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强化训练(难题篇)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客车行了全程的。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小明的邮票比小林多60张,小明后来又购进12张,这时小明的邮票比小林多,小林有邮票多少张?3.有一项工程要铺设下水管道,第一周铺设了全长的,第二周铺设全长的,还剩下340米没有铺,这条下水管道全长多少米?4.修一条长6000米的路,甲队5天可以完工,乙队6天可以完工,如果甲乙两队同时开工,那么几天可以完工?5.东百商场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大衣,每件的售价均为1200元,若按成本计算一件大衣赚了,另一件大衣亏了,那这次交易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请列算式说明盈亏情况6.甲乙两个车间,如果从甲车间调10人到乙车间,这时乙车间的人数正好是甲车间的。已知乙车间原有工人50人,甲车间原有工人多少人?7.光明小学五年级共有学生98人,选出男同学的和3个女同学去参加市举办的数学竞赛,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这个年级男、女同学各多少人?8.一项工程,甲、乙合做10天可完成,甲、乙合做8天后,乙又单独做了5天才完成。若由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9.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独修需30天完成,由乙队独修5天完成这条公路的。甲、乙两队合修3天后,余下的由乙独做,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10.仓库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16吨,第二天运走的吨数比第一天多,两天共运走这批货物的,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11.星星小学组织“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向友好学校捐赠图书。四年级共捐书400本,五年级捐赠的书比四年级多,比六年级少。六年级共捐赠多少本书?12.某公厕平均每时冲水12次,改装感应式节水箱后每次冲水量为5升,比原来节约用水,改造前这个公厕每时的用水量是多少升?13.晓明写暑假作业,第一周写了50页,第二周写的比第一周少,此时作业还剩30页未写。请问:晓明的暑假作业共有多少页?14.一个家具厂要为一所小学生产一批课桌椅,第一周生产了总套数的,第二周生产的套数是第一周的,此时还剩240套没有生产,该家具厂一共要为这所小学生产多少套课桌椅?15.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时苹果树占总棵数的。那么后来又栽了多少棵苹果树?16.一座桥实际造价1800万元,比计划多用了,计划造价多少万元?(用方程解答)17.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全书还有25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8.书城开学第二周卖出学生辅导用书840本,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卖,第二周和第一周一共卖出学生辅导用书多少本?19.甲车间150人,乙车间人数比甲车间多,乙车间人数比丙车间少,丙车间有多少人?20.淘气家九月份的用水量是10吨,九月份比八月份的用水量节约了,八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吨?请你先画图表示八月份和九月份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再尝试解答。21.某车间男职工占职工总人数是,男职工调走20人,女职工调走10人,女职工比男职工少8人,这个车间原来共有职工多少人?参考答案:1.384千米【分析】先求出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用多少小时,÷=4(小时),利用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相同时间里客车行了多少千米,已知客车已行全程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详解】60×(÷)÷=60×4÷=240÷=240×=384(千米)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384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以及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2.288张【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的邮票张数比小林多(60+12)张,小明的邮票比小林多,即小明比小林多的(60+12)张邮票是小林的,把小林的邮票张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小林的邮票张数。【详解】(60+12)÷=72÷=72×4=288(张)答:小林有邮票288张。【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3.560米【分析】将这项工程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周铺设了全长的,第二周铺设全长的,还剩下全长的,还剩下340米没有铺,用剩下的长度÷剩下的对应分率即可。【详解】答:这条下水管道全长560米。【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4.天【分析】把这条路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可分别求出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是和,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1÷=(天)答:如果甲乙两队同时开工,那么天可以完工。【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明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赔了;算式见详解【分析】分别将两件大衣的成本价看作单位“1”,一件大衣赚了,说明售价是成本价的(1+);另一件大衣亏了,说明售价是成本价的(1-),分别用售价÷对应分率,求出两件大衣的成本价,相加,求出两件大衣总的成本价;售价×2=两件大衣总的售价,总的成本价和总的售价比较,即可确定是赚了还是赔了。【详解】1200÷(1+)=1200÷=1000(元)1200÷(1-)=1200÷=1500(元)1500+1000=2500(元)1200×2=2400(元)2500>2400答:这次交易商店是赔了。【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6.90人【分析】乙车间原有工人50人,调入10人后是60人,此时是甲车间人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此时甲车间有60÷=80人,则原来有80+10=90人;据此解答。【详解】(50+10)÷+10=60÷+10=80+10=90(人)答:甲车间原有工人90人。【点睛】解题时要注意60÷所得结果为甲车间调出10人后的人数。7.男同学:50人;女同学:48人【分析】设男同学有x人,则女同学有98-x人。根据男同学减少,女同学减少3人时,剩下的人数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男同学有x人,则女同学有98-x人。x-x=98-x-31.9x=95x=50女生有:98-50=48(人)答:这个年级男同学有50人,女同学有48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两个问题数的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8.25天【分析】根据工程问题的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由于这项工程是单位“1”,甲、乙合作10天完成,则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由于甲、乙合做8天,则8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8×=,还剩下:1-=没有完成,乙5天完成工程的,则乙的工作效率:÷5=,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则乙单独做需要的天数:1÷=25天。【详解】1÷10=8×=(1-)÷5=÷5=1÷=25(天)答: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25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工程问题,熟练掌握工程问题的公式并灵活运用。9.15天【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条公路的总长也就是总共足量看作单位“1”,求出乙队的工作效率;乙队的工作效率=÷5=;甲队的工作效率:1÷30=,根据题意,求出甲队和乙队3天的工作量,即:(+)×3,再用总工作量减去甲队和乙队3天的工作量,再除以乙队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的天数。【详解】甲队工作效率:1÷30=乙队工作效率:÷5=[1-(+)×3]÷=[1-(+)×3]÷=[1-×3]÷=[1-]÷=÷=×20=15(天)答:还需要15天才能修完。【点睛】本题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进行解答,注意单位“1”的确定。10.100吨【分析】先将第一天运的质量看成单位“1”,第二天运走的吨数比第一天多,则第二天运走的吨数是第一天的1+=。由此求出第二天运的质量是16×=20吨,两天运的和是16+20=36吨。再将这批货物看成单位“1”,两天共运走这批货物的,是36吨,则这批货物有36÷吨;据此解答。【详解】16×(1+)+16=16++16=20+16=36(吨)36÷=100(吨)答:这批货物原有100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求出两天运的吨数和是解题的关键。11.600本【分析】先把四年级捐书本数看作单位“1”,那么五年级捐赠本数是四年级的(1+),已知四年级捐赠本数,用乘法可求出五年级的捐赠本数,再把六年级捐赠本数看作单位“1”,五年级是六年级的(1-),五年级捐赠本数已经求出,用除法即可计算出六年级的捐赠本数。【详解】400×(1+)÷(1-)=400× ÷=600(本)答:六年级共捐赠600本书。【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注意单位“1”的变化。12.100升【分析】把原来每次冲水量看作单位“1”,那么改装后每次冲水量是原来的(1-),对应的是5升,用除法即可求出原来每次的冲水量,乘每小时冲水次数即可。【详解】=5÷ ×12= ×12=100(升)答:改造前这个公厕每时的用水量是100升。【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找准单位“1”,单位“1”未知,要用除法解答。13.120页【分析】把第一周写的页数看作单位“1”,则第二周写的是第一周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第二周写的页数,然后把两周写的页数与还剩的页数相加即可。【详解】50+50×(1-)+30=50+40+30=120(页)答:晓明的暑假作业共有120页。【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乘法,先求出第二周写的页数是解题关键。14.800套【分析】通过第一周生产了总套数的和第二周生产的套数是第一周的,我们可以得到第二周生产的套数是总套数的,进而求出来剩余的那240套是全部的1--=,最后通过“量率对应”用240÷求出总套数。【详解】240÷(1--×)=240÷=800(套)答:该家具厂一共要为这所小学生产800套课桌椅.【点睛】求出第二周生产的套数占总套数的分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0棵【分析】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则梨树占总数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梨树有800×(1-)棵,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时苹果树占总数的,则此时梨树占总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此时共有果树800×(1-)÷(1-)棵,再减去原来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数即可求出后来又栽了多少棵苹果树。【详解】800×(1-)÷(1-)-800=320÷-800=1000-800=200(棵)答:后来又栽了200棵苹果树。【点睛】明确这一过程中梨树的棵数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前后梨树所占总数的分率进行析解答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6.1600万元【分析】我们首先可以将计划造价设置成未知数,同时将“比”字后面的计划造价看作单位“1”,找到等量关系(1+)×计划造价=实际造价列出方程。【详解】解:设计划造价x万元。(1+)x=1800x=1800x=1600答:计划造价1600万元。【点睛】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500页【分析】把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求出剩余部分占的分率,剩余部分占的分率=1-第一天看页数占的分率-第二天看书页数占的分率,再用25除以剩余部分占的分率,即可解答。【详解】25÷(1--)=25÷(1--)=25÷(-)=25÷=25×20=500(页)答这本故事书有500页。【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18.1560本【分析】把第一周卖出学生辅导用书的数量看作单位“1”,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卖,所以第二周是第一周数量的(1+),用除法即可求出第一周卖出的数量,再加上第二周的数量,据此可解出。【详解】840÷(1+)+840=840÷+840=720+840=1560(本)答:第二周和第一周一共卖出学生辅导用书1560本。【点睛】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9.222人【分析】先把甲车间的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车间的人数是甲车间人数的(1+),已知甲车间的人数,用乘法可求出乙车间的人数,再把丙车间的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车间的人数是丙车间的(1-),用乙车间的人数除以乙车间所占丙车间的分率,即可求出丙车间的人数。【详解】150×(1+)÷(1-)=150× ÷=222(人)答:丙车间有222人。【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先求出中间量乙车间的人数是解题关键。注意解答过程中单位“1”的变化。20.图见详解;12吨【分析】把八月份用水量看作单位“1”,九月份用水量是八月份的(1-),已知单位“1”的(1-)是10吨,求单位“1”,用10÷(1-),即可解答;【详解】10÷(1-)=10÷=10×=12(吨)答:八月份用水量是12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21.144人【分析】假设这个车间原来共有职工x人,则男职工占职工总人数是x人,女职工占职工总人数是(1-)x人,根据题意可知,男职工人数-20-8=女职工人数-10,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这个车间原来共有职工x人。x-20-8=(1-)x-10x-20-8=x-10x-28=x-10x-x=28-10x=18x=144答:这个车间原来共有职工144人。【点睛】用方程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数量关系式,此题中男职工人数-20-8=女职工人数-10或者男职工人数-20-(女职工人数-10)=8,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