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材分析】本课时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导演,力求生命充盈,学会关切他人,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美好,活出生命的精彩。本课时针对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通过教与学、活动与体验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使学生提升生命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在学习、实践、探索中,让生命充盈,在人与人彼此的关切中传递温暖;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贡献,伟人用品德、才智、劳动等创造非凡的生命价值,普通人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等,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书写不平凡的生命价值。进而总结提升和价值引领,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鼓励学生在体验和探索中,在创造和奉献中,追求生命的美好,活出生命的精彩,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学情分析】处于青春年华的初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热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们中一些人生命价值产生怀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应该是一项关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神圣事业。本课试图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生命质量。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相比小学生和大学生,初中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比小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获得的信息量较大。但他们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没有大学生高,因而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不能全面分析,容易陷入迷茫和彷徨,经常只看到-些消极的东西,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本课的生命教育是针对初中学生这种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展开。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生命的价值,编织自己生命的未来。【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 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健全人格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2.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教学难点】知道人为什么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并让学生付诸实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的价值观准备。教师能够切实领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实质,体验到为生活和社会付出后的价值感和愉悦感,并把这种良好感觉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教学传递给学生。学情准备。了解学生对待生命的真实态度,分析对待生命不同态度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生命观念的引领。2.学生准备:学生可以就“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等话题进行思考,并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却是极其短暂的,正如唐朝张若虚所描述的诗文:“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的一生如江湖,与自然界相比较,那可真是沧海一粟。苍穹深邃,宇宙浩瀚,我们甚至来不及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的生命已经结束,化作尘埃。因为生命太短暂,我们不得不去珍惜;因为生命太匆忙,我们不得不去想办法让生命更精彩。怎样才能让生命更精彩呢 本课时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吧。二、新课讲授学生自主学习贫乏与充盈1. 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 如何让生命充盈起 冷漠与关切3. 如何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平凡与伟大4. 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5. 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一)贫乏与充盈目标导学 研读教材第116页。问题研讨: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提示:(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在生活中展现的姿态是不同的。目标拓展 多媒体展现情境。情境一 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等。情境二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研学旅行;外出旅游,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等。情境三 学习“时代楷模”“新时代好少年”等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思考:根据情境,怎样让生命充盈起来?学生思考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提示:(1)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敞开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3)不断丰富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设计意图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生命需要滋养,掌握让自己生命充盈的方法。(二)冷漠与关切目标导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如何评价两张图片中中学生的行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将会如何选择?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很想帮忙,但有事要做,你会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总结: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但是没有人愿意在遭遇困境时受到对待。生命拒绝冷漠。 渴望温暖是所有人共同的需要,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目标拓展 近年来,“看到老人倒地,到底该不该扶”的话题为什么会成为热点?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希望被如此对待,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人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提示:(1)对这个话题关注的背后,是人性中对温暖的共同渴望。(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善待他人。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传递生命的温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三)平凡与伟大目标导学 1. 材料 生命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它的意义或许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这一生,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有着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有些人的使命是创造,有些人的使命是探索,有些人的使命是关爱,有些人的使命是改变世界。这些使命或许是因为我们所经历的生活,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所拥有的特质和天赋而决定的。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提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有时候,我们不甘心湮没在人群中,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不要虚度年华,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多媒体播放部分伟人与其成就的视频。思考:如何理解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提示:一个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代又一代的人。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伟人创造了社会价值,为社会留下了财富,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材料一 平凡岗位上的倾情奉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9-120页“探究与分享”。材料二 中国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的紧急情况下,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思考:材料表明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提示:(1)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2)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平凡与伟大的关系,认识到只有把小我融人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书写飒意的人生吧!【板书设计】贫乏与充盈 怎样让生命充盈起来冷漠与关切 怎样拒绝冷漠,关切他人怎样理解平凡与伟大【教学反思】本节课力求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如何在生命的长河中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多次运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都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从而受到关注、增强自信。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更有代入感,具有说服力、感染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