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案

资源简介

20.5磁生电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能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
(3)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原理和能量转化。
2.科学思维
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
3.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三、教学分析
学生已学过一系列有关电和磁的原理与现象,对电与磁的理解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特别已经学习“电生磁”的相关内容,知道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电与磁关系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种知识基础和求知欲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的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给学生提供器材:蹄形磁体、条形磁体、导线、线圈、开关、灵敏电流计
让学生分析讨论实验方法,亲自动手尝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闭合电路;
②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三)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归纳总结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四)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发电机
1.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
演示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有感应电流产生,并通过小灯泡。
演示2:用灵敏电流计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这表明发电机发出的电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
2.从上面演示可以看出,发电机能发电,且发出的电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那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看课件。边看边讲解
3.从发电机工作过程我们能看出,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在交流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线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4.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兹
5.大型发电机一般采取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