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质量监测
理科素养练习题
(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80分)
考试说明1.本试卷共6页。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等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作答试题必须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第1-16是数学选择题部分,每题1.5分,共24分;第17-26题是科学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截至2022年4月30日,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44528000剂次。关于横线上的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读作:三十三亿四千四百五十二万八千 B.接近 34亿
C.它是由33个亿、4452个万和8000个一组成的
D.其中5表示5个十万
2.右图中黑色三角形绕点0(▲)与空白三角形重合。
A.逆时针旋转 90° B.顺时针旋转90°
C.逆时针旋转 180°
D.顺时针旋转 180°
3.一套课桌椅售价403元,学校需要购买49套这样的桌椅。王老师估算了一下,大约需准备(▲)元。
A.15000 B.20000 C.25000 D.30000
4.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100°,那么这个角
(▲)。
A.是底角 B.是顶角
C.不是顶角 D.既可以是底角,也可以是顶角
5.两个数的积是46,将其中一个乘数乘9,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会(▲)。
A.乘9 B.除以 9 C.加上9 D.减去 9
6.学校数学节上,四年级级部举行数学连环画创意比赛,每一个参赛的学生都有一个比赛编号,比如“48031”就表示四年级8班学号为3号的男生,末尾“1”代表男生,末尾“2”代表女生。那么四年级3班的学号为32的女生编号为(▲)。
A.4832 B.4332 C.43321 D.43322
7.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B. C. D.
8.
上面直线上箭头所指的位置表示的数约是(▲)。
A.100750 B.107500 C.170500 D.175000
9.学习了运算律之后,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用下面的四种方法计算630÷45,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630÷9÷5 B.630÷40÷5 C.630÷20÷25 D.630÷9X5
10.已知〇=★+★+★+★,〇+★=70,那么〇=(▲)。
A.9 B.36 C.14 D.56
11.张阿姨买一套衣服用了88元,上衣比裤子贵12元。上衣(▲)元。
A.50 B.38 C.76 D.100
12.小宁是自行车业余运动员,他每小时骑行45千米,如果连续骑行8小时,一共骑行多少千米 列式是45×8=360(千米),这是根据(▲)列式的。
A.速度×时间=路程 B.速度+时间=路程
C.单价×数量=总量 D.单价+数量=总价
13.如图在一个三角形中剪去了一个35°的内角,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360 C.145 D.155
14.把一根16厘米长的绳子剪成3段(每段都是整厘米数),下面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有(▲)组。
①4、4、8 ②5、5、6 ③4、6、6 ④2、7、7
A.1 B.2 C.3 D.4
15.非菲在右图中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两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3)和(7,3),
第三个顶点的位置肯定不是(▲)。
A.(8,3) B.(3,1)
C.(7,6) D.(3,7)
16.芳芳用4根吸管围了一个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将它拉成一个长方形后,高比原来增加1厘米,则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A.9 B.18 C.10 D.20
17.赵忠同学同一时间将右手放入冷水中,左手放入热水中。2分钟后,再同时把两只手放入同一盆温水中。当将两只手同时放入同一盆温水中时,他的感觉应该是(▲)。
A.右手比左手感觉这盆水温度高些
B.左手比右手感觉这盆水温度高些
C.两只手感觉这盆水的温度都很高
D.两只手感觉这盆水的温度都很低
18.酒精灯是科学课上常用的加热工具,必须规范使用。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旁边
B.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C.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物体
D.完成后,用灯帽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19.唐代诗人李贺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诗句中描述的月相是(▲)。
A.娥眉月 B.凸月 C.满月 D.弦月
20.《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写的文章,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天中,同一地点早晚和中午温度不同的原因是(▲)。
A.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
B.太阳在不同时间释放的热量不一样
C.太阳的大小不断变化
D.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地球获得的热量不一样
21.一粒健康的种子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就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保障了物种的延续。下列关于种子繁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种子的子叶在生根发芽后,会慢慢干枯
B.种子的萌发需要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
C.按不同的方向摆放种子,根都会向下生长
D.有些植物不依靠种子也能进行繁殖
22.“春蚕到死丝方尽”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无私的奉献精神。人们总以为蚕吐尽丝后就立即死亡,其实并非如此。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3.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为了清楚地观察昆虫身体结构,我们需要借助观察工具。科学课上用来观察昆虫的工具是
(▲)。
A.平面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放大镜
24.农民伯伯经常从一株健康的菊花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适时浇水,一段时间后新的菊花成活并生长。像这样的植物繁殖方式是(▲)。
A.叶繁殖 B.根繁殖 C.茎繁殖 D.种子繁殖
25.张凯同学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鸟。他发现鸟在筑巢时使用的材料是周围的树枝和草,并且巢会与周围的环境混在一起。鸟类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
A.起隐蔽作用B.起保暖作用C.起通风作用 D.起防雨作用
26.同学们到大自然中观察蜗牛,下列最容易发现蜗牛踪迹的环境是(▲)。
A.教学楼楼顶屋面上 B.教室后的树林里
C.游泳馆的水池里 D.停车场的汽车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6+4+3+4+4+4+4+3+4=36分)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218+502)÷30] 47×101-47 256+(87+44)
2.操作题。
(1)把左边的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画出右图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画出下面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3.鲜鲜水果店原有20箱橙子,每箱质量相等。如果再运进同样的6箱橙子,就比原来增加了72 千克。水果店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千克橙子
4.周末到了,姐姐和妹妹相约同时从两地沿一条公路面对面走来。选择下面的信息,提出一个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①公路全长4千米; ②姐姐的速度是75米/分;
③妹妹的速度是55米/分;④跑了 15分钟。
问题是:
解答:
5.龙游河公园原有一块正方形的花坛,周长是240米。修建时,将花坛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5米。花坛新增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6.右图是小明和小亮所在小区的平面图。小明沿着图中的黑色粗线道路走到小亮家,前3分钟走了24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走到小亮家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7.小明和小力收集邮票。小明收集的张数是小力的5倍,如果小明给小力16张,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小明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小力:
小明:
8.古埃及人用减半(除以2)和翻倍(乘2)的方法计算乘法:两数相乘时,将其中一个数逐次除以2,而另一个数逐次乘2。除以2时如有余数,余数忽略不计。最后将左边一列中的单数圈上圈,对应右边的数相加就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例如:
21×25的计算过程 28×32的计算过程
21×25=25+100+400=525 28×32=128+256+512=896
按这种方法算出下面算式的积,请写出最后的加法算式和结果:
25×18=(▲ )=(▲)
9.数学实践课上,同学们玩拼图,用若干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有序拼接起来,计算出拼成图形的周长,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梯形各边的长度如下图。(单位:厘米)
① ② ③
(1)观察上图,完成表格。
图形序号 ① ② ③ ④ ……
周长(厘米) 8 12 (▲) (▲) ……
(2)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8号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三、探究实践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列是同学们在科学课上探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时的实验装置和所作的曲线图,请回忆自己完成这个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应将装冰块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用石棉网主要是(▲)。
A.避免烧杯底部被烧黑 B.使烧杯中的冰块受热均匀
C.托住烧杯保证安全 D.加快烧杯中冰块的融化速度
2.在实验过程中,张浩读了温度计上的示数(见图乙),此时冰块的温度是(▲)。
A.-2℃ B.2℃ C.18℃ D.-18℃
3.结合图乙和图丙分析:张浩读温度计上示数时,实验差不多已经进行了(▲)分钟。
A.4 B.3 C.2 D.1
4.回忆自己做“冰融化时温度变化”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图丙,可以看出冰开始融化的时间是(▲)。
A.第1分钟 B.第3分钟 C.第 8分钟 D.第 11 分钟
5.回忆自己做“冰融化时温度变化”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图丙,可以看出冰开始融化到结束一共持续了(▲)分钟。
A.11 B.8 C.5 D.3四年级理科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第1-16是数学选择题部分,每题1.5分,共24分;第17-26题是科学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A 3.B 4.B 5.A 6.D 7.D 8.D 9.A 10.D
11.A 12.A 13.B 14.C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21.B 22.C 23.D 24.C 25.A 26.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6+4+3+4+4+4+4+3+4=36分)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00 4700 387
2.操作题。
(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每箱:72÷6=12(千克),(20+6)×12=312(千克)
问题:两人相距多少米?
75×15+55×15=1950(米),4千米=4000米
4000-1950=2050(米)
如图所示。
240÷4=60(米),60×15=900(平方米)
(180+540)÷(240÷3)=9(分钟)
如图所示。
(5-1)÷2=2,16÷2×5=40(张)
8.50+400 450
9.(1)16 20 (2)36
三、探究实践题(每题2分,共10分)
1.B 2.A 3.C 4.B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