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亚(导学案一)板书课题—南亚揭示目标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自学指导第一次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0-41,完成下列题目及填图册P17的1、2小题(5分钟)(1)南亚的位置特征及国家;(2)南亚的主要地形。1.南亚指位于 中、西段和 之间的地区。东濒 ,西濒 。①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 、 ),内陆是尼不( 、 ),临海孟印巴( 、 、 )②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是:尼不印巴 ③面积最大的国家是:③国家及首都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尼泊尔——加德满都 不丹——廷布孟加拉国——达卡 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2.南亚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山地( ),中部是平原( 和 ),南部是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二)第二次自学指导:结合课本P40-41的图7-11及图7-12,完成下列问题(5分钟)(1)找到南亚的主要河流(2)找出南亚主要河流流经的国家3.河流:①印度河:流经 ,自东北向西南注入 ;②恒河:流经 、孟加拉国;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四.先学:学生按自学指导完成任务,教师巡视五、后教:学生作答,先进行学生内部讲解之后教师讲解六、当堂训练(10分钟)1.南亚南部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山地C.平原 D.丘陵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 ( )A.3—5月 B.6—10月C.11—12月 D.1—2月3.印度河最终注入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C.波斯湾 D.地中海4、能给南亚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C 、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5、南亚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先背诵本节课知识点,再完成下发讲义。南亚(导学案二)板书课题---南亚(二)揭示目标1.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2.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4、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三、自学指导(一)第一次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3-44,完成导学案4-6题(5分钟)①看图找到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②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4.气候:大部分以 气候为主。气候特征:一年分 季(3-5月为 ;6-10月为 (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次年2月为 (盛行东北季风))。5.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1)不利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原因: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2)有利影响: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6.南亚农业:1)粮食作物: ---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国西部。小麦--- 。2)经济作物: ---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 ---德干高原西部地区。(二)第二次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5-46,完成7-9题①了解南亚的宗教②归纳南亚的人口特征7.南亚宗教与社会: 和 的发源地。印度信仰最多的宗教: ;巴基斯坦:伊斯兰教;8.人口与经济:(1)南亚最大国家是 ,该国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官方语言为 。(2)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年来,印度的 、生物技术以及 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的 是著名旅游资源。9.印度的 号称“世界雨极”的原因:位于迎风坡,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地形雨丰富。四.先学:学生按自学指导完成任务,教师巡视五、后教:学生作答,先进行学生内部讲解之后教师讲解六、当堂训练(10分钟)一、选择题1.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犹太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 D.印度教和佛教2 .下列各国,位于印度洋的岛国是( ) A.印度 B.日本 C.斯里兰卡 D.古巴南亚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其最主要的形成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4、25、下列关于南亚的人口和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亚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B、南亚是人口密集区之一5、印巴发生冲突的地区和主要原因是( ) A.印度河平原的水资源纷争 B.克什米尔地区的民族矛盾 C.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纷争 D.克什米尔地区的宗教矛盾二、填空题1、南亚最大国家是 ,该国人种主要为 人种,官方语言为 。2、南亚是古文明祥地之一,也是 教和 教的发源地。3、根据右图填农作物---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国西部。--- 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德干高原西部地区。先背诵本节课知识点,再完成下发讲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