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专题五 第1章有理数期末素质测评(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专题五 第1章有理数期末素质测评(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
专题五 第1章有理数期末素质测评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比-2小1的数是( )
A.-3 B.3 C.-1 D.1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若,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4.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都是整数,点在原点的两侧,且点在点的左侧,如图所示.若点与点的距离为4,则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不可能为( )

A.5 B.3 C.2 D.1
5.已知整数a1,a2,a3,a4…满足下列条件:a1=0,a2=-|a1+1|,a3=-|a2+2|,a4=-|a3+3|,…,以此类推,则a2 019的值为(  )
A.-1 007 B.-1 008
C.-1 009 D.-2 016
6.算式2.5÷[(–1)×(2+)]之值为何?()
A.– B.– C.–25 D.11
7.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7)与+(﹣7) B.﹣与+(﹣0.5) C.与 D.+(﹣0.01)与
8.a,b,c三个数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a>0 B.b+c<0 C.a+b<0 D.a+c>0
9.如图,在一个由六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2,-3,-4,-5,-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中圆圈里,要求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 )
A.-9 B.-10 C.-12 D.-13
10.在数轴上,a所表示的点总在b所表示的点的右边,且|a|=6,|b|=3,则a-b的值为(  )
A.-3 B.-9 C.-3或-9 D.3或9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如果把顺时针旋转记作,那么逆时针旋转应记作 .
13.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则,间的距离是 .(用含的式子表示)

14.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规定有理数,如,则 .
15.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时,输出的结果是,则输入的的值可能是 .
三、计算题
16.(10分)计算.
(1)
(2)
17.(8分)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然后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18.(8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整数:{ …};
正整数:{ …};
负分数:{ …};
负整数:{ …}.
19 .(6分)若,且,试求的值.
20 .(10分)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1)已知a=–2.3,b=0.4,计算|a+b|–|a|–|1–b|的值;
(2)已知有理数a、b,计算|a+b|–|a|–|1–b|的值.
21.(10分)阅读下面文字:
对于(﹣5 )+(﹣9)+17+(﹣3)
可以如下计算:
原式=[(﹣5)+(﹣)]+[(﹣9)+(﹣)]+(17+)+[(﹣3)+(﹣)]
=[(一5)+(﹣9)+17+(一3)]+[(﹣)+(﹣)++(﹣)]
=0+(﹣1)
=﹣1
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你看懂了吗?仿照上面的方法, 计算:(1)=
(2)
22 .(12分)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千克) 0 1 2
筐数 1 4 2 3 2 8
(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答案】(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5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5千克.
23.(13分)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
(1)在数轴上表示点两点中点的数是______.
(2)点是数轴上一点,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的2倍,求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3)点分别从点同时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
①若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若点、其中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另一个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求的值;
②若点的运动速度是点速度的2倍,设点的运动速度为,当点在点、之间,点在点之间时,点为点之间一点,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距离的一半.求在点运动过程中,点到点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
专题五 第1章有理数期末素质测评(解析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比-2小1的数是( )
A.-3 B.3 C.-1 D.1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比-2小1的数为-2-1=-3.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试题解析:试题解析:A.故A选项错误.
B.故B选项错误.
C.故C选项错误.
D.正确.
故选D.
3.若,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乘方的定义即可依次判断.
【详解】∵
A.,故错误;
B.,正确;
C. ,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乘方的符号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乘方的运算法则.
4.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都是整数,点在原点的两侧,且点在点的左侧,如图所示.若点与点的距离为4,则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不可能为( )

A.5 B.3 C.2 D.1
【答案】A
【分析】设点B表示的数是,点A表示的数是,根据点在原点的两侧,且点在点的左侧,判定是正数,是负数,根据点与点的距离为4,得到,得到,判断即可.
【详解】解:设点B表示的数是,点A表示的数是,
∵点在原点的两侧,且点在点的左侧,
∴是正数,是负数,
∵点与点的距离为4,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点的关系,相反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已知整数a1,a2,a3,a4…满足下列条件:a1=0,a2=-|a1+1|,a3=-|a2+2|,a4=-|a3+3|,…,以此类推,则a2 019的值为(  )
A.-1 007 B.-1 008
C.-1 009 D.-2 016
【答案】C
【分析】根据所给算式,找到规律即可解题.
【详解】解:a1=0,
a2=-|a1+1|=-1,
a3=-|a2+2|=-1
a4=-|a3+3|=-2
a5=-|a4+4|=-2

当n为奇数时,an=,
当n为偶数时, an=,
∴当n=2019时, a2 019=-1009,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找规律题,难度较大,按奇偶数找到规律是解题关键.
6.算式2.5÷[(–1)×(2+)]之值为何?()
A.– B.– C.–25 D.11
【答案】A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2.5÷[(–1)×(2+)]
=2.5÷[(–)×]
=2.5÷(–2)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7.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7)与+(﹣7) B.﹣与+(﹣0.5) C.与 D.+(﹣0.01)与
【答案】C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详解】解: (+7)= 7,+( 7)= 7,故这对数不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
B、﹣与+(﹣0.5)不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
C、,与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正确;
D、+( 0.01)= 0.01,= 0.01,故这对数不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
8.a,b,c三个数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a>0 B.b+c<0 C.a+b<0 D.a+c>0
【答案】A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a,b,c的大小,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4<b<-3<-1<a<0<1<c,即|a|<|c|<|b|,
∴b+a<0,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c<0,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b<0,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c>0,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及数轴,正确判断a,b,c的大小,熟练掌握运算有理数加减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9.如图,在一个由六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2,-3,-4,-5,-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中圆圈里,要求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 )
A.-9 B.-10 C.-12 D.-13
【答案】A
【分析】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那么3S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数字要重复一次的总和,故三个顶点的数字数字最大时,S取最大值.
【详解】解:六个数的和为:,
最大三个数的和为:,,
S=.
填数如图:
故选A.
【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 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等难度 .
10.在数轴上,a所表示的点总在b所表示的点的右边,且|a|=6,|b|=3,则a-b的值为(  )
A.-3 B.-9 C.-3或-9 D.3或9
【答案】D
【详解】∵|a|=6,|b|=3,∴a=±6,b=±3,∵在数轴上,a所表示的点总在b所表示的点的右边,∴a=6,当a=6,b=3时,a﹣b=6﹣3=3,当a=6,b=﹣3时,a﹣b=6﹣(﹣3)=6+3=9,所以,a﹣b的值为3或9.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的性质,数轴的知识,判断出a=6是解题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如果把顺时针旋转记作,那么逆时针旋转应记作 .
【答案】-54°
【分析】根据相反意义的量即可求解.
【详解】解:逆时针旋转54°可记作,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意义的量,掌握正负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2.近似数精确到 位,有效数字是 .
【答案】 千; 6,0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定义求解.
【详解】近似数=60000,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6和0.
故答案为:千;6和0.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则,间的距离是 .(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
【分析】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上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
【详解】结合数轴得:A,B间的距离是a﹣(﹣1)=a+1.
故答案为a+1.
【点睛】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
14.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规定有理数,如,则 .
【答案】
【分析】根据新定义运算,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减去运算符号后面的数,然后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2)△(-3),
=(-2)-(-3),
=-2+3,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是基础题,熟记运算法则并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时,输出的结果是,则输入的的值可能是 .
【答案】、、、.
【详解】解:∵y=3x+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2=161,解得:x=53;
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53-2)÷3=17;
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17-2)÷3=5;
如果四次才输出结果:则x=(5-2)÷3=1;
则满足条件的整数值是:53、17、5、1.
故答案为53、17、5、1.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要逆向思维.它和一般的程序题正好是相反的.
三、计算题
16.(10分)计算.
(1)
(2)
【答案】(1)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1)把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即可求解;
(2)先算乘方和去绝对值,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减法即可.
【详解】(1)解:

(2)
17.(8分)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然后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答案】数轴见解析;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特点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起来即可.
【详解】解:把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根据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8.(8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整数:{ …};
正整数:{ …};
负分数:{ …};
负整数:{ …}.
【答案】整数:;正整数:13;负分数:;负整数: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以及分类对各数进行分类即可.
【详解】整数:
正整数:13
负分数:
负整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问题,掌握有理数的定义以及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9 .(6分)若,且,试求的值.
【答案】6,16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性质可知a、b的值,代入即可求出a﹣b的值.
【详解】因为|a﹣2|=5,|b|=9,所以a=﹣3或7,b=±9,又|a+b|+a+b=0,所以|a+b|=-(a+b),所以a+b ≤0,所以a=﹣3或7,b=-9.
①当a=﹣3,b=﹣9时,a﹣b=6;
②当a=7,b=﹣9时,a﹣b=16.
综上所述:a﹣b=6或16.
【点睛】绝对值具有非负性,绝对值是正数的数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20 .(10分)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1)已知a=–2.3,b=0.4,计算|a+b|–|a|–|1–b|的值;
(2)已知有理数a、b,计算|a+b|–|a|–|1–b|的值.
【答案】(1)-1;(2)-1.
【分析】(1)根据a、b的值可以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2)根据数轴可以判断a、b的正负,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
【详解】(1)当a=﹣2.3,b=0.4时,
|a+b|﹣|a|﹣|1﹣b|
=|﹣2.3+0.4|﹣|﹣2.3|﹣|1﹣0.4|
=1.9﹣2.3﹣0.6
=﹣1;
(2)由数轴可得:a<﹣1<0<b<1,∴a+b<0,a<0,1﹣b>0,∴|a+b|﹣|a|﹣|1﹣b|
=﹣(a+b)﹣(﹣a)﹣(1﹣b)
=﹣a﹣b+a﹣1+b
=﹣1.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利用数轴的知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1.(10分)阅读下面文字:
对于(﹣5 )+(﹣9)+17+(﹣3)
可以如下计算:
原式=[(﹣5)+(﹣)]+[(﹣9)+(﹣)]+(17+)+[(﹣3)+(﹣)]
=[(一5)+(﹣9)+17+(一3)]+[(﹣)+(﹣)++(﹣)]
=0+(﹣1)
=﹣1
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你看懂了吗?仿照上面的方法, 计算:(1)=
(2)
【答案】(1);(2).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分析的运算方法:将带分数分解为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然后重新组合分组:整数一组,分数一组;再分别计算求值.
试题解析:
22 .(12分)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千克) 0 1 2
筐数 1 4 2 3 2 8
(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答案】(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5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5千克.
【分析】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
(1)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列式计算即可;
(2)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解:(千克),
即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5千克;
(2)解:
(千克),
即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5千克.
23.(13分)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
(1)在数轴上表示点两点中点的数是______.
(2)点是数轴上一点,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的2倍,求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3)点分别从点同时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
①若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若点、其中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另一个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求的值;
②若点的运动速度是点速度的2倍,设点的运动速度为,当点在点、之间,点在点之间时,点为点之间一点,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距离的一半.求在点运动过程中,点到点的距离?
【答案】(1)1
(2)或
(3)①或或或12;②1
【分析】(1)根据中点到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求解即可.
(2)设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分点在点、点之间,点在点左边时,点在点右边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3)①分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和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②设点的运动速度为,则点的运动速度为,表示出点,点表示的数,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解:数轴上表示点两点中点的数是;
故答案为:1;
(2)设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的2倍
①当点在点、点之间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②当点在点左边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③当点在点右边时,点到点的距离始终小于点到点的距离(舍去)
(3)①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
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
故当的值为或或或12时,点其中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另一个点到原点距离的1.5倍.
②设点的运动速度为,则点的运动速度为,则
点表示的数为: 点表示的数为:
点表示的数为:
在点运动过程中,点到点的距离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整式的加减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