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2.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会灵活应用压强的相关公式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教学难点知道帕斯卡原理和液压机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1)液体内部向_________都有压强。(2)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单位用____,h表示____,单位用____,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帕,1Pa=____N/m2。3.已知一湖深30m,潜水员在水下测得源水压强为9.8×104Pa,求潜水员还需潜入多深才能到湖底。解:二、预习题1.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 和 有关,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其中ρ表示 ,h表示为液体某处的深处,它是液体某处到自由液面的 距离。三、巩固检测1、液体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又具有_______,所以对盛它的容器_______和______都有压强.2、为使某高层建筑内距地面高度80米的水龙头有水,安装在地面上向此高层建筑供水的高压水泵产生的压强至少要_______ 帕.3.在桌面上放着四个底面积不同的容器A、B、C、D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下图所示,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A.B.C.4.右图是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图象,则( )(P/pah/cm甲乙)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5.如图5所示,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往装有水的容器内放入一木球,水没有溢出,此时水对容器的压力、压强与放入木球前比较为:( )压力、压强都不变,B、压力、压强都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增大D、压力增大,压强不变7. 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2,高10cm的 柱型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竖直管子(如图所示).从顶端小孔灌水至顶部以上h1=20cm处.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2)容器顶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四、达标检测1.“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一种灌溉工程,从山坡上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井,再把井底彼此挖通,连成暗沟,将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浇灌田地,“坎儿井”利用了___ ____原理。2.下列器具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量杯B.茶壶C.锅炉水位计D.乳牛自动喂水器3.一台液压机小活塞与大活塞的面积之比为1∶20如果在小活塞上加15N的力,则在大活塞上可以产生 N的力。4.活塞A、B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当1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能举起多重的物体?5.如图所示,设想有一个高为h、上下底面积为S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该长方体上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1,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2。(1)请计算液体对这个长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压力大小。(2)计算长方体在液体中上下压力差的大小,并计算此长方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由此推断中浮力产生的原因。6.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2,高10cm的 柱型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竖直管子(如图所示)。从顶端小孔灌水至顶部以上h1=20cm处。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2)容器顶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