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2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内能是有一种常见的能量。教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生活现象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提出概念、总结规律并用它来解决问题,符合新课标理念。由于内能不容易被学生直接体验到,所以从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直观引入,通过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渗透核心素养教育,达到课标要求。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机械能等常见的能量,会分析一些生活中的能量变化现象,为学习内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初中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学习内容贴近生活、有动手操作的物理课堂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但生活中与内能相关的结论,如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学生很难理解,课堂中,应该尽量多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能解释现象。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2.科学思维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3.实验探究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4.科学态度和责任(1)通过了解人类认知内能过程的几个片段,感受人类认知内能过程中从宏观跨越到微观的伟大,和人类认知过程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2)通过利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便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难点:内能的概念、热量的概念以及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列举实例教学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压缩空气点火仪、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管、打气筒、水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装着开水的暖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这是什么能量把瓶盖推动的 暖瓶没有动,所以不是机械能,那么这一能量来自哪里呢 进行新课(一)内能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如图1所示,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那么运动的分子是否也有动能呢 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称为分子动能。如图2所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那么,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小组讨论交流由机械能的知识,分析分子的能量。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注意: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单独某个分子的动能或势能不能称为物体的内能。内能是由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议一议]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有没有机械能 有没有内能 运动在空中的球有没有机械能 有没有内能 ②铁水、冰山温度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有内能。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两个问题]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二)内能的改变[想一想]凉水加热成热水后,内能如何变化 [小组讨论]内能大小变化表现在哪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表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内能增加。既然温度变化了,内能也就发生了变化。那么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 ,交流、讨论,尝试归类。以提高铁丝的温度来明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之一:热传递发生的条件:两个物体温度不同。结果:两物体的温度相同实质:内能的转移。传递的是内能,不是温度!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单位是焦耳,即焦(J)。【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多少内能”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是一个过程量,。说法上不能说“具有”“含有”热量!一般说“吸收”“放出”了多少热量。(2)改变物体内能方法之二:做功[想想议议]下面两图(左二)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一和实验二(右二)。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本质。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想想议议]一根粗铁丝的内能增加了,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呢 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这一现象隐含了什么道理呢 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巩固小结引导学生总结:(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大小不和温度有关;(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3)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4)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布置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T~T;2、课外阅读,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板书设计一、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2.单位:焦耳(J)。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4.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二、物体内能的改变的方法1.热传递:(1)发生条件——存在温度差;(2)结果:两物体的温度相同;(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3.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1)热传递:内能的转移,能的种类不变;(2)做功: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