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公民基本义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公民基本义务 教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内容解析: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本课与第三课公民权利呼应,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既要维护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就本节课而言,第一框内容是开启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的必要条件。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帮助学生形成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感。【学情分析】
学生在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之后,对于宪法已经有所了解,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理解了公民权利要依法行使等内容。但是由于年龄及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公民的义务仍不甚了解。本节课在讲解基本义务时,将主要帮助学生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公共参与:
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法制意识:
能力目标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科学精神:
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重点】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内容及涵义。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教学思路】
本课每一项义务通过视频或材料链接,让学生尽快感知公民的基本义务,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播放四幅图片——,
体现的是公民依法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个人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
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通过视频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音频人民志愿军忠于宪法,维护宪法,遵守宪法,保家卫国,来激发学生明确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导入新课:
看视频
二、探究分享
探究分享一:遵守宪法法律
环节一:播放视频
1、请大家评价一下核酸检测“插队父子”是一种什么行为?(个人交流展示)教师小结:破坏文物和名胜古迹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2、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遵守宪法和法律。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破坏文物和名胜古迹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引出第一项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守法好少年:初中生小文每周五下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活动,爱护班级课桌椅,放学回家排队等候公共汽车,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1)上述材料体现了小文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哪些表现
(个人交流展示)
除此之外,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还有什么 教师小结: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守国家秘密。
(2)小组交流:我们能为遵守宪法和法律做些什么
(小组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
1、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3、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4、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好人好事来体会应怎样遵守宪法和法律,能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一)视频王毅外长的讲话。
思考: 1、以上视频讲话分别体现了什么义务?
(个人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导出第二项基本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2、王毅外长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指示?
(小组讨论交流)
①、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②、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③、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教师小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思考:根据同学们的举例以及外长的讲话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每个公民都应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4、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小组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
探究分享二:维护国家利益
郑成功收复台湾
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昭君出塞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西藏实行民族自治
维护国家利益还表现在哪?
教师小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领会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看课本 50页的探究与分享,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导出第三项基本义务)
探究分享: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教师小结: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①有利于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②有利于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③有利于保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环节二:知识链接
(设计意图:通过征兵视频让学生体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出示逃避服兵役视频思考: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合理。因为我国兵役法规定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三人怕苦怕累,不愿受部队纪律约束,企图逃避服兵役,部队依据兵役法作出退兵处理,符合规定。政府对三人作出的处罚体现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不履行义务就要受到处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识窗:我国的兵役制度和要求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要求: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探究分享四:依法纳税
环节一:扶贫攻坚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一车车仔猪仔羊、雏鸡牛犊被送到了贫困户家门口。在大家“喜摘帽”、住新楼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惑:扶贫资金是怎么来的?2017年 2月 27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为大家解疑释惑。他说,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也包括公检法机关办案、惩治贪官污吏缴获的赃款等罚没收入。
思考:1、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导出第四项基本义务)(设计意图:通过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环节二:我与税收
(小组讨论交流)
开餐馆的李某据不交税,被税务机关做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罚款的决定。
观点一:我是学生,税收与我无关。
观点二:税收关系到你我他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赞同第二种观点。
理由: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谈我与税收的关系,知道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损失,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知识延伸(其他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知道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收获平台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个人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升华既可以是总结本课的收获和心得,也是对进一步探究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学后反思,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能增强义务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一个自觉履行义务的新时期好公民。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示学生增强义务意识,做一个自觉履行义务的新时期好公民。)
重温经典:重温经典——宪法宣誓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设计意图:通过重温习主席宪法宣誓誓词让学生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评测练习
1、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是( )①保守国家秘密②爱护公共财产③遵守劳动纪律④遵守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A. 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7年 3月 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察在回应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被弹动一案时再次教促韩国停止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萨德入韩,不仅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小军在网上发文谴责韩国行径,他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A. 维护国家统一 B.维护各民族团结
C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D保守国家秘密
3、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③见义勇为、自觉参加公益活动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③D.②④
4、下列行为属于正确履行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小伟发现有人在网上泄露国家秘密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②小强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获得 50元的稿酬③小明年满 18周岁后积极进行了兵役登记④小玲高三毕业后每年积极无偿献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下列选项中,侵害国家安全的是()A.随意乱停放甚至故意损坏“共享单车”B.在学校周边售卖不健康、不卫生的食品C.个别高年级学生强行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D.某网站上展示的中国地图,未完整标示中国领土6、下列关于依法纳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税收关系你我他
C.我们是学生,税收与我们无关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侧重点是讲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较为单一,其实知识并不复杂,是概念性的,法律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主要还是学生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法治意识淡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影像等手段,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学生身边发生的、关心的问题,以案学法、以案说法,以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较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交流、感悟、表达,强调学生的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提高对基本义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义务观。教师要尽可能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式,要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疑惑,教师要及时解析和疏导,小组合作交流时老师也要参与进来指导,要注意通过及时的训练,生活中的举例,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