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自然现象.2.了解比热容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单位的物理含义教学重点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内能: 。2.内能的改变方式: 、 。3.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 。4.热传递的方式有: 、 、 。5.热量是指在 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物体间进行热传递的条件是 ,高温物体将 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 。6.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 。二、合作探究1.设计实验:根据前面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和 有关, 我们要探究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 和 相同,这种方法叫 。(1)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测那些物理量 ,需要那些器材?(2)热量不易直观的看出来物理量,可通过相同酒精灯加热 长短表示放热的多少?2.进行实验:在书中P40页的实验中,水和煤油的质量均为500g初温都是20℃,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一边记录时间,一边观察温度计示数当煤油的温度升高到50℃时,需要的时间为1min,而水的温度升高到50℃时需要2min, 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物质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吸热多与少水 煤油 回答下列问题:a数据记录表格中的通电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b水和煤油的温度分别升高了多少? t油= t水= c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若不相同哪个吸收的热量多得出结论: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 、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2、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个特性,引入了一个物理量: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 ,符号 , 国际单位 ,单位的读法 。3、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通过对比回答问题:(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相同、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 它的含义 是 ; (3)沙石的比热容为 它的意义是 ,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 (快、慢)。三、达标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2. 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若( )A.甲、乙质量相等,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B.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乙升高的温度一定多C.甲、乙质量相等,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D.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则甲降低的温度一定多3. 已知水的比热容C=4. 2 ×103 (填单位),把2 kg水从20℃开始加热到100℃,水的温度升高 ℃,水吸收的热量为 J.由Q =cm(t — to)可得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如图12-2-2所示,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已知水的比热为4. 2 ×103 J/ (kg·℃),用太阳灶给200kg的水加热,水温升高40℃,水吸收的热量等于 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