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解读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解读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
单元解读
3 课时安排
1 理论依据
4 教学评价
2 教材分析
目录
5 作业设计
6 教学反思
1
理论依据
Part one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部,2020)“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育部,2020)主题意义探究是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组织的灵魂。探究主题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与动力来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程晓堂,2018)12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材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学习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对各单独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王蔷,2021)
4
2
教材分析
Part two
版块 语篇类型 语篇内容 主题意义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对话 讨论林巧稚在高考场上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考试还是救人? 介绍何为道德困境,感受道德困境的复杂性。
Reading and Thinking 人物传记 介绍著名医学家林巧稚的生平事迹,描述其在面临道德困境时所做的重大选择。 阐述优秀道德品质在进行人生选择时所起的重要引领作用。启发学生学习如何面对人生抉择。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说明文 著名医生白求恩的生平及人物评价。 国外著名人物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观。
版块 语篇类型 语篇内容 主题意义
Reading for writing 寓言故事 不同人物对“路中央的石头”做出的不同反应以及最终的结局。 普通人面对社会问题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Video Time 视频 孔子 “仁”的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道德观念与美好品质及重要意义
Project 海报 制作一张宣传海报,倡导人们形成优秀道德品质 深入思考对社会有益的高尚道德品质有哪些,该如何培养和倡导这些优秀品质
单元大观念
了解古今中外不同道德选择带来的结果和影响,分析出道德选择背后的道德观。正确判断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和背后的价值观,分析存在的差异,评判不同人物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意义
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道德与美德并不陌生,有较强愿望和兴趣探索该主题。
学生现有的主题知识零散,不成体系。缺乏对于相关词汇和表达的实践应用。
学生在课上有表达的欲望,但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并且不太清楚该如何形成好的美德与道德品质。
能在引导下较好运用阅读策略获取梳理语篇信息并根据视频画面和语言获取信息。
学情分析
单元目标
课时规划 课时内容 课程类型
第一课时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听说课
第二、三课时 Reading and Thinking 阅读课
第四课时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语法课
第五课时 Reading for Writing 写作课
第六课时 Video Time 听看课
第七课时 Project 单元评价与反思
3
教学过程
Part three
单元学习目标 对应的课时目标 课时与板块
指向的核心素养
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 学生能够: 1.了解著名人物的无私奉献和普通人之间的善良友善 描述林巧稚“道德困境”中的选择及带来的影响,分析选择背后所体现的品质,并结合实际生活解释个人看法。 第 1 课时: Listening& Speaking 第 2-3 课时: Reading&Thinking 掌握跟单元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建立语言基础。能够抓住关键词,理解听力文本大意。
梳理林巧稚的生平事迹,归纳林巧稚人生抉择以及所体现的人生原则、人物品质和美德。
1.阅读并辨别文体 特征及语言特点,有效获取信息。
2.学习伟大人物生平经历,体会重大人生抉择。
1.了解著名人物的无私奉献和普通人之间的善良友善 并从林巧稚的生平中获得启发;阅读白求恩生平介绍,归纳人格品质。 第 4 课时: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1.能 够 理 解 并 省略这一语法现象。
2.促使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抉择,学习伟大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梳理访谈节目中普通人传递善意的故事,分享亲身经历或听到的善行小故事。 第 5 课时: Listening and talking
理解美德的重要性
2.面对社会问题承担责任,并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 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概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总结隐含的教育意义并阐释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第 6课时: Reading for Writing
能够写一篇观点鲜明的故事评论。
用英语介绍孔子和其教育思想,并结合生活实际阐释如何自觉遵守和践行美德。 第 6 课时: Video Time
能够树立美德意识,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设计海报 第 7 课时: Project
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设计倡导践行美德的海报。
4
教学评价
Part four
单元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A(5 分) B(4 分) C(2 分) 自 评 互 评 师 评
语言能力 能够根据美德与道德话题和具体语境,选择适当的词语, 以口头和书面形式 (海报) 流利地交流和表达相关内容。书写美观大方。 能够根据美德与道德和具体语境,以口头和书 面形式 (电子邮件) 形 式较准确地交流和表 达相关内容。书写工整。 能够根据美德与道德话题, 以口头和书面形式 (电子邮件) 形式交流和表达相关内容,书写潦草,语法和句法错误较多。
学习能力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能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资料,有很强的参与合作意识能够利用笔记、图表、思维导图正确地收集整理信息。 在教师的要求下能参 加学习活动查找资料, 参与、合作意识淡薄 不能积极参与小组主 题探究活动,任务不 能按质按量完成, 没 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自评 互评 师评
文化意识 海报制作精美有创新, 凸显保护主题特色。 能通过 PPT 或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海报的设计主题 较突出,但创新点不多,内容稍显平淡,视觉效果一般。能通过 PPT 或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 海报的设计只对主题 作客观表述,表现方 式单一无创新点,交流,传播形式单一化。 。
思维品质 能够探讨阐释美德与道德对于人类的意义; 能梳理不同的美德和道德行为;明白如何养成高尚的美德和道德品质。熟知孔子思想,乐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能够阐释美德与道德对于人类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就道德与美德话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个人所能做出的努力。 对多模态语篇的理解 多基于语篇中的事实 性信息, 能对野道德和美德作客观描述,但缺乏深入的思考。 自评 互评 师评
5
作业设计
Part four
课时分配 板块 课时作业 预计完成 时间
对应的单元目标
第 1 课时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积累本课所学有效表达方式; 2.与同学或家长分享林巧稚的故事 10 分钟
了解道德困境的复杂性。
第 2-3 课时 Reading and Thinking 为林巧稚写一篇《感动中国》推荐信 20 分钟 单元作业 一周内完成
了解林巧稚生平事迹和身上的高尚道德品质。
第 4 课时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复习省略的用法。 10 分钟
运用省略这一语法现象谈论故事发生的情况。
第 5 课时 Reading for Writing 按照draft-assessment-strategy-revise的顺序再次polish自己的作文 20 分钟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地修改自己的故事评论。
第 6 课时 第7课时 Video Time 概述视频内容,运用所学主题词汇阐述孔子思想。 20 分钟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文化。
Project 制作践行美德的海报 30 分钟
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倡导践行美德。
6
教学反思
Part four
A
D
C
B
教材研读到位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展开,关注单元个文本之间的联系,在主题引领下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形成对问题的深层认知,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教学设计有层次
本单元的这 8个课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螺旋式上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在保护野生物种的语境中,学习理解,内化语言,和迁移创新的过程中生成对道德和美德的认识。
04
联系实际生活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将个人对所学语篇的理解和思考与语言的真实运用相结合,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助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拓展学习方式
教学实施过于拘泥于课堂,可以增加项目性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自己到实地考察, 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体会践行美德的好处。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