上我们对此进行了采风, 因为唐代尚武, 文人墨客都是文武双全的, 所以上半身比较雄阔, 腿稍微短一些, 最终选择了这样一种唐 风造型。5. 请根据上述材料, 探究 2023 年国产影片获得高票房的主要原因。 (4 分)6. 小组在整理【影视时评】材料时, 不小心将前四段的顺序搞乱了, 请你根据议论的逻辑要求, 选择排 序最合理的一项。 ( ▲ ) (2 分)A. ① ③ ② ④ B. ② ① ④ ③C. ③ ② ① ④ D. ④ ③ ② ①7. 请根据【影视新闻】 内容, 将本则新闻改为一句话新闻。 (40 字以内) (2 分)8. 对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要求《长安三万里》制片方、 导演等发表纠错、 致歉声明这一事件, 你怎么看? 请结合以上材料, 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5 分)三、 班级拟制作一期以“唐代诗人李白 ”为内容的美篇, 以下是小组收集、 整理的相关材料, 请你参与探 究并完成任务。 (19 分)材料一: 李白传李白, 字太白。 十岁通诗书, 既长, 隐岷山。 州举有道① , 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 见白异之, 曰 : “是子天才英特, 少益以学, 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 击剑, 为任侠, 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 与孔巢父、 韩准、 裴政、 张叔明、 陶沔居徂徕山, 日沉饮, 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 南入会稽, 与吴筠善。 筠被召, 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 知章见其文, 叹曰: “子, 谪 仙人也! ”言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 论当世事, 奏颂一篇。 帝赐食, 亲为调羹, 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 徒醉于市。 帝坐沈香亭, 意有所感, 欲得白为乐章; 召入, 而白已醉, 左右以水靧② 面, 稍解, 授笔成文, 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 数宴见。 白尝侍帝, 醉, 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 耻之, 擿其诗以激杨贵 妃, 帝欲官白, 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益骜放不自修, 与知章、 李适之、 汝阳王琎、 崔宗之 、 苏晋、 张旭、 焦遂为“ 酒八仙人 ”。 恳求还山, 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 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 转侧宿松、 匡庐间, 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 逃还彭泽, 璘败, 当诛。 初, 白游并州, 见郭子仪, 奇之。 子仪尝犯法, 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 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 还寻阳, 坐事下 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 道寻阳, 释囚辟为参谋, 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 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 而白已卒, 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释】①有道: 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②靧(hui): 洗脸。语文中考模拟卷 第 3页 (共 6 页)材料二: 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整理李白经历概述 对应作品 时空定位 诗眼24 岁。 辞亲远游, 游峨眉山, 出三 峡, 至江陵, 遇司马承祯。 《峨眉山月歌》 秋夜 峨眉舟中 思君《渡荆门送别》 夜 荆门舟中 怜故乡32 岁。在长安穷途失路。 送友人入 蜀, 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行路难三首》 (其一、 其二) 未知 长安 心 茫然34 岁。 春在洛阳。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 洛城 故园情38 岁。 一说此诗写于天宝六年(47 岁) 。 《送友人》 春暮 渡口 游子意 故人情49 岁。 在金陵, 怀念子女、 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春夜 五溪 愁心材料三: 李白诗三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 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 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 三暮何太迟。 三朝又三暮, 不觉鬓成丝。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白间, 千里江陵一 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注: 辞亲远游, 游峨眉山, 出三峡所作。 注: 因永王李璘案受牵连流放 夜郎, 途径三峡所作。 注: 诗人流放途中遇赦返还时 所作。 又名《下江陵》。◎任务一: 初识文意·撰写人物短评9. 根据要求, 完成任务。 (10 分)(1) 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 分)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见白异 之 课内迁移法: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① ▲与吴筠善 . 查阅字典法: ①好, 善良的; ②善于; ③友好, 亲善 ② ▲力士素贵 结合语境法 ③ ▲(2) 用“/ ”给材料一 中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 3 处)。 (3 分)白 浮 游 四 方 尝 乘 月 与 崔 宗 之 自 采 石 至 金 陵 著 宫 锦 袍 坐 舟 中 旁 若 无 人 (3)请你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并结合李白生平事迹及其诗歌, 写一则李白人物短评, 150 字以内。 (4 分)◎任务二: 联读诗篇·设计美篇文案10. 根据要求, 完成任务。 (5 分)(1) 小组在讨论《峨眉山月歌》美篇时, 设计了如下文案: 一张照片: 峨眉山月倒影图; 一张船票或行 船路线图: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请你代表小组解释这样设计的理由。 (2 分)(2) 材料 3 中, 三首诗歌都写到了过三峡的经历, 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3 分)◎任务三: 诗酒青春·研讨李白诗风11. 都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你如何理解“浪漫 ”这个词? 请结合他的一首诗作进行阐释。 (4分)语文中考模拟卷 第 4页 (共 6 页)四、 班级开展散文阅读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6 分)窗 花初夏的一个下午, 一只布谷大概迷路了, 在城市上空孤单地叫着, 时远时近。 黄昏快要到来, 我留意 到它好长一 阵没有发声了, 就想, 它终于找到归路, 还乡了。布谷! 那叫声, 却突然在我家窗外冒了出来。 窗关着, 那里并不能停留一只鸟。 我上上下下搜寻, 直 到眼睛让两团红色晃得花了起来。 那是两幅红色窗花。 窗花里藏着鸟, 都不是真鸟。我还是等了等, 才把窗轻悄悄推开, 没有一个扑棱棱的意外。 两幅窗花随着各自安身的窗玻璃, 拉开 了一 点距离。 左边一幅是四方形, 四边布满了梅花。 今年是兔年, 所以梅花中央有两只兔子, 一只曲着前 爪站着, 一只趴在地上, 都乖乖地仰着头和梅花枝上的一只喜鹊说着什么。 从空白处钤印的“ 玉兔迎春 ” 四个字来看, 喜鹊虽高高在上, 却是一个配角。右边一幅是圆形, 周围布满了梨花。 两只燕子正从花间往外飞, 嘴里衔着一朵梨花的那只已半身出框, 另一只紧随其后。 花间也有钤印, 是“ 与物皆春 ”。我已经看出来, 两幅窗花的材质都不是纸, 只不过薄如纸罢了。 图案也不是镂空的, 只不过通透之处 与玻璃同色罢了。 那么, 那样的窗花, 还是农耕文化之花吗?窗花是窗上张贴的剪纸, 已有上千年历史。 一代一代剪纸艺人靠着双手, 靠着刀剪和纸, 让剪纸艺术 翩然传到今天。 而今, 凭着手手相传的温度提升, 凭着环环相扣的物流跟进, 窗花可以让城市任何一个门 户顺利接收, 为任意一扇窗添上祥瑞之景。 但高楼大厦窗玻璃那一个尺度, 显然又让窗花那一份娇弱感到 了局促, 也让乡野风味、 俚俗风趣等都有了一个换装进城的心思。 可以说, 窗花, 恰是可以一窥民间艺术 之流变的窗 口。天色暗了一些, 我并没有从那窗前离开。 窗花里的花就不说了, 兔子也不说了, 但是, 那鸟, 我见了 它们, 怎么会没有几句话要说呢?听, 布谷又在远处叫起来了。我突然想到, 刚才眼皮底下冒出的那一声, 会不会是某个孩子气的邻居模仿布谷, 或者, 那就是一个 孩子的模仿呢? 要不, 那会不会是谁把电子钟和手机之类拿到了窗 口, 把从布谷那儿照搬来的铃声放送出 来, 给那只真正的布谷一个回应呢?窗花并不能为我作证, 刚才有一只真正的布谷飞过。 那么, 那布谷, 会不会是从我梦中飞出去的一只 呢?我到了那会儿才想起来, 之前我从一本书上知道, 布谷是胆 小 的 鸟。 它每年只有到农忙时节才会出来 一 阵, 并且不把自己藏好就不会发声。 怪不得, 我至今都没有见过它的模样。 我却一直认为它是不由分说 的鸟, 是飞来飞去的小喇叭。 我小时候在太阳下干活, 它躲在某个清凉的地方, 小眼睛一 定看见我割了那 么多麦子、 拾了那么多麦穗, 还照样不断给我下达命令。 我一 点也不怕它, 它叫一声, 我就学着它叫一声。 我那是要把每一声都还给它, 有时抬头向着蓝天, 有时埋头朝着大地。 结果, 它一直当着它的小喇叭, 我 很快就成了临时的小哑巴。 几十年过去, 我大概把记忆里的那些叫声相加成了一个总和, 因此, 一只孤单 的布谷在城市里的叫声, 一嘴一嘴啄破了我的一个下午, 又一 句一 句唤回了我的一个春天。喜鹊和燕子在窗花里, 而其他鸟, 包括布谷, 都在记忆里。窗外, 窗花之外, 已是一派暮色。 家人们早已回来, 我家的灯也已经打开。 那两幅窗花, 又参与着迎 接夜晚的仪式。 尽管窗玻璃上多出来了两团红晕, 却是远近高低都不一定能看到。 我自己, 终于, 切切实 实地看到了。 那不是两朵晚霞, 那是被夜晚暂时挽留住的两朵朝霞。我的童年记忆在反复提醒我, 不能怀疑那是一只真正的布谷。 那个夜晚, 我不知道它会歇在哪儿。 我 愿意继续相信, 它是一只 勇敢 的 鸟, 一 定不会被那高耸的灯山灼伤, 或者被漫卷的灯海淹没。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二十几年, 差不多每天都在同一条大街上行走, 感觉不是在追随它, 而是在 模仿它, 包括它的打开、 容纳、 变通、 堵塞, 以及堵塞之后的流动。 无论车流多么嚣张, 我依然能够听见 自己的脚步声, 它和车水马龙一样振振有词, 不断回答我对关于人生意义的新的追问。站在高楼的窗前, 我又有了一个追问。 我一开 口, 却听见了自己的一声回答。布谷!(选自《解放日报》2023 年 8 月 3 日, 作者马平, 有删改) 语文中考模拟卷 第 5页 (共 6 页)12. 把握散文内容。 阅读文本, 根据相关信息, 完成下列表格。 (2 分)时间 所见所闻 所想黄昏快要到来 看到与传统窗花有很大差异的现 在的窗花 那样的窗花, 还是农耕文化之花吗?天色暗了一些 听到布谷的叫声 (1) ▲已是一派暮色 (2) ▲ 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 我依然能够听见自己的 脚步声, 寻求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13. 完成阅读摘记卡。 (6 分)摘记卡摘录 笔记我自己, 终于, 切切实实地看到了。 那不是两 朵晚霞, 那是被夜晚暂时挽留住的两朵朝霞。 (1) 有同学在阅读时, 觉得此句这样写有点意思, 但又说不出来, 请你作一赏析性批注。(1) 我到了那会儿才想起来, 之前我从一本书上知 道, 布谷是胆 小 的 鸟。 (2) 我愿意继续相信, 它是一只 勇敢 的 鸟, 一定不 会被那高耸的灯山灼伤, 或者被漫卷的灯海淹没。 (2) 作者对于布谷的评价是否自相矛盾, 谈谈你 的理解。14. 解答疑难问题。 在班级阅读分享会上, 同学们就“文章结尾部分的画线句子能不能去掉 ”这一 问题展 开讨论。 你们小组认为不能去掉, 请你代表小组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解释原因。 (3 分)15. 选用散文题目。 有同学认为题目改为“布谷 ”更贴切, 你的看法呢? 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5 分)16. 分享阅读思考。 (任选其中一个任务写作。 ) (50 分)任务一:贴窗花是一种习俗。 作者从家里贴的窗花上, 窥见到了民间艺术之流变, 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那样的 窗花, 还是农耕文化之花吗? 其实, 从小到大, 许多传统习俗伴随我们成长。 以下是部分习俗:(小孩周岁:给宝宝穿新衣服、给宝宝准备礼物、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结婚习俗:放鞭炮、贴双喜字、门闩红包、新娘戴红盖头、带嫁妆、宾客送红包……元宵节: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燃灯、观潮、赏花(主要是赏桂花)…………)在这些传统习俗里, 你也许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 也许发现它值得保存的内涵, 也许察觉到它不合 时宜的地方。 请就个人生活见闻, 以“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 我看见 ▲ ”为题, 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 叙述事件, 可以发表观点展开论述, 还可以……, 写出你的经验、 感受或思考。 不少于 500 字, 不要出现 个人真实信息(校名、 人名等)。任务二: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与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关系: 差不多每天都在同一条大街上行走, 感觉不是在追 随它, 而是在模仿它, 包括它的打开、 容纳、 变通、 堵塞, 以及堵塞之后的流动……, 我们同样每天面对 熟悉的事物, 你又有怎样的经历、 感受与思考? 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题目自拟, 不少于 500 字, 不要出现 个人真实信息(校名、 人名等)。语文中考模拟卷 第 6页 (共 6 页)2023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中考模拟卷语文参考答案一、(19 分)【任务一】1.(3分) 生、罹 、躁(评分标准:每字 1分)2.(8分)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④曹操虽人到晚年,仍积极进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评分标准:共 8分,第①处的古诗句子 2分,有错、漏、别字不得分。第④处的论据 2分,要求基本符合本段论点,有具体阐述,古诗文句子有错、漏、别字则酌情扣分。)【任务二】3.(3分)(1)(1分)会同,合力。(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2)(2分)既表示团结能带来强大的力量,也表示这种力量会像花儿一样美好。(评分标准:共 3分,第(1)空 1分,意符即可。第(2)处 2分,每空 1分,有错、漏、别字不得分,意符即可。)【任务三】4.(5分)示例 1: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他们能忍受着过雪山的寒冷,也挨过过草地时的饥饿,更有一些红小鬼被敌人捕获关押,但是他们都敢于直面困难,不惧怕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挫折,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所以,我们也要像红小鬼一样心中有信仰、无惧困难、勇敢前行。示例 2: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保尔是一位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革命,他甘愿牺牲自我;面对疾病,他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他虽然平凡,但是他的勇敢坚韧、不屈于命运,执著追求理想的精神与钢铁般的意志,都深深地激励着我们要勇于拼搏。我推荐《简·爱》中的简·爱:简·爱性格坚强,独立自主,虽相貌平凡,出身卑微,但并不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童年时曾和骄横、恶毒的表哥、舅妈以及冷酷的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曾因为捍卫人格独立而勇敢地放弃已有的“饭碗”。她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是每一个身处逆境的女孩学习的榜样。(评分标准:共 5分,人物及具体的情节叙述 3分,精神阐述 2分)二、(13 分)5.(4分)电影品质的提升,国产影片制作水准越来越高;通过深耕本土文化,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与文化共鸣,有了更强的票房号召力;中国影片拓展了题材边界,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增强了吸引力;影片话题性强,身边讨论的人多,口碑好,传播力强。(评分标准:一点 1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符即可,满分 4分。)6.(2分)B7.(2分)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要求《长安三万里》制片方致歉:与史实不符,已发律师函。(评分标准:共 2分,能概括出事件及原因,意符即可。)8.(5分)示例 1:在观众眼里,《长安三万里》就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既然是电影,就应允许创作团队在尊重重大史实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艺术加工,包括必要的艺术虚构。那种担心该片“极易误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观点,实属多虑。难道我们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讲了那么多课,我们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历史,还抵不过这部电影带来的“副作用”?示例 2:文艺作品不是史学研究著作。它不是来办教育的,它就是个编故事的,它或许试图告诉你点什么——但你要自己懂得分辨。如果你是未成年人,那是你家长的事。如果每一个协会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像这样的角度出发,否定敢于触碰历史题材的作品,并且令其道歉或删改,那么世上将难再有《醒世恒言》《三国演义》,也难再有《长安三万里》。这当然是不合理的。示例 3:这个事件给以后涉及真实历史的影视改编,提了一个醒:在创作过程中,更为慎重地处理真实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如果必须进行较大尺度的改编,能否尝试在该情节展开时的画面上进行简明扼要的字幕提示,或者在片尾加以说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观众把电影故事当真实历史来看。电影的创作空间与自由度要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也要诚恳面对,但这两者之间不应是对立关系,也拥有良好融合的可能性。从这点来看,《长安三万里》片方与创作者,有必要与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进行互动,把这次碰撞变成一次具有传播意义的文化交流。(评分标准:共 5分。能根据文本材料进行理性阐述,评论的观点正确得 1分,内容阐述有理得 3分,语言表达通畅 1分。)三、(19 分)9.(10分)(1)(3分)感到惊异(对……感到惊异);(2)③;(3)向来,一向(2)(3分)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3)(4分)示例 1:豁达的胸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 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示例 2:李白有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示例 3:李白——豪迈超脱的人生。他一生充满自信。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示例 4: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评分标准:观点 1分,结合李白生平事迹及诗歌展开阐述 3分。能自圆其说即可。)10.(5分)(1)(2分)示例 1:本诗主要写作者秋夜行船之事,不以具体描绘景物为要;而以一连串地名更替,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在短短诗行中展现时空的延展。示例 2:此诗,李白用“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映清江的倒影美景,暗点了秋夜行船之事。同时连用 5个家乡地名,借空间的急剧转换生动表现了自己初次离家出峡的复杂情感。(评分标准:共 2分,解释图 1分,解释地名 1分。意符即可)(2)(3分)《峨眉山月歌》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或对友人的思念)的情怀。或: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及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憬之情。《上三峡》表现诗人身处逆境时难熬,愤懑、忧愁之情。《下江陵》表达了诗人流放途中遇赦时喜悦开心,即将与家人相聚的轻快之情。(评分标准:共 3分。每首诗情感分析 1分。意符即可。)11.(4分)例 1:李白的诗歌的浪漫特色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如《上三峡》前四句,诗人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了巫山高入云天、巴水急流滚滚的壮丽景色。“巫山夹青天”,“夹”字用得极其到位,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例 2:李白诗歌的“浪漫”体现在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如在《早发白帝城》中李白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写到了船行之快,也写出了自己被贬时的无奈悲伤之情。平实质朴,浑然天成。例 3:李白之诗歌,浑然天成、毫不做作,给人一种豪迈旷达、清新飘逸之感,山河景色都显得那么生动神奇。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短短两句诗却给人如此宏大辽阔的空间美感。(评分标准:“浪漫”特色的理解阐释 2分,结合诗句分析 2分,意符即可。)四、(66 分)12.(2分)(1)想起记忆中陪伴自己童年的布谷声。(会不会是从我梦中飞出去的一只呢?)(2)看到暮色中像小岛一般建筑的影子和我家灯火映出的两团红晕。(评分标准:每空 1分,意符即可。)13.(6分)(1)(3分)运用短句,突出强调。运用比拟,将灯火映出的窗花比作晚霞和朝霞,写出了窗花的美丽动人;用“挽留”二字写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运用对比,通过“那不是……,那是……”这样的句式,强调了窗花中所饱含的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对农村、童年美好的留恋和坚守。(2)(3分)不矛盾。说布谷胆小是就其生活习性而言,这是客观事实;说它是一只“勇敢的鸟”是作者的主观愿望,布谷在这里是童年和乡村美好生活的象征,作者希望哪怕在城市中浸淫再久,这些美好的回忆都不会被现实的冷酷所磨灭。(评分标准:共 6分。第(1)小题 3分,表达形式 1分,内容及表达效果 2分。意符即可。第(2)小题,“胆小”分析 1分,“勇敢”分析 2分)14.(3分)结构上,呼应开头,开头写布谷在城市迷路的叫声,结尾回以人生追问的一声“布谷”。一头一尾,让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圆融,以布谷这一形象贯穿始终,也让文章线索更加清晰。内容上,结尾的一声“布谷”,暗含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在单调、冰冷、机械的城市生活中,不要迷失本心,要回归童真和传统,从中获得慰藉和前进的力量。突出深化了主旨。(评分标准:结构分析 1分,内容分析 2分,意符即可。)15.(5分)分层赋分选 A.窗花 选 B.布谷层级及赋分标准参考示例 参考示例第一层级(1分)对标题与文章关系理解较文中从始至终都提到窗花。 文章大部分在写布谷的内容。浅,只是从内容角度简单思考。(单点结构)第二层级(2-3 分) 例 1:文中从始至终都提到窗花, 例 1:文章主要是在写布谷的内容,饱能从 2 个以上角度理解标 作者对窗花的描写细致生动,窗 含了童年的回忆,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情题与文章关系且表述通顺, 花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 感。(2分)但思考不够全面深入;能结 爱。(2分) 例 2:布谷是本文记述的重点内容,对合文本相关内容阐述但不 例 2:窗花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 布谷鸟的叙述与描写内容,蕴含了作者够具体明确。(语言表欠通 有内容都是由窗花引出的。窗花 对童年和农耕文化的回忆和怀念之情。顺或夹杂错误信息 2 分) 引发了作者对农耕文化传承的思 (3分)(多点结构) 考。窗花在城市中的渺小,也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3分)第三层级(4-5 分) 窗花既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也是 布谷既是文章主要叙写的内容,更是全能关联思考,结合文本内容 全文重要的线索。窗花在现代都 文重要的意象,它在虚实之间不断转全面深入地阐述标题与文 市的变异,引发了作者对农耕文 化,带来深刻的内涵,寄托作者深厚的章内容、作者情感、主旨表 化和城市文化差异的思考,窗花 情感。布谷蕴含了对童年的回忆,寄托达等方面的关系;思路清 在城市中的格格不入、微不足道 了他的童真童趣。布谷还是人在城市生晰,表述流畅。(若表述不 是身处城市中的人类处境的写照 活中自我迷失和孤独的象征,由此,作够妥贴,或有病句或夹杂冗 (象征意义),由此更引发了作者 者表达出本文的意图:人们应该在快节余信息,得 4分。) 的共鸣,表达出作者写本文的意 奏的城市生活中固守本心、回归本真的(关联结构) 图:在洪流一般滚滚向前的城市 思想。以此为题更贴切。生活中,人们容易迷失自我,而像城市的窗上贴着窗花,依然在小小的一方天地中坚守着一样,人们也应该固守心中那份淳朴,通过对本心的回望来追寻人生的意义。以此为题更贴切。16.作文评分标准(50分)任务一:类别 分 值 细 则45 50 紧扣材料中关于“文化习俗”的主题;叙事内容具体充实,富有真情实感;叙一类卷 ~ 分事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标点正确;500字以上。38 44 围绕材料中关于“文化习俗”的主题;叙事内容比较丰富,具有真情实感;叙二类卷 ~ 分事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晰;语言通畅,标点正确;500字以上。30 37 基本围绕材料中关于“文化习俗”的主题;叙事内容基本呈现,有一定的真情三类卷 ~ 分实感;结构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晰;语言尚通畅,标点错误不多;500字以上。没有围绕材料中关于“文化习俗”的主题;叙事内容单一,缺乏真情实感;结四类卷 30分以下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较大。记叙类议论类类 别 分 值 细 则45 50 文章有针对性,观点鲜明;材料精当,有说服力;结构完整,说理合乎逻辑;一类卷 ~ 分表达得体,语言流畅,标点正确;500字以上。二类卷 38 44 文章较有针对性,观点较鲜明;材料恰当,较有说服力;结构较完整,说理较~ 分有逻辑;表达较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500字以上。30 37 文章缺乏针对性;观点不鲜明;材料基本恰当,缺乏说服力;结构基本完整;三类卷 ~ 分说理基本合乎逻辑;表达基本得体,语言尚通畅,标点错误不多;500字以上。文章没有针对性,基本没有观点;材料不恰当,没有说服力;结构不完整;表四类卷 30分以下达不够得体,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较大。任务二:记叙性文章类 别 分值 文章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思考充分,立意深刻,感情真挚;选材精当,一类 45~50分 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标点正确;500字以上。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明确;思考较充分,立意清楚,感情真实;选材二类 38~44分 合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条理;表达较准确,语言通畅。标点正确;500字以上。三类 30~37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模糊;有一定思考,感情真实;有一定内容;结分构基本完整;语言尚通畅。标点错误不多;500字以上。30 不符合题意;缺乏写作目的和对象;基本没有思考,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四类 分以下构混乱;不成篇。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较大。卷面书写(3分)(建议以现代文阅读答案为内容)说明: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docx 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