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唯物史观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抵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三、家国情怀通过对五国运动的学习, 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基本事实及其历史意义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现实生活,以学生熟悉的五四青年节作为切人点。2.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3.设问:请穿越时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是当年的五四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面对国家与民族利益受损的情况,当年的青年学生又是如何去做的 由此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知识点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阅读教材P59,思考: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答案提示: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带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参加和会,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巴黎和会是如何对待中国代表这一正当要求的?答案提示: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哪一运动的爆发?(导火线)答案提示:五四运动。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中国之后,在国内引起了怎样的社会反映?现在让我们通过视频播放,对历史情景再现。(视频播放,情景再现 :外交失败,学生游行)2.阅读教材P60文字和图片,回答:(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等主要是什么?答案提示: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2)运动爆发后,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运动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答案提示: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3)学生们如何应对?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视频播放,情景再现 :学生总罢课)知识点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1.北洋军阀政府的行为,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学生活动,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也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阅读教材P61相关内容,思考:(1)五四运动的扩大答案提示: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阶级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具体表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2)五四运动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答案提示: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积极号召北京商人、学生、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日怒潮。师:请一位同学模仿陈独秀,把《北京市民宣言》重新演示一遍《北京市民宣言》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下:(1)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并取消民国四年七年两次密约。(2)免除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贵、王怀庆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3)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4)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5)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此目的。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特此宣言,敬求内外人士谅解斯旨。(3)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答案提示:1.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3.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视频播放,情景再现 :拒约)知识点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阅读教材P61、P6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思考并回答:(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的精神。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爱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群众自发组织的反帝反封建运动。(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在哪?有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以工人阶级为代表)有新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6)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组谈论概括回答什么是五四精神?答案提示: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于斗争......核心:爱国主义(7)各抒己见:巴黎和会上,中国也是战胜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对此谈谈你的认识或启示。感悟:弱国无外交 ,落后就要挨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1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四、习题小试1.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②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③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④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B)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全班齐唱《国际歌》结束本堂课(播放国际歌)五、板书设计第13课 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2.导火线:3.时间:4.地点:5.主力:6.口号:7.要求: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时间:2.主力:3.运动中心:4.具体表现: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2.影响:3.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